自閉症教師成長五步曲

要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甚至優秀的自閉症老師,大概需要這五個階段:

首先是簡歷審核階段,包括求職者自己投簡歷,也包括招聘者在網上找到簡歷主動聯繫應聘者。這個階段,根據每人的簡歷情況自然就淘汰掉一大批。當招聘者選定簡歷後,打電話聯繫應聘者,很多應聘者因為對行業不理解不感興趣或是本不瞭解只是憑感覺投簡歷但聽了介紹後就放棄了。可以說,十個電話聯繫者能有二到三個來學校面試就很不錯了。當應聘者來校應聘,學校一般會先安排她們聽課,接觸孩子,也接觸上課形式。建立感性認識,明確自己是否能夠接受。當然這個過程是雙向的,有的應聘者在接觸孩子後發現與自己想象差距過大,就放棄了;也有自己想做但家裡反對,所以放棄了;還有心裡想做,但是怕心理承受不了(比如總是忍不住哭)或怕專業技能跟不上,放棄了;還有一種是學校經過面試考核,淘汰了。至此,從看簡歷,打電話,面試,最後選擇願意來試試的應聘者,已經不到百分十。甚至連百分五都不到。

第二個階段是新老師培訓階段。 一般兩週過後,就會有人會主動放棄,可能覺得辛苦,也可能覺得困難,也可能覺得經濟回報不高;還有,學校也會綜合考察老師的積極性、態度和專業參與度(是否主動找老教師提問,是否主動看書,是否積極參加培訓)等,如果覺得不合適,也會主動淘汰。這個階段更多是考慮職業態度因素,而非專業技能。因為比較專業的技術需要時間積累。過了兩週,安排功課的老師就會根據對新老師的考察,有意識的安排聽相應課程,安排哪個老教師帶她,指導她,這種指導包括檢查聽課筆記、對新老師提問,指導她看相應書籍,做相應課前準備或輔助。從第三個月開始,指導實踐,即讓新老師再老教師的課上嘗試上一些環節,然後指導、探討、提升。這個階段依然會出現主動離開和學校辭退兩種情況——這個階段學校除了考慮職業素養之外,老師的專業潛力也會做為很重要的考量,因為確實存在有的老師很用功,但是確實抓不到特教這個專業的特點,導致老師、孩子和學校三方都很痛苦的狀況。當然,如果老師強烈要求再給機會嘗試,學校還是會給一定時間的。在這個階段裡,對老師的專業潛力會有一個很特殊的表現,就是我現在面臨的情況,“走神”,其實是因為老師以及主動去思考、接觸到問題的一些關鍵點,但是因為專業知識儲備和操作技能經驗不足,無法自己解決,所以難免困惑。這種情況下,不同的老師做法不一樣,有的是通過問老教師,有的喜歡自己查資料看書,也有的喜歡通過嘗試,包括觀察同一問題不同老師的處理方法的比較,也包括自己假設一個方法然後利用課間去嘗試。這三種方法本身並無高下之分。當然效果要最佳是三合一。之所以說這個現象比較特殊,是因為這種狀況只存在於少數老師身上,而且往往是在開始嘗試實踐操作後出現。而事實證明,有出現過這種現象的老師,無一不是優秀的老師,成長較快的老師。

第三階段是新老師階段。

過了三個月的培訓期,新老師開始會排一些獨立上課的課程了,課程計劃雖然大部分仍由老教師指導或把關,但是畢竟上課時,自己獨當一面,沒有人做後盾了。這時候會出現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睡覺都在給孩子們上課”。為什麼?因為焦慮。為什麼焦慮?因為,獨立操作和模仿操作(跟著老教師上課的環節操作)完全不一樣。因為培訓時候講的方法,用到實踐中沒有那麼按部就班,絲絲入扣,總有意外。就算同一方法,用在不同孩子身上都會不一樣。所以,每天會為明天上課教些什麼,怎麼教頭疼,焦慮。說穿了,還是技能不足的原因。這個階段可長可短,一般在三個月到六個月之間。這是一段很難熬的階段。堅持了,就成長了。放棄了,就沒了。

第四階段是職業瓶頸(分化)階段

度過上個階段後,大概會有半年到一年半的平靜時間。也就是入職一年到兩年之間,會出現很明顯的職業分化。這個階段,已經初步將理論和實踐能夠結合,上課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基本能夠解決常規性的問題。焦慮降低,信心增加,職業成就感上升,家長和同事認同感改善。既然這樣,為什麼會出現職業分化。因為這個階段到一定時間後,會觸摸到一個瓶頸期。這個瓶頸期裡,老師會發現自己帶的學生進步沒有開始時大和明顯,自己教的一些知識和技能孩子也都能夠掌握,可是就是無法在生活中用,繼續重複教,孩子會出現積極性的反彈,不配合,鬧情緒;同時發現自己的積累似乎已經耗盡,不知道怎麼去提升:同一個孩子的問題,以前以為能夠解決,現在他出現新問題就不知道該怎麼解決,或者不同類型的孩子有的搞得定,有的搞不定。在這個瓶頸期,相對於培訓時的“走神”和困惑,還有個困難在於,書面的理論,基本上都已經學習和接觸,問同事或家長,因為孩子問題各個不同,似乎也無法得到很好的幫助和指引,有時候,甚至還要“指導”新老師呢。一句話,似乎只能靠自己。所以在這個階段,有的人就產生了所謂職業倦怠感,有的就乾脆因為焦慮而放棄,而有的開始“混”——反正常規一板一眼都懂,孩子不提升或效果不明,那是孩子的事。這都不好。而如果能夠度過這個關卡,基本上就脫胎換骨:以後,各種類型的孩子,各個發展階段的孩子,都難不倒這個老師了。要達到這個階段,一般需要三年。

第五階段是系統化階段

那麼,如果過了瓶頸階段,接下來面臨的考驗是什麼呢?瓶頸或分化階段過了,
自閉症教師成長五步曲​只是自己該怎麼做,而下一階段要做的是總結,系統化;不但自己要知道該怎麼做,還要懂得指導你身邊的夥伴們,包括老師,包括家長,甚至志願者等等和這個工作有關的人,讓他們儘快懂得該怎麼做。當然,有時候是需要系統學習成長,比如我們在校的老師和家長,有時候是隻需要急就章,讓他們知道某種場合下怎麼做就好,比如活動志願者。這個階段,一方面要堅持一線的教學,一方面要開始有意識地總結,系統化。都是很難的。大概又得二到三年,也就是從五到六年,且一直堅持進步的話,才可以達到。


自閉症教師成長五步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