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教师成长五步曲

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甚至优秀的自闭症老师,大概需要这五个阶段:

首先是简历审核阶段,包括求职者自己投简历,也包括招聘者在网上找到简历主动联系应聘者。这个阶段,根据每人的简历情况自然就淘汰掉一大批。当招聘者选定简历后,打电话联系应聘者,很多应聘者因为对行业不理解不感兴趣或是本不了解只是凭感觉投简历但听了介绍后就放弃了。可以说,十个电话联系者能有二到三个来学校面试就很不错了。当应聘者来校应聘,学校一般会先安排她们听课,接触孩子,也接触上课形式。建立感性认识,明确自己是否能够接受。当然这个过程是双向的,有的应聘者在接触孩子后发现与自己想象差距过大,就放弃了;也有自己想做但家里反对,所以放弃了;还有心里想做,但是怕心理承受不了(比如总是忍不住哭)或怕专业技能跟不上,放弃了;还有一种是学校经过面试考核,淘汰了。至此,从看简历,打电话,面试,最后选择愿意来试试的应聘者,已经不到百分十。甚至连百分五都不到。

第二个阶段是新老师培训阶段。 一般两周过后,就会有人会主动放弃,可能觉得辛苦,也可能觉得困难,也可能觉得经济回报不高;还有,学校也会综合考察老师的积极性、态度和专业参与度(是否主动找老教师提问,是否主动看书,是否积极参加培训)等,如果觉得不合适,也会主动淘汰。这个阶段更多是考虑职业态度因素,而非专业技能。因为比较专业的技术需要时间积累。过了两周,安排功课的老师就会根据对新老师的考察,有意识的安排听相应课程,安排哪个老教师带她,指导她,这种指导包括检查听课笔记、对新老师提问,指导她看相应书籍,做相应课前准备或辅助。从第三个月开始,指导实践,即让新老师再老教师的课上尝试上一些环节,然后指导、探讨、提升。这个阶段依然会出现主动离开和学校辞退两种情况——这个阶段学校除了考虑职业素养之外,老师的专业潜力也会做为很重要的考量,因为确实存在有的老师很用功,但是确实抓不到特教这个专业的特点,导致老师、孩子和学校三方都很痛苦的状况。当然,如果老师强烈要求再给机会尝试,学校还是会给一定时间的。在这个阶段里,对老师的专业潜力会有一个很特殊的表现,就是我现在面临的情况,“走神”,其实是因为老师以及主动去思考、接触到问题的一些关键点,但是因为专业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经验不足,无法自己解决,所以难免困惑。这种情况下,不同的老师做法不一样,有的是通过问老教师,有的喜欢自己查资料看书,也有的喜欢通过尝试,包括观察同一问题不同老师的处理方法的比较,也包括自己假设一个方法然后利用课间去尝试。这三种方法本身并无高下之分。当然效果要最佳是三合一。之所以说这个现象比较特殊,是因为这种状况只存在于少数老师身上,而且往往是在开始尝试实践操作后出现。而事实证明,有出现过这种现象的老师,无一不是优秀的老师,成长较快的老师。

第三阶段是新老师阶段。

过了三个月的培训期,新老师开始会排一些独立上课的课程了,课程计划虽然大部分仍由老教师指导或把关,但是毕竟上课时,自己独当一面,没有人做后盾了。这时候会出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睡觉都在给孩子们上课”。为什么?因为焦虑。为什么焦虑?因为,独立操作和模仿操作(跟着老教师上课的环节操作)完全不一样。因为培训时候讲的方法,用到实践中没有那么按部就班,丝丝入扣,总有意外。就算同一方法,用在不同孩子身上都会不一样。所以,每天会为明天上课教些什么,怎么教头疼,焦虑。说穿了,还是技能不足的原因。这个阶段可长可短,一般在三个月到六个月之间。这是一段很难熬的阶段。坚持了,就成长了。放弃了,就没了。

第四阶段是职业瓶颈(分化)阶段

度过上个阶段后,大概会有半年到一年半的平静时间。也就是入职一年到两年之间,会出现很明显的职业分化。这个阶段,已经初步将理论和实践能够结合,上课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基本能够解决常规性的问题。焦虑降低,信心增加,职业成就感上升,家长和同事认同感改善。既然这样,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分化。因为这个阶段到一定时间后,会触摸到一个瓶颈期。这个瓶颈期里,老师会发现自己带的学生进步没有开始时大和明显,自己教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孩子也都能够掌握,可是就是无法在生活中用,继续重复教,孩子会出现积极性的反弹,不配合,闹情绪;同时发现自己的积累似乎已经耗尽,不知道怎么去提升:同一个孩子的问题,以前以为能够解决,现在他出现新问题就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或者不同类型的孩子有的搞得定,有的搞不定。在这个瓶颈期,相对于培训时的“走神”和困惑,还有个困难在于,书面的理论,基本上都已经学习和接触,问同事或家长,因为孩子问题各个不同,似乎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帮助和指引,有时候,甚至还要“指导”新老师呢。一句话,似乎只能靠自己。所以在这个阶段,有的人就产生了所谓职业倦怠感,有的就干脆因为焦虑而放弃,而有的开始“混”——反正常规一板一眼都懂,孩子不提升或效果不明,那是孩子的事。这都不好。而如果能够度过这个关卡,基本上就脱胎换骨:以后,各种类型的孩子,各个发展阶段的孩子,都难不倒这个老师了。要达到这个阶段,一般需要三年。

第五阶段是系统化阶段

那么,如果过了瓶颈阶段,接下来面临的考验是什么呢?瓶颈或分化阶段过了,
自闭症教师成长五步曲​只是自己该怎么做,而下一阶段要做的是总结,系统化;不但自己要知道该怎么做,还要懂得指导你身边的伙伴们,包括老师,包括家长,甚至志愿者等等和这个工作有关的人,让他们尽快懂得该怎么做。当然,有时候是需要系统学习成长,比如我们在校的老师和家长,有时候是只需要急就章,让他们知道某种场合下怎么做就好,比如活动志愿者。这个阶段,一方面要坚持一线的教学,一方面要开始有意识地总结,系统化。都是很难的。大概又得二到三年,也就是从五到六年,且一直坚持进步的话,才可以达到。


自闭症教师成长五步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