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煎餃,又像鍋貼,京城大名鼎鼎的炸回頭了解一下

像煎餃,又像鍋貼,京城大名鼎鼎的炸回頭瞭解一下

像煎餃,又像鍋貼,京城大名鼎鼎的炸回頭瞭解一下

有這麼一首詩,跟一種老北京小吃有關

光明何處苦難求,前路茫茫正可鍤

座客群驚名目別,驀然聽得喚回頭

詩中說的東西,就是鼎鼎有名的“炸回頭”

沒吃過的人不知道

炸回頭乃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特有的一個品種

它的長相個性奇特,就像是一個個元寶餛飩

顏色金黃透亮,吃起來則是外焦裡嫩,味道鹹香

像煎餃,又像鍋貼,京城大名鼎鼎的炸回頭瞭解一下

製作時首先將麵粉放入90度的開水中攪勻成燙麵

倒在抹過油的案板餳片刻

然後再另和麵團與晾涼的燙麵摻在一起

搓成條,摘成面劑,擀成圓皮,放人餡料包成長餃形

對疊兩角,使之粘住即成元寶形“回頭”

餡料主要由牛肉末、花椒水、青菜末、蔥花、薑末

料醬和芝麻油調拌而成

像煎餃,又像鍋貼,京城大名鼎鼎的炸回頭瞭解一下

有人說它類似餃子,但是它更像煎餃,又有些像鍋貼

然而,炸回頭還是有自己的特色的

作為回族人制作的一種清真食品,通常用的是牛肉餡

只要上北京的清真館子,必然少不了這種特有的小吃

不過在回族人看來,它就是一種特色的有餡兒燒餅

像煎餃,又像鍋貼,京城大名鼎鼎的炸回頭瞭解一下

但是“炸回頭”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話說大約在晚清時的光緒年間,瀋陽有一姓金的人家

為了謀生,在北門裡附近開了一間燒餅鋪

誰知,開店兩個來月,也許是經營不善,或者口味不對

反正是燒餅鋪的生意很不好

後來到了中秋節,店主打算這天不做生意了

就在店裡將牛肉剁成餡,再把自己的燒餅面擀成了薄皮

然後店主就一疊一折包攏起來準備回家過節自己吃

不巧來了一位官差,看來是餓極了,看見鍋中烙的玩意兒

看起來造型奇特,什麼也沒問,就說要這個

像煎餃,又像鍋貼,京城大名鼎鼎的炸回頭瞭解一下

店主也不敢得罪,就端上來了

誰知道官爺一嘗,讚不絕口,打這以後

店裡的這種食品一下子聲名遠揚

所以店主特意給自己的東西起名為“炸回頭”

再後來,炸回頭從東北流傳到了北京城

漸漸就在北京流行起來,進而成了北京的風味小吃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