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你還租得起房嗎?

相對於剛需和年輕人來說,房價的高企和各種限貸限購政策,讓剛需人群越來越看不到希望。

就在過去的一週內,被炒作最熱的話題,在這火熱的八月中卻讓人倒吸一口涼氣。在買不起房子的同時,租房的成本也變得越來越高了。

剛剛過去的週末,朋友圈刷屏的是我愛我家的胡景暉離職風波,而事件的導火索卻是嚴酷的事實。

我愛我家時任副總裁胡景暉在17日早上接受媒體採訪時評論稱,“以自如、蛋殼公寓為代表的長租公寓運營商,為了擴大規模,以高於市場正常價格的20%到40%在爭搶房源,人為抬高收房價格,重裝修,繼續違規N+1出租,完全破壞了正常房屋租賃市場”。

年輕人,你還租得起房嗎?

有機構數據顯示,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租金環比上漲,漲幅分別為2.4%,2.1%和3.1%。以北京為例,某房產中介告訴記者,目前房租整體漲幅同比超過10%,特別是五環、六環附近的房子,根據面積大小,很多都是500元、1000元的往上漲。“五、六環的話漲幅比較大,主要是周邊房屋拆 遷,很多自建的公寓等不讓租了,周邊本來3000元、4000元的房源就都漲起來了。”

住房剛需人群結構變化 帶動租房市場上行

每年7-8月都會迎來租賃成交的季節性高點,高校畢業生在進入職場後,對住房的需求量增加,勢必會帶動市場向上浮動。除此之外,各地限購限貸的政策,也將一部分住房剛需人群排除在購房之外,因為租房市場的基數相應變大。

在深圳市福田區,兩個月前還能找到一些月租在3000塊錢以內的一居室,但現在已經很難了。當地中介告訴記者,即使是位置相對偏一些的寶安和龍崗,房租也在漲。“一居室大概這兩個月漲了200元、300元,如果是三居或四居,就漲到500元以上了。因為現在是暑假,房源比較緊張,屬於旺季,好多畢業生過來實習。

資本進入 市場化競爭影響租房市場

華創證券認為,政策支持住房租賃行業發展,相關企業爭搶房源是房租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十九大提出“房住不炒,租購併舉”,開啟住房租賃行業發展的新時代,17年8月北京市住建委發佈“租售同權”新政,北京住房租賃得到政策大力支持,各種租房企業吸引大量資金流入,“高價圈房”亂象導致房租價格上漲。

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以及資金成本較低的情況下,租賃企業快速融資,自如、蛋殼、魔方公寓、相寓等租房企業在近兩年大量融資,其中,自如今年融資40億,估值已經達到200億,導致資金大量流入住房租賃市場。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考慮到出租房源的結構性變化,部分地方的房租還會漲。“很多租賃企業,特別是長租公寓,把一些中低端的租賃房源,比如城中村收購之後做升級改造。過去有可能是中低端房源,現在變成了中高端房源,所以租金有一個明顯的上行。

短期看,“住房不炒”和“租售同權”的定位和策略在實際調控中並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相反使得一些逐利的資本參與到炒作的行列,國家應該對此種行為給予遏制。對於年輕人來說,選擇在一線城市打拼,多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對於一線城市買不起是一種常態,但是“租不起”顯然就是一種病態。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講“租不起”的危害要遠遠大於買不起帶來的負面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