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混乱的滴滴,上市之路将遭遇“归真堂之槛”?

相隔110天,两起年轻女孩遇害案

让资本宠儿滴滴暴露出巨大的管理漏洞

在全国范围内,滴滴已暂停顺风车业务

即将上市的计划或将搁浅

但是

面对两个(或许有更多)逝去的生命

我们要的是一个独角兽巨头

还是一次安全的旅程?

三观混乱的滴滴,上市之路将遭遇“归真堂之槛”?

作为一家意图IPO的公司来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对于滴滴来说,在过去110天里的表现,就有点不那么正常了——滴滴的两次顺风车“命案”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也暴露出滴滴顺风车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如同一场空难是由成百上千个小问题叠加在一起而发生的一样,滴滴的这辆专车在爬坡的中途,已经开始“散架”了。

烧钱大战结束后,滴滴也从一家“消灭出租车垄断”的公司变成了一家“网约车垄断”的公司。滴滴发展的速度之快,被其领军人程维形容为:每天都像坐在飞速行驶的车上,轮子都要飞出去了,还要不停地踩油门。

一语成谶,随着两个无辜生命的泯灭,滴滴是否会停下前行的节奏呢?

01令人震惊的做法和三观

悲剧的背后,是管理的巨大缺失,无论如何,滴滴在这一点上,是过不去的。

意外发生在8月24日。受害女生的朋友接到警训后,一直在联系滴滴客服和报警——她在发现遇害女孩于14:15发出的求救信息后,先是持续给对方的手机打电话。还分别在15:42、16:00、16:13、16:28、16:30、16:36、16:42共7次联系了滴滴客服。但是期间,只是得到机械的回复。

这样低下的管理漏洞和严重的推诿责任,遭到了舆论的强烈质疑。滴滴在疯狂扩张之际,管理并没有同步跟进,甚至到了混乱的地步。如果在第一次空姐被害案发生之后,滴滴真正吸取教训、狠抓安全管理的话,悲剧还能重演吗?遇害事件重现,在技术层面,是滴滴对与行业规则和常识的蔑视;在管理层面,则体现出视教训如儿戏、视人命为草芥的现实。

耐人寻味的是,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并未如公众预料那样“出面道歉”,更不要说第一时间表示痛悔和歉意了。据说,程维已经厌倦了自2018年年初以来,每天都要道歉的现状。

三观混乱的滴滴,上市之路将遭遇“归真堂之槛”?

扩张和赚钱是滴滴当下的主旋律:“网约车竞争在2016年就结束了,2017年滴滴的重点是修炼内功,2018年我们会全面出击。”程维曾经如此表示。

“今天我们还在努力的把交通的互联网,一站式的出新平台拓展到全球去。全球化,国际化是中国互联网公司未来很重要的一个命题。可能只有中国有顺风车,海外的共享单车还很早,中国的外卖是全球规模加在一起的十倍都不止。所以其实就像中国制造一样,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有了全球化的基础。”程维说。

豪言之外,仔细审视他最近的发言,不难发现,对于几个月前的空姐遇害一事,以及任何安全性相关的话题,他都只字未提。据统计,过去四年里,媒体公开报道及有关部门如法院处理过的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几乎每个月都有。坊间流传的滴滴司机露骨的“把妹”对话,并非空穴来风。

除了对乘客人身安全和权益的漠视之外,这个公司的“三观”已经有点混乱了。甚至在滴滴内部,曾一度鼓励员工通过顺风车交到男女朋友。

而刚刚在8月26日发出的一份声明,则让人清楚地看到了这家“不差钱”的公司,一贯秉承的资本家的冷血和傲慢。

在这份声明中,赫然有一句:“未来平台上发生的案件,都将给予3倍的赔偿!”BU君悲哀地意识到,这个逻辑的背后意思是说,尽管去死吧,滴滴买得起你的火葬账单。

02

上市计划或暂搁浅

几天来,舆论对此间的种种质疑,不断放大着对滴滴的不利因素。同样,接下来的很多天,对于滴滴规划的5000亿上市计划,亦会带来微妙的影响。

作为国内一线未上市新经济企业,滴滴出行估值水平名列国内前三,除了1500亿美元的蚂蚁金服之外,就数滴滴出行、美团的估值最高,都能有600亿美元以上。目前,滴滴正在和多家投行洽谈IPO事宜,期望在2018年下半年上市。5月下旬的消息显示:滴滴已初步决定香港上市,考虑不同的上市架构,不排除以同股不同权形式上市。

三观混乱的滴滴,上市之路将遭遇“归真堂之槛”?

赵晨事件发生后,滴滴高管们连夜开会,对顺风车业务进行了紧急处理。8月26日上午11时,公司宣布处理结果:免去黄洁莉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免去黄金红的客服副总裁职务。滴滴人内部议论,“一下处理两个VP是滴滴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处罚了”。

然并卵,找出几个替罪羊,并不能摆脱人们的愤怒和猜疑。在中国证券市场IPO的过往中,不乏即将发行上市的公司在遭到舆论重大质疑的情况下,交易所方面展开核查中止上市计划的事例。

2008年3月,今世缘涉嫌财务造假或虚假信息披露问题,受调查;2010年5月,海普瑞上市之时,市场对该公司所谓“唯一通过美国FD A认证的企业”的说法也提出了诸多质疑;2017年12月,三只松鼠准备闯关上市,所有材料都递交好了,证监会却取消了相关文件的审核。

2012年,国内规模最大的熊胆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企业归真堂筹备上市。但在其养殖基地幽暗的铁笼中,400多头黑熊被残忍取胆的情景令人触目惊心。本来,该公司计划用上市募集的资金建设规划面积为3000亩的更大的养殖基地,进而扩大黑熊养殖规模至1200头。一朝事发,面临强大舆论压力,创业板发行监管部门审慎表示,归真堂上市申请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上市无望。

但与人命相比起来,以上的质疑都算不上什么。

对于处于舆论质疑中的拟上市公司,监管部门都会异常谨慎。首先,证监会有权力和义务在相关公司上市之前,查明真相,以免除投资者心中的疑惑,方便投资者作出正确的决策。当然,经核查后发现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则应暂停其上市的安排。滴滴这次,就应该是这样。

其次,实行上市责任制。针对舆论方面对IPO公司的质疑,主管部门遵循着“谁核查谁负责的原则。”一旦事实证明核查情况属实,涉及违法犯罪的人和机构,则会一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滴滴自身,大概也不想再挑起波澜。

03

企业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8月26日下午,滴滴公司“如期”被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及有关直辖市政府部门集体约谈,责令其立即对顺风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加快推进合规化进程,严守安全底线,切实落实承运人安全稳定管理主体责任,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权益,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整改情况。

看起来,行业不排除割掉这块“腐肉”的可能性。

约谈中,滴滴负责人表示,对此次事件深感自责和愧疚,滴滴公司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并承诺:首先,自8月27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重新评估业务模式;第二,9月1日前完成合规化运营工作方案,报送有关部门并接受社会监督;第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隐患自查工作,完善隐患监察机制,通过线上、线下手段,查找整改存在的问题;第四是整改升级客服体系,加大客服团队的人力和资源投入;第五是开拓平台用户紧急情况报警通道,完善配合公安机关证据调取机制。

三观混乱的滴滴,上市之路将遭遇“归真堂之槛”?

这五点承诺中,引起注意的就是第一点,在“下线”的基础上“重新评估业务模式”——有专家分析认为,滴滴平台要对顺风车动大手术,如果评估结果显示“利大于弊”、“风险可控”可能会刮骨疗伤,通过重新架构和改变监管、加强审核、线上线下公关等方式实现提升安全系数、降低风险指数的目标;而评估如果结果不乐观,滴滴平台也许会丢卒保车,以免引火烧了大本营,影响了主营业务。

那么,滴滴会从此做出改变吗?

不管怎样,滴滴应该记住乘滴滴网约车遇害的李明珠、赵晨。不久前,赵晨从杭州辞职回到故乡乐清市虹桥镇,在这个她曾经长大的小镇上,她想找一份幼师的工作。但现在,一切都结束了。在她的微博上,人们纷纷留言,提醒她不要在24号外出,更不要在那个风雨的夜晚,搭上一辆滴滴去永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