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工資寧可少點,大家也都願意去國有企業?

國企,私企,中國企業的兩種主要形式,私企講究效益,國企講究公平與法律

到底什麼是國有企業,我特地去官方查了查,大家可以佛系看一看:

國有企業,是指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按照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對於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歸屬於國務院直屬管理,這些中央企業屬於正部級。

為什麼工資寧可少點,大家也都願意去國有企業?

在上個世紀,國企單位一直被人們視為鐵飯碗所追捧者。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量大幅增長。部分企業利用行業優勢和國家政策扶持,發展迅速,其收益超過許多國有企業,例如華為、百度和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私營企業是根據公司效益給員工發放薪酬和獎勵的,因此對於效益好的私營企業,員工年度收益高於國有企業的比比皆是。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還是願意選擇去國有企業。

為什麼工資寧可少點,大家也都願意去國有企業?

為什麼工資寧可少點,大家也都願意去國有企業?

在校園招聘的過程中,總能看到不少人,放棄私企選擇去國企工作。有以下這麼幾點原因:

為什麼工資寧可少點,大家也都願意去國有企業?

1.家人影響

在學生選擇工作的時候,很多人會聽從長輩的意見。而那些長輩對於國企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在那些長輩的觀念中,不管怎麼樣,國企都有著私企無法比擬的優勢,再好的工作也比不上國企的一個基層崗位。

為什麼工資寧可少點,大家也都願意去國有企業?


2.厭惡風險

哈爾濱招聘清潔工,共有一萬多人報名,25人是碩士學歷,3000多人是本科學歷。為什麼?因為有編制,比較穩定。

和私企對比,國企的特點就是穩定。現在最常見的一個詞就是:中年危機。華為34歲以上人員辭退,中興42歲危機,更是讓人擔心自己的命運。在這些企業裡面,賺得多,壓力大,還會有著危機感,有著被辭退的風險,不確定自己會不會被辭退,什麼時候被辭退,總是無法安心。而在國企,自己沒有犯大錯,一般是不會裁人的,起碼能安安穩穩到老,不用擔心被辭退。


3.尋求安穩

當談到國企的時候,很多人對國企的印象就是:朝九晚五、工作壓力不大、安穩。尋求安穩是人的本性,尋求安穩的人數量依然偏多,敢於出去闖蕩的人數量偏少。而且一些私企的待遇確實不是太好,工資是比國企略高一些,但是工作時間要長多了。

為什麼工資寧可少點,大家也都願意去國有企業?

有朋友在私企工作,每天下班都是十點以後了,單位也沒有食堂,雖然工資比當地的國企高了1000塊錢,但是算下來還是虧了。國企確實有著私企無法比擬的一些優勢。

以上觀點僅限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