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上涨态势转移至租房市场,楼市是用租金暴涨惩罚不买房的人

楼市的上涨态势转移至租房市场,楼市是用租金暴涨惩罚不买房的人

近期部分热点一线城市不断上涨的房租,引发了关注。中原地产首席张大伟直言不讳的调侃称,楼市在用租金暴涨惩罚不买房的人!

7月以来,在全国住房租赁市场保持整体稳定的情况下,也有一些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房租明显上涨。

有房产研究人员表示,近期部分重点城市房租出现了较快上涨,尤其以北京房租的快速上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数据显示,北京7月房租较2017年同期涨幅达到20.3%。

楼市的上涨态势转移至租房市场,楼市是用租金暴涨惩罚不买房的人

报道引述机构统计数据称,尽管北京、上海、深圳的租金环比涨幅分别为2.4%,2.1%和3.1%,看起来似乎不大,实际压力要比数据平均值更大。某房产中介称,北京房租整体涨幅同比超过10%,特别是五六环附近。

6月底7月初,生活在北京的金女士计划在公益西桥附近租一套两居室,彼时的价格在7500元左右。但出差十天回京后,金女士发现,公益西桥附近同一区域两居室的房租普遍上涨了1000元。和金女士一样感受到房租“上涨”的人不在少数。

一名房地产业内人士对媒体记者表示,自如平均每年会涨价约10%,月租涨幅在200-300元之间,区域地段不同可能略有不同。但今年的涨幅大大超过往年的幅度。

当前,随着楼市进入全面严控时期,新房与二手房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但同时监管相对薄弱的租赁市场却出现“波澜”。

1.赶上大学毕业季,看准大学生的钱包。每一年的秋季基本上是大学的毕业季,大部分大学生会选择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造成租赁市场暂时性地出现供求大幅提升的情况,加上一些中介看准这个市场,趁机哄抬房价,而且对于刚踏出校园的大学生来说,对于租房市场不熟悉,没有一个价格基准,导致了形成一种“中介愿抬,学生愿买”的局面。对于租赁刚需的应届毕业大学生而言,上涨过快的房租价格或造成一座城市的人才“挤出效应”,这是值得房租涨幅过快城市警惕的。

楼市的上涨态势转移至租房市场,楼市是用租金暴涨惩罚不买房的人

2.资本介入推动高房价。有媒体质疑,链家自如、蛋壳公寓、我爱我家推出的相寓等为代表的长租公寓推升了普通租房的租金。在资本的推动下,一些原本是属于低价房,被经过装修后,等级提升到中高端房,房租自然也就随着提升。

对于此类质疑,自如也曾发声,称长租公寓首先不具备影响操作整个租赁市场价格的能力,其次从企业运营机理出发也不会哄抬租金折损出租率。自如表示,舆论所指出,长租公寓哄抬租金价格的行为,即有悖企业长效发展的规律,也有悖市场运作机制,是任何长租公寓都将抵制和规避的行为。

楼市的上涨态势转移至租房市场,楼市是用租金暴涨惩罚不买房的人

3.买房限制政策多,扩大租房需求。一线城市限购和限贷使那些有能力买房的消费者难以通过买房解决住房消费问题,从而限购和限贷政策产生的挤出效应扩大了租房需求,;对于那些经济有一定压力的消费者,他们是房租小于住房使用成本,则租房优于买房。这两种类型的消费者人群挤到一起,导致租房市场房价上涨。

4.租售比存在较大价差。从房价和租金收入比的角度来说,租金肯定是偏低的,因为房价上涨过快,租金偏低,租售比不合理,因此房东就开始涨房租了,他们的普遍预期是一年上涨5%甚至10%。

长期的高房租也会对城市的产业房租造成阻碍。同策研究院总监张宏伟认为,“应该根据市场状况制定租金的指导价格,以合理控制租金的上涨幅度。因为租金上涨过快将增加青年人才和一般普通打工者的居住成本,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人才的流出和就业人群的断层,进而影响到产业的发展。

楼市的上涨态势转移至租房市场,楼市是用租金暴涨惩罚不买房的人

针对房租问题的白热化,8月17日,北京市住建委联合市银监局、市金融局、市税务局等部门集中约谈自如、相寓、蛋壳公寓等主要住房租赁企业负责人。

北京住建委发布公告,称联合多部门集中约谈住房租赁企业明确“三不得”“三严查”。

“三不得”包括:

1.不得利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获取的资金恶性竞争抢占房源;

2.不得以高于市场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抢占房源;

3.不得通过提高租金诱导房东提前解除租赁合同等方式抢占房源;

“三严查”包括:

1.严查不按约定用途使用融资资金的行为;

2.严查哄抬租金扰乱市场的行为;

3.严查不按规定进行租赁登记备案的行为;

不仅如此,8月22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会同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等部门,依托北京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开通打击“黑中介”投诉举报专线。对哄抬房租的中介予以惩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