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女人生二胎,先給男人放產假

國館

催女人生二胎,先給男人放產假

男人,需要更長的產假。

前兩天,看到人民網的一則新聞:

華南師大教授建議,為讓女性願意生二孩,應該把她們從工作崗位上解放出來。建議女性休滿一年產假,在家全心全意帶孩子。

網友們紛紛不願意了,“這是要斷女性的職業路嗎?”

其中最高讚的評論是:“建議女性休半年,男性休半年,減少女性就業歧視。”

催女人生二胎,先給男人放產假

女性休一年產假,意味著什麼?

一位職場女性說:一切變得太快,沒人願意等你。

還記得姚晨嗎?當年憑藉《武林外傳》裡的郭芙蓉成為喜劇新星,排行榜長年佔據第一的微博女王。

今天,她卻站在舞臺中央說:我沒有戲可以接。

從成名到今天,奮鬥了12年,姚晨終於不紅了。

只是因為,她生了二胎。

在一期《星空演講》上,姚晨演講的主題是:中年女演員的尷尬與困惑。

當紅時的她,是人挑劇本,挑來挑去,終於遇到滿意的戲,準備摩拳擦掌、大幹一場時,她和經紀人同時懷孕了。整個團隊只好跟著一起休了產假。

3年後,孩子長大了些,姚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又準備摩拳擦掌、大幹一場時,她和經紀人,又同時懷孕了。

上天就是這麼可愛。事兒就是這麼忖。

5年生了2個孩子,讓姚晨感受到生命的意義。但她也決定,再也不生娃,要放開手腳,真的大幹一場。慶祝新公司喬遷之喜那天,最後一名員工,抱著紙箱離職了。

站在空蕩蕩的辦公室裡,年近40歲的女明星姚晨突然明白,人生有些東西,是無法重來的。

確實夠尷尬,也足夠困惑。

催女人生二胎,先給男人放產假

催女人生二胎,先給男人放產假

01

因為生孩子,女性錯過了什麼

人是沒有分身術的,女人也沒有。

我的朋友安姐,是一家外企的銷售顧問,年薪30萬,績效經常排前幾名,很受老闆重用。

前幾個月,她興高采烈地跟我說,因為工作出色,上司幫她爭取到公司僅有的一個培訓名額,只要出國進修半年,回來就能順利晉升高級管理層。

雄心勃勃想打進高層的她,根本不敢生孩子。

但明天和意外,總有一個先來。

不久她就發現,自己竟然已懷孕6周,她一下子懵了。冷靜下來,還是慢慢接受了,畢竟孩子是自己身上的一塊肉。

計劃被打亂,女強人和好媽媽這兩個身份,她只能選擇一個。

回到公司,她告訴女上司放棄培訓名額。親自栽培了她5年的女上司,只說了一句話,你不知道這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機會嗎?

之後生完寶寶,安姐發現,自己的全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老公工作太忙,公公婆婆又不願意離開老家。為了多陪孩子,她放棄原來的工作,換了崗位,做月薪只有4000的文員。

我問她,這落差你受得了嗎?她說受不了也沒辦法,為了孩子,只能犧牲自己的事業。

今年35歲的左菲菲,在一家證券公司上班,她說,“我的同事裡,幾個女性領導都是在生完孩子6周後就上班了。因為她的位子不能缺人,一旦她不在崗位上,公司就會找人頂替她,也就是說之前的努力都可能歸零,一切從頭開始。”

女人生孩子,就像賭場上的“曬冷”,意味著事業身材相貌全部籌碼押上。

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和氣魄?並不是誰都做得到的。

無產階級的革命性更徹底,那是因為“無產”,所以“無畏”。

凡是手裡有一定既得利益的時候,後面的選擇就會受到束縛。

前面擁有越多,後面就越難以捨棄。

對於職業女性來說,事業是一場長跑,懷孕了就不得不停下來,跑得越遠的人,離場時越不甘心。

但沒得選擇。

催女人生二胎,先給男人放產假

02

生育的風險,沒人替你買單

前幾天,廣東電視臺報道,在中山東鳳鎮一家電器廠,從事質檢員2年的孫女士,她在懷孕6個月後,被工廠通知調崗。

工作環境大有改變,最炎熱的8月,在新崗位上,別說空調,連風扇都沒有。更令孫女士無法接受的是,自己的工資從3500一個月,降到1700元,少了一半。

阿白今年30歲,一直在西安一家化妝品公司上班。公司知道她懷孕後,前後七八次找她談話,意思無非都是讓她走人。

阿白當然不肯。可是公司不僅停止了她手頭的所有工作,扣除她當月工資的20%和年終獎,

還把她從各個工作群裡都踢了出來。最後還以她不服從公司安排為由,要將她調離原先的人事崗位。

阿白說:“我一個孕婦,調我去生產部當工人,那邊工作強度那麼大,這不就明擺著逼我離職嗎?”

這些公司的做法顯然違法了勞動合同法。懷孕女職工固然有權利去告公司,但和公司撕破臉之後呢?原公司肯定很難再待下去了,大著肚子,又沒有新公司肯聘請。

最終為生育買單的,還是女人自己。

催女人生二胎,先給男人放產假

即使沒有懷孕,女性,作為一種性別,在勞動力市場上,都有很大幾率受到歧視。

做了7年人力資源的錢月,說起了HR圈裡心領神會的段子:來面試的,只要是女性,都會人事部默默地被貼上各種標籤。

女性還沒生孩子,是“以後要請婚假和生兩個孩子產假的定時炸彈”;

生了一個孩子的女性,“是隨時生二胎的定時炸彈”;

已經生完二胎的女性,額頭上寫著“我有兩個娃,哪有精力工作”。

生育風險,不僅在於妊娠高血壓、糖尿病、難產流產這些身體上的風險,也會有調崗減薪、變相辭退、事業停滯等職業上的風險。

生孩子,就像是職場路上亮起的黃燈,該衝還是該等,結果都由女人自己承擔。

時過境遷,等你生完孩子回來,早已經物非人也非。機會錯過了,拼命的資本也沒有了。心有餘而力不足,就只剩無可奈何了。

催女人生二胎,先給男人放產假

03

讓男人為生孩子分擔更多的風險

前幾天關於生育的話題是吵得沸沸揚揚。各種天方夜譚的論調都有。

同樣的問題在日本已經存在多年。現任首相安倍晉三曾經被記者問到這個問題。他回答說:“把生不生孩子的決定權交給家庭。而我們應該為生育創造更好的社會環境。”

我們也確實正在努力。前幾天就有新聞報道:面對持續低迷的人口出生率,遼寧、湖北、新疆等地出臺了更加積極的生育政策,延長產假時間,二孩產婦產假可延長至6個月。

其實,早在去年“全面二孩”放開後,很多省份都調整了產假。在某些地區,女職工可享受最長的產假,可達190天。除了產假,還有30天到3個月不等的生育獎勵假。

有人說,這是政府在慷企業之慨。

生三胎,每胎休大半年,用人單位還敢招年輕女性嗎?即使招了,敢把她們放在重要的崗位上嗎?而且生孩子越多,休假時間越長,女性重回職場的障礙將會越大。

放開三孩、延長產假,對於工作穩定,事業心不強的女性來說,是福利。對於真正追求事業的女性來說,是噩耗。

作家丁陽說,女性在勞動力市場越不受歧視,生育意願就越強,兩者是互相促進的。

大家好像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男人在生兒育女中扮演的角色。很多人就是貢獻了一顆精子,好點兒的會賺錢養家。但這還不夠。女性在生育中面臨的風險,必須要讓男性一起來分擔。

催女人生二胎,先給男人放產假

比如,延長的男性的陪產假。在我國,男性的陪產假通常只有15天,在某些省份甚至只有7天。

延長男性陪產假,可以減少企業只針對女性的隱性歧視,分散風險;讓丈夫有更多時間在家幫忙帶孩子,會讓女性有更好的生育意願。

男人必須認識到,在現代家庭裡,男人的角色不僅僅是個養家餬口的人,還是父親,是丈夫,必須對生兒育女這件事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因為到了今天,女性掙錢養家的角色在加強,分工已經發生了變化。

我們不妨看看德國的經驗。男人陪產假延長開始,只有3.5%的父親願意休產假。兩年後,這一比例已經上升至21%,現在已接近30%。

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而且,陪產假的延長,還明顯有助於讓男人習慣父親的這個角色。數據顯示,休完產假後,德國父親平均每週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減少了4小時,而他們每天花在照料、陪伴、教育孩子上的時間增加了1小時。

相對於不休產假,休產假的爸爸更願意多陪孩子,做家務也更積極。

毫無疑問,這對生育絕對是件好事。

催女人生二胎,先給男人放產假

04

我們談太多女性事業打拼,

談太少男人迴歸家庭

有一次參加大型論壇,董明珠和幾位男性CEO一起被採訪,男性CEO被問到的,就是關於利潤、關於管理的問題。

而她被問到的,就是:你是怎麼平衡事業和家庭的?

她坦言,自己在工作上投入太多,母子交流肯定會減少。“這個和諧實現不了。”

我們談太多的女性獨立、自強,但很少談及男性應該回歸家庭。倒是“君子遠庖廚”“好男兒志在四方”的論調大行其道。

新時代對女性的要求,一邊是“職場”,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一邊是“媽媽”,肩負對孩子的責任。

這是一個謊言,兩難的問題。人的時間、精力、耐性是有限的,消耗掉,就沒了。我們得承認,上班和帶娃本來就是互斥的,沒法兩全,不可能兼顧。

當女性已普遍走出家庭去社會打拼的時候,我們要鼓勵女性生育,不是去打雞血,多給幾天產假,高喊加油努力,讓她們自己去平衡工作和生活。

而是讓更多的男人,她們的丈夫,有條件、有意願迴歸家庭,在生育這件事上,讓男性多分擔。

催女人生二胎,先給男人放產假

二孩媽媽琴琴說,曾經自己生完大寶後,就像死了一回,發誓不再生二胎。但坐月子裡,丈夫細心地給她擦身子,主動給寶寶換尿布、洗衣服,夜裡爬起來餵奶,這些都讓她後來改變了主意。

丈夫幫帶娃,勝過所有催生的屁話。

讓男性享有更長的產假,會讓女性有更好的生育意願,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企業也不再有針對孕產婦的隱性歧視。當然,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狀態,但這肯定會對鼓勵生育起到很大的作用。

作家艾小羊在討論這個話題時說道:

“只有整個社會,都能站出來解決職業女性與母親的身份矛盾問題,而不是將這種痛苦和殘酷,視為性別的理所當然,女性才能心甘情願地享受為人母親的痛與樂。孩子不是某一位女性的,他們是家庭的未來,更是國家的未來。”

誰也不能置身事外。

催女人生二胎,先給男人放產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