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第一道坎兒:跪求placement test的正確打開方式

當你正被選課和行前各種事情折騰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突然有人告訴你,入學就要參加placement test,What?!還沒開始上課就要考試,不讓喘口氣兒的嗎?

留學第一道坎兒:跪求placement test的正確打開方式

placement test是什麼?

Placement test,常被稱為入學考試,可以理解為入學分級測試。

之所以會有placement test,是因為大學希望通過進行英語、數學等科目的考試來檢測入學學生的基本學術水平。然後,學校根據分數將每個學生放在正確的級別上。

大部分美國大學都會要求大一新生在註冊課程前參加入學考試,有的學校如果考試未達到一定水平還要求學生在某一日期前參加補考。

需要說明的是,入學考試的成績並不影響學生的錄取和入學,但卻是學生和advisor一起選出合適的、與學生學習能力相當的課程的重要依據。比如加州大學官網上對於英語考試的說明:

Results of the exam will not affect a student’s admission to the University.

(入學考試的成績不影響學生的錄取);

Students who have not satisfied the Entry Level Writing Requirementat the time they enroll in their classes must take a writing course designated by their campus.

(但是在開學前考試未達到要求的學生需要上學校規定的寫作課程。)

placement test都考什麼

留學第一道坎兒:跪求placement test的正確打開方式

入學考試的具體科目每個學校都不太相同,但大部分學校都要求國際生新生參加英語考試(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也就是你們以後會知道的遭萬人唾罵的ESL,主要考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還有一個是常規的數學。這兩個考試的作用是決定你這兩個科目要從哪些課開始上起。

對於有想要上second language(如西班牙語,法語等),化學等課程的學生,學校也設置有相應的入學考試,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考。比如受青睞的華盛頓大學,並未強制要求託福符合學校錄取要求(即託福92分及其以上的)學生參加任何科目的入學考試,但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選課需求參加數學,化學,第二語言類的入學考試。童鞋們可以根據學校的要求和自己的選課需求,去確定自己要考的入學考試的科目與時間。

placement test難度大麼

一般來說,入學考試的難度並不大。考的都是我們在高中學習過的內容,很少有人會做不出來這些題目。對於中國學生來講,數學考試也是小菜一碟。如果我們有時間的話可以多看一些相關的專業名詞的英文翻譯,避免因為看不懂題目而吃虧。

大部分大學都會給學生一些sample questions(模擬題)讓學生熟悉一下入學考試的內容題型和難度,一般學生做完這些模擬題,都可以在入學的這個考試中取得不錯的分數。

placement test什麼時候考?在哪考?

留學第一道坎兒:跪求placement test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在學校關於入學考試的說明頁面找到答案。學校會明確地告訴我們考試是在入學前考,還是入學後orientation的時候考,也會說明考試的地點是online的還是on campus的。

這裡要注意,你在查找這部分信息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很多學校會有一個明確的考試時間段,如布蘭迪斯大學的入學考試時間在5月9號-26號之間;大部分學校對於國際生和國內學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加州大學的Analytical Writing Placement Examination,州內學生可以參加五月份的考試,而國際生則可以到學校之後再考;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則需要學生預約考點,考點有武漢北京濟南等等。每個學校的規定都不一樣,這一點不要去參考你的同學,一定要自己查學校信息!

placement test可以免考麼

這一項我們也可以在學校入學考試的頁面找到相關的免考信息。大部分學校如果學生參加了AP,IB 或者SAT考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是可以免考相應的科目的。比如加州大學Analytical Writing Placement Examination達到以下要求即可免考:

留學第一道坎兒:跪求placement test的正確打開方式

歐美大部分國家之所以會設置這樣的入學考試,其實也可以反映出對於國際生語言水平的擔憂:語言水平不夠怎麼能留好學呢?

提高語言水平,是每個留學生都逃不過的事

語言,是每個留學海外的學子都逃不過的一關!

溫哥華市議員黎拔佳回憶自己早年從臺灣政治大學政治系碩士畢業後到美國紐約大學行政管理系讀碩士課程的留學經歷時表示:

一開始在臺灣的時候,覺得自己的英文還不錯,沒想到到了美國,還是遇到很大的語言障礙。在中國的時候那麼自如、熟練的運用的語言,到了美國變成了想確切表達自己的想法都很困難。自以為發揮很好的專業考試,也沒得到A,去詢問教授,他告訴我因為我的文法表達有錯誤,所以雖然明白我的想法但不能給我很高的成績。那時還出現過上課表達觀點,結果同學、教授理解反了的情況,當時總是一種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處說起的感覺,其中真是有很大的挫折感。”

留學第一道坎兒:跪求placement test的正確打開方式

自小就在中國接受了一般中國人很難有機會接受的英文教育,出國時GRE考試全國聽力第一名的袁薇,坦言自己初到加拿大留學時並未碰到和語言問題。但她也同樣認為語言環境非常重要。

袁薇回憶:“我1984年初來加拿大時,蒙特利爾中國留學生不多。整個學校也就我一個大陸學生。也沒有中文報紙和電視,這樣的語言環境對我學習英文的一些俚語、學習和在中國學習英語時不同的表達法非常有幫助。雖然基礎不錯,上課全無問題,但

從聽懂到自如的運用語言、深入社會、瞭解文化之間的差異,也仍然需要多交朋友、多參加這邊的社會實踐,在潛移默化的語言環境裡慢慢提高。現在的留學生條件好多了,但也存在愛與華人聚堆的問題,要發揮主動性,要儘量遠離中文環境,把學習英文的願望付諸行動。”

溫哥華學校局副主席李松認為,留學生學習英文,除了學校的內容,課餘所處的環境非常重要。“留學生要儘量讓自己用英文。我自己13歲時隨同家人來加拿大,初來時,課餘在百貨商店打工的經歷對自己學習英文非常有幫助。而目前根據調查顯示,在華人聚集比較多的城市居住的移民學生,學習英文的總體速度要低於在華人聚集比較少的城市的學生。這說明,環境對學生學習新的語言非常重要。

可見,即便是語言考試滿分的人,在真正邁入國外大學時,也仍然會出現語言不適應的困擾。但是語言能力的提升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你多參與到純英文的環境中,在不斷地交流和學習中逐漸掌握和獲得熟練運用英文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