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体摄影艺术而言,是醉心于创作重要,还是普及推广让大众接受重要?

柳侍墨


那么对于人体摄影艺术而言,是创作大量作品重要,还是推广普及让大众接受重要呢?在我看来,我觉得创作和普及同等重要。



(人物摄影)

一,首先应该创作大量的摄影作品

对于艺术来说,要有一定数量的艺术品才行,让人们感受到艺术价值。因为艺术的价值是通过艺术品来表现的。


只有创作了大量这样唯美的人物摄影作品,才有了推广普及让大家接受的基础。

二,有了大量的艺术作品,才有了推广普及的基础

艺术品有多少欣赏价值还是要看欣赏者的评价,也就是说光有了作品还不行,必须要推广普及让大家接受,这样,艺术品才会被人接受,所以,推广普及也就很重要了。


只要作品优秀,推广普及得好,人物摄影艺术是很能被人们所接受的。

所以说,创作和推广都是同等重要的。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呢?欢迎留言,感谢关注!


铁匠读文史


对于人体摄影艺术而言,是醉心于创作多出好作品重要,还是普及推广,让更多的受众接受人体摄影重要?

个人认为,对于人体摄影艺术而言,首先就是要醉心于创作多出好作品。其次,有了好作品,才能有资格和资本普及推广,从而让更多的受众接受人体摄影。

其实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想要推广发展,扎根民众,凭的也得是真材实料。

我打个比方。

成语故事里面,有个“纸上谈兵”的故事。

赵括,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

赵孝成王急于求胜,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最后,被秦军射杀而死,四十余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

谁能说,赵括的理论知识不够呢?

但是他没有实践经验。

也就是说,他没有胜利的果实拿得出手。

古往今来,没有好作品的作者,都难以服众。

怎样协调鱼和熊掌的关系呢?

个人认为,“醉心于创作多出好作品”和“普及推广,让更多的受众接受”属于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得先出作品,多出好作品,然后再拿出作品中的精品,来普通推广。

只有普及推广成功了,才会有更多的受众参与进来。

所以,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柳侍墨


作为一名人体摄影家,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国家在经济文化等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中国的人体艺术摄影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慢慢的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一直是已含蓄为美,国外的人体艺术摄影让国人惊喜若狂,不知所措,70、80年代有的艺术和爱好者尝试拍摄人体和绘画人体,很多就被人举报,然后进了派出所,有的甚至进了监狱,就这样也不断有人去不断探索。那个时候做这样的艺术都是偷偷摸摸的 被不认可还是小事,还被人后指指点点,经常被冠以‘流氓’的骂名 ,所以那个时候的艺术家都是地下工作者 ,作品也没有办法展示和推广。好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90年代末,北京清华大学的教

授被誉为‘中国人体摄影教父’的韩子善教授 ,还有杨恩濮教授,他们在为中国人体摄影大声呼吁和写了大量的文章,正确的引导着中国人体摄影慢慢开始萌芽 ,对中国人体摄影推动最大的还要数《摄影之友》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办 ,大胆的发表很多国外人体艺术摄影资讯,封面摄影也是人体艺术,有幸我的一幅人体作品《红色年代》就登上了封面。我的人体摄影生涯都和他们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个人是先是醉心于人体艺术摄影的创作,等自己的作品得到公众认可后,再开始大力推广的!我的第一次拍摄人体作品在2001年在第二届美能达@杯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得奖金,这幅作品是这次大赛唯一一幅,从初评时就直接进入金奖的作品。之后作品被收录入《中国人体摄影年鉴》,《中国传世人体摄影》,《中国经典人体摄影》,《中国当代人体摄影》等等。2003年8月经历各种周折终于成功由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主办《姜商波人体艺术摄影大展》反响极大,获得大家的关注和好评,这样说明大家开始真正是从欣赏美从艺术的角度去看人体艺术了!

摄影师简历:

姜商波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优秀时尚摄影师

当代青年艺术家

高级摄影师

广西清大校友 总裁摄影俱乐部 组织人

广西中厚教育集团特聘摄影顾问

广西中厚传媒特聘首席摄影

1991年9月----2007发表摄影作品上百幅,其中:

1997年11月 《矮人村之谜》发表于香港《摄影画报》六个版面;

1999年11月 《天地间》获全国富士杯专业反转比赛银奖;

2000年9月 《茶的故事》获全国“依尔福”杯黑白摄影一等奖;

2001年3月 《人体》获全国第二届“美能达杯”摄影大赛金奖;

2001年10月 《家春秋》获“凤凰栖”杯川西文化摄影大赛一等奖;

2003年8月 《姜商波人体摄影大展》在成都成功举办并引起了轰动,巡展绵阳、宜宾、泸州、内江;

2001年至2005年多幅《人体摄影》作品被收入《中国人体摄影年鉴》、《中国经典人体摄影》、 《中国传世人体摄影》、《中国当代人体摄影》。其中《中国经典人体摄影》、《中国当代人体摄影》使用其作品做封面摄影作品。被中国艺术摄影学会评为中国人体摄影百杰

2005年6月 《人体》作品被《摄影之友》选为封面摄影。

资阳市邵子南文艺基金奖连续五届获奖者。

2006年11月开始大型人体专题《天梯》的摄影创作;

2007年1月《红色年代》入编《摄影成功100例》

2007年3月被“中国婚纱行业博览会”评为中国优秀时尚摄影师

2010年9月作品参加2010广西当代艺术影像展

2010年10月作品参加南宁市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展

2012年5月作品参加南宁首届当代艺术作品展











痴影堂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并不冲突吧?

如果你没有醉心创作的精神,你的作品推广起来也很难被接受!你看国内油画大师冷军先生,一幅画最少几个月,多了一两年,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成为大师,才有一幅画6000万的高价!

冷军作品▼


经济市场下,钱确实很重要,但是真正值钱的是一个人的技术和能力!还有就是对于事业的态度!没技术没能力,还没有专心致志的心态,想要推广那怎么可能呢?

艺术创作▼

我觉得您问的这个问题并不矛盾,而且反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当然咱们也不是说醉心创作就是闭门不出,艺术家也是要吃饭的嘛,也是需要钱滴!

艺术作品▼

但是前提是你需要有这样的精神和毅力,有好作品才有推广的资本,谢谢!


万物皆明







自由自在181101651



慈虎


醉心于创作重要?还是普及推广大众接受重要?



在这我看来两者并不矛盾,因为两者都是重要的,没有醉心的创作,艺术产物质量堪忧,大众也就更难以接受人体摄影这门艺术。



如果不普及推广让大众接受,没有需求的市场,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吗?如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在我看来正确的观点应该是:

静心创作出更加让普通大众接受的艺术品!才是正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众难以接受大尺度的人体摄影作品,我们可以尝试先从小尺度的人体摄影作品开始入手,进而慢慢的扩大到正常的尺寸,接受是一个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有了需求,艺术创作者们就有了动力源泉,更多好的作品就会产生,引进普通大众正确认识人体摄影这个概念,消除误解!



人体摄影是一门艺术,不可亵渎,别在用自己狭隘的眼观看待人体艺术,是该给一些固执己见的人注入一些正确的认识!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处留下你的疑问,大家一起探讨!谢谢支持!感谢关注!


大叔谈社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微博的看法!我试着讲讲。

这是一个前后,先后的问题,先干什么,再干什么,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先完成那个都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完成这两个事情能够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何为创新!创新就是再原有的基础上添砖加瓦,使其有一个崭新与众不同的点,开创了新的风格!审美标准又有了变革!创新是必然的,因为时代在变化,人们欣赏角度也在变化,你创作的东西也应该顺应潮流,当然传统的也不能丢啊😄!这些都是需要基础理论和实践的!厚积才能薄发!这个关键是新,这里的新是新颖,给人一种这也行!的惊讶表态!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人将中国画的创作模式套用在摄影上。效果齐佳!这就是创新了!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复杂是你要考虑诸多元素如何巧妙的融合,这个很难!

再说说宣传!让人们接受这些,让人接受一个新事物需要时间,时间有长有短,每个人接受的能力不同,时间久远也不同!这里接受能力是指你被约束的牢靠程度!就是坚持传统还是接受创新!这是个选择题!当选择传统创新很难接受。当选择创新传统也能够保留下来!这是一个选一得一,选一失一得一个观点!

所以说让人们接受你们你们必须要比别人优秀,这样才更好的被接受!接下来就是一些道具,你们看看,











相魄


艺术是艺术者的守护神,

拜金是拜金者的焚尸炉,

有人把黄金已堆砌成大便的形状,

而你我却还在这里画饼挥汗如雨,

与其你的良心制造不过是白菜价,

那就用这点精力坚定的做自己!

——乐活点评





乐活族长神洲大地


既然谈到了是艺术,那么我想就应该不必过多的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言论。艺术本身就是需要秉承一种独特的眼光去看待,人们看不懂,指责甚至是排斥的时候,往往是没有一个独特而欣赏的眼光,这种眼光并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后天养成的,而且根据我们个人来定。说白了就是一件事喜欢的人就会欣赏的去看待,不喜欢的人你告诉他这个怎样怎样也无济于事,讨厌的还是讨厌。所以我个人觉得既然是搞艺术的,就要有艺人的风度——我搞我的艺术只给懂的人看,不懂的人看了也没用,过多的宣传只会让人更加厌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