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佳話|申鳳梅和馬連良先生的師徒情~

師徒情

——記申鳳梅向馬連良先生學藝

羅 雲

梨園佳話|申鳳梅和馬連良先生的師徒情~

申鳳梅於1963年在北京拜一代傑出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先生為師,至今已有三十多個春秋。雖然時光流逝,馬先生早已與世長辭,然而,當初申鳳梅虛懷若谷立志深造,精誠拜師求藝,馬先生打破門戶之見,破例接收一位少數劇種女伶為徒,以熾熱的愛心認真示教,共同結下的師徒之情感人至深,歷時難忘。

1963年4月1日,在北京崇文門飯店舉行了隆重的拜師儀式。當時的彭真市長原定參加,因有外事活動未能到會,還特意讓秘書表示歉意。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田漢主持了這次盛會,到會的有老舍、曹禺、張夢庚、張國礎、汪洋、趙丹、崔嵬、田方、陳懷皚、張君秋、袁世海、裘盛戎、徐蘭沅、李慕良、譚富英、李和曾、張東川、李準、晏甬、鳳子、徐韜、曾平、侯寶林、劉章原等40多位作家、藝術家。田漢主席首先講話,他說:“京劇藝術家收地方戲演員為徒,這是戲劇界的一件喜事,有著特殊意義。無論是京劇、豫劇或是越調,以及其他劇種,一筆寫不出倆‘戲’字來,剷平京劇與地方戲之間的鴻溝,讓我們成為一個大家庭,有我們的共性,又有各自的個性。個性自己發揮,共性應當交流,取長補短,兼收幷蓄,共同繁榮我們的戲劇事業。”老舍先生特賦詩作賀:

“東風怡蕩百花開,越調重興多俊才。

香滿春城梅不傲,更隨桃李拜師來。

梨園佳話|申鳳梅和馬連良先生的師徒情~

鳳梅同志越調能手,生旦不擋,悲喜咸宜,1963年來京公演,拜溫如先生學藝,因獻小詩作賀,即乞正教,適苦腦疾,未事推敲文字為憾。”

老舍先生以詩代言,熱情洋溢。申鳳梅執弟子禮,馬先生和馬伕人笑逐顏開,各界人士紛紛致賀,最後在錦帛上簽名併合影留念。當時申鳳梅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的話:“我已成為馬先生的入室弟子,是多麼的幸運啊!有那麼多前輩、專家、學者到會,我非常感激,終身難忘。我要努力學藝,決不辜負馬先生與諸位專家對我的提攜和厚望。”

拜師會後,師母陳慧璉把鳳梅接到家裡,問長問短關懷備至。原來,馬師母陪馬先生看鳳梅演《收姜維》時,諸葛亮說服姜維,一口氣唱了一百多句,行腔自如,珠圓玉潤,高亢激越,聲情並茂,從三顧茅廬一直唱到激戰天水關,幾乎概括了半部《三國演義》,馬師母聽得入了迷。就在回家的路上,她對馬先生說:“鳳梅的嗓子這麼好,唱得一點也不費勁,聽起來舒展大方,有韻有味。要是讓京劇演員唱這麼多,恐怕真有點夠嗆哩!”馬先生風趣地說:“聽你這麼一說,這個徒弟我是非收不可了!”馬伕人對鳳梅說:“北京的春天風大氣寒,小心著涼感冒,你的演出任務重,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嗓子。”說著便從內室取出一瓶藥,“這是醫治嗓子的好藥,是先生的好友從香港帶來的,你老師特意讓我給你留著備用。”馬伕人又打開桌上的包裹對鳳梅說:“我看你演戲時,發現你的雙肩沒有墊起來,穿戲裝不好看。你老師無論演什麼角色,都很講究扮相美。我專為你縫了一件胖襖,試試合體不!”鳳梅接過胖襖,一股熱流湧遍全身,她深深感受到馬先生和馬師母真摯的愛心。

在京演出期間,申鳳梅每隔兩天總要到馬先生家學戲。有一天鳳梅告知馬先生,周恩來總理要看她的演出,馬先生甚為高興,再三詢問演出前的準備情況,並囑咐鳳梅:“周總理掌管著國家大事,能抽身看你的演出,這是你的榮幸。周總理一向關心愛護我們演員,你對待演出既要高度重視,又不可太緊張,沉住氣認真地把戲演好!”話語中含著對周總理由衷的敬佩之情。在一旁的馬伕人對鳳梅說:“你老師把周總理視為恩公。他每一次為周總理演出,都是非常認真,彷彿他要把全部精力用上,讓周總理看得滿意才舒心。”

演出前,馬先生把自己演諸葛亮常用的白羽毛扇和改良八卦衣送給了鳳梅,鳳梅捧著這貴重的禮物,望著老師充滿信任、勉勵、期望的目光,深鞠一躬。

演出是在國務院禮堂進行,鳳梅第一個化好妝,沉下心來把戲從頭至尾默習一遍,醞釀情緒,進入角色。周總理、彭真、譚震林、薄一波、包爾漢、鄧穎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步入劇場,安祥地坐在觀眾席上。當帷幕升起,燈光驟亮,鳳梅感到熱血沸騰,馬先生的身影如在眼前,一種無聲的召喚,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鼓舞著鳳梅走上前臺,進入諸葛亮的情感世界。申鳳梅不負師教之誠,把學來的表演技巧和表現手法,運用得體,恰到好處,豐富和強化了她所扮演的諸葛亮形象,達到聲情並茂,形神兼備,加之整體的配合和嚴謹的颱風,演出圓滿成功。周總理、彭真和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上臺,親切地和全體演職員一一握手。周總理雙手抱膀微笑著問道:“鳳梅同志,你演多少年戲了?”鳳梅激動地回答:“我演20多年戲了。”“你還演過其他諸葛亮的戲嗎?”“還演過《空城計》《諸葛亮弔孝》。總理你聽得懂河南越調嗎?”周總理發出爽朗的笑聲,“聽得懂,越調很好聽嘛!《收姜維》這出戏演得好,河南的諸葛亮很會做思想工作!”總理平易近人,談笑間肯定了《收姜維》的演出。後來周總理提議和演職員合影,申鳳梅站在周總理的身邊留下了幸福的瞬間。

當鳳梅拿著與周總理的珍貴合影,呈現在馬先生面前,又把演出情況作了彙報後,馬先生非常滿意地說:“很好,很好!周總理指出河南的諸葛亮很會做思想工作,這是對你的關懷和勉勵,也是對《收姜維》一劇的肯定。諸葛亮從軍事失利中,決計從敵人營壘裡把姜維收歸己用,這是何等的膽略;身為統帥敢於承擔軍事失利的責任,安撫部將,又是何等的氣度。總理想得深看得遠,話雖不多道理深啊!”

梨園佳話|申鳳梅和馬連良先生的師徒情~

馬連良先生收的弟子大都是京劇男演員,唯獨申鳳梅是地方劇種的女演員。馬先生教徒弟總是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在向鳳梅傳授技藝時,首先強調學京劇的藝術形式,是為了充實提高自己的表演藝術水平。千萬不可置自身條件、劇種特點而不顧,一味模仿老師,單求於像,失去本人的長處和劇種風格。馬先生曾用京劇和越調作了比較,認為除了語言聲腔的不同外,京劇程式嚴謹規範,有著高度的技巧性和形式美;而越調樸實粗獷,舞臺程式較為自由,接近生活狀態,表演生動活潑。劇種之間不是誰高誰低的問題,而在於取長補短髮揚優勢。作為個人條件也是如此,馬先生身高,鳳梅身低;鳳梅的表演以質樸深情見長,馬先生則以睿智飄逸取勝;鳳梅的唱腔追求高亢激越,馬先生的唱腔講究從容圓潤。劇種有別,條件各異,這就有個取與舍、學與化、巧與拙的問題。馬先生要求鳳梅要擇善而從,擇優而取,博採眾長,融會貫通。並引用齊白石老人的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來啟發鳳梅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馬先生給鳳梅說戲認真細緻,循循善誘,對人物的分析、性格的刻畫、情感的表達、程式的運用以及表演技巧的掌握,臺步、手勢、捋髯、執扇,都一一講明道理,傳授方法,反覆示範,直到鳳梅領悟學會為止。馬先生還談了自己的演戲體會: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愛什麼,恨什麼,演員心裡得先有底;單是演員有底還不行,得讓觀眾看到人物心理的活動,感受到人物情緒的起伏變化,從“裡”到“外”,把底亮出來。這就全靠演員恰如其分地做戲了。並以《收姜維》的表演為例,如諸葛亮驚聞老將趙雲在天水關被圍和驚聞破計挫敗趙雲的竟是小小中郎將姜維。同是驚聞,前者是驚震,後者驚喜。五虎上將中關、張、馬、黃相繼而死,單撇八十三歲的常勝將軍趙雲,敗陣在天水關,這對一生謹慎的諸葛亮始料不及,如沉雷擊頂,是何等的震撼。趙雲的命運、全軍的戰敗維繫一身的諸葛亮,其表演動作要聞聲陡起,猛吸一口涼氣發出“嗚呀!”隨“絲鞭”一鑼,雙手握扇沉重地坐下。一站一坐,動如山崩,靜如止水。而後者是驚疑,似乎是在問,“姜維是何等之人,他怎會識破我計?”其動作,從背身到回身、上步,羽扇微微搖動,帶有一種意外發現人才的沉思。又如,同是安慰趙雲和姜維,前者是語意深長有一種自責的負疚心理;後者是語誠意切,喜遇良才的興奮情緒。這些地方可借用羽扇、髯口、水袖傳達諸葛亮的內心活動,使情感真中見美,而又不悖乎情理。從此,申鳳梅加深了對人物的理解,提高了表現能力,在藝術上產生了飛躍。

馬先生感到鳳梅的道白需要做些潤飾和對唸白技巧的掌握。為此特意傳授了京劇抑、揚、頓、挫的道白方法,在保持中州語音的前提下,加強道白的韻律感,有助於展示人物情緒,呈現人物的身份和氣度。

馬先生以服飾考究,扮相整潔、大方、美觀而著稱京劇界。這不僅體現在他的扮戲方面,而且貫穿在他的全部藝術創作中,形成“馬派”藝術的美學原理。馬先生親自為鳳梅設計行頭,從色彩、圖案、款式到材料的質地都一一過問,並幫助制訂。他要求鳳梅扮戲保持三白:衣領白、水袖白、高底白。還到後臺為鳳梅化妝,指出諸葛亮的印堂紅必須用太陽紅打好,要紅中透亮,亮中含美,顯示出人物的儒雅風采。又教鳳梅如何戴八卦巾,他說:“諸葛亮在軍帳中八卦巾的的飄帶可在身後,而到了鳳鳴山一場,飄帶應系在頭部右耳邊,既好看又有環境感。鳳梅至今仍保持著恩師的遺風,總是以最佳的裝束和扮相,充分表現出所飾演的角色形象。

馬先生特別欣賞越調《收姜維》所描寫的諸葛亮具有歷史感、真實性、人情味和現實意義。馬先生說,京劇傳統戲《天水關》表現得就較為簡單、膚淺。雖然同是歌頌諸葛亮“舉賢不避仇”的政治家氣度,而《收姜維》中的諸葛亮更善於做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描寫得深刻感人,恰到好處。鳳梅演得準,演得深,對我也有很大啟發,京劇應該向地方劇種學習。他鼓勵鳳梅要永不滿足,精益求精,使自己達到一個新的藝術高度。

回顧當年恩師的教誨,鳳梅感觸很深。馬先生時常強調藝術貴在創新,要因時而變,適應廣大觀眾的需求。

1966年12月16日,“文革”初期馬連良先生含恨而死。打倒“四人幫”後,馬先生的冤案得到平反,申鳳梅親到北京參加了馬先生的骨灰安葬儀式,並多次看望陳慧璉師母,為其寄藥治病。陳師母見到鳳梅激動地說:“鳳梅不忘師徒之情,對我多方照顧,如今藝術上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先生有知,也會笑慰九泉。”

申鳳梅拜師求學而不圖虛名,使她大獲教益。馬先生那柔潤動聽的聲音、巧俏自如的唱腔、飄逸瀟灑的表演以及嚴整潔淨的颱風,對鳳梅的藝術道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馬連良先生教徒心誠,用心血澆灌出鮮豔之花,結出豐碩之果,表現出老藝術家培養藝術人才的高度責任感。名師高徒,情深似海,早已傳為劇壇佳話。

原載中國戲曲學院院刊《戲曲藝術》1995年第4期

(注:該文已收入《三百年戲曲史話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