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板塊:迎來高成長時節點

智慧城市板塊:迎來高成長時節點

金百臨諮詢 秦洪

本週A股市場出現了震盪中重心有所企穩的態勢,從而給存量熱錢提供了運作主題投資的底氣。受益於日前在深圳舉力的2018(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的題材刺激,揉合了大數據、視頻監控、人工智能等諸多產業的智慧城市板塊出現了明顯的活躍態勢。銀江股份、數字政通、新智認知等個股均有底部重心抬升的趨勢。

發展模式改變 成長動能充足

截至目前,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包括76%以上的地級城市和32%的縣級市,總計大約500座城市已經明確提出正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由此可見,這是一個新的產業風口,也醞釀著極大的產業投資機會。因此,不僅是中國平安、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知名企業在積極佔位,而且銀江股份、數字政通、新智認知、易華錄等相關領域的龍頭上市公司也在加大布局力度,希望能夠把握智慧城市發展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不過,從媒體所披露的相關信息來看,現在的智慧城市可以講是一個碎片化的發展階段,不同的領域、不同的產業、不同的智慧要素在各自的方向發展。銀江股份、易華錄等相關上市公司內部大多都有成熟的智慧城市業務部,但一個企業的一個產品的智慧不等於是智慧城市。與此同時,目前各級地方政府熱衷的智慧城市,在他們眼裡,更多強調政府辦公系統的運轉,這當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數據開放,提高政府的效率。但是,目前主要侷限在政府大數據應用、視頻監控、城市道路交通等領域。即便在這些領域,大多也是各細分領域各自為戰,並未形成統一有效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

不過,這一狀況在未來有望得到根本性的改變。一方面是因為認知的提升。隨著智慧城市項目的推進以及技術應用的進一步成熟,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開始認識到政府所謂的智慧城市治理系統只是智慧城市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服務應該是面向社會和社區,面向C端用戶的。而政府通過PPP的方式來購買需要的服務就可以了,這既為市場化提供了充分的收益空間,也大大降低了政府的投入。由此可見,智慧城市的產業空間正在不斷拓展,從政府應用領域拓展至社會、社區以及整個C端領域。而且,智慧城市的發展模式也有望變革,由政府招標走向政府購買,如此就賦予智慧城市發展新的動能。另一方面則是技術的提升,主要是5G進入商用週期臨近,從而給智慧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力度。

步入高成長時節點

面對智慧城市建設如此巨大的產業蛋糕,各領域的產業巨頭紛紛湧入,且介入的相關領域均有著各自傳統業務優勢的烙印。比如中國平安的智慧城市建設以“智慧、智理、智效”為理念核心,依託智能認知、人工智能、區塊鏈和雲科技四大核心技術,構建了包括智慧政務、生活、交通、醫療、環保、教育、財政、安防、城建、扶貧等業務體系,均是與社會民生息息相關、與平安主業緊密結合的服務領域。而騰訊則依靠自身的大數據資源優勢,基於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地鐵雲、公交雲、機場雲、航空運、物流雲等行業雲,同時在每個行業領域挖掘更多共性的應用場景,針對不同場景推出精準營銷、數據分析等出行方案,助力交通領域實現智能化轉型。

由此可見,智慧城市建設需要物聯網、數據傳輸等技術的支撐。正因為如此,業內人士認為智慧城市建設在未來一兩年內有望步入到高成長節點。主要是因為5G漸漸進入商用,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有望成為現實。那麼,基於物聯網、5G網絡的無人智駛、AI人工智能等領域會陸續出現重磅產品,進而對智慧城市業務發展提供了支撐點。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設步入高速成長的週期,從而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了豐厚的業績增量。

故在操作中可關注:一是大數據採集、儲存為業務核心的個股。比如東方國信、光環新網等。二是在城市交通領域擁有強大的數據收集能力、能夠提供一系列、全方位解決方案的相關上市公司可重點跟蹤,如佳都科技、千方科技等。三是在政務領域,擁有強大的先發優勢的個股,比如銀江股份、易華錄等。另外,在智慧醫療、智慧財政等領域擁有強大競爭優勢的中國平安也可積極跟蹤。

智慧城市板塊:迎來高成長時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