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第一份工作多久換的?80後3年半、95後僅7個月……

第一份工作,70後4年才換,80後3年半,95後……

“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會換,80後是3年半,90後為19個月,95後更是僅僅7個月就選擇辭職。”

你的第一份工作多久換的?80後3年半、95後僅7個月……

——全球職場人士社交平臺領英發布的“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報告稱,不同年代的人平均在職時間呈現出代際遞減的趨勢。

關於辭職這件事,我們和幾個辭職的年輕人聊了聊。

小D今年6月從中國海洋大學畢業,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書店做專員。但是不到一個星期就閃辭了,這讓他的朋友們沒有想到。

“工作無趣,每天坐著沒事做,有一種退休養老的感覺,而且收入低到在青島過不下去。”對於下一份工作,他想先回家鄉再做打算。

薪資問題也是許娜辭職的原因。今年7月初來到北京找工作的她無疑是幸運的,在同齡人還在海投簡歷忙著四處面試的時候,她卻在面試的第一天就定下了一家保險公司的工作。

但僅僅四天之後,她就和幾個一起入職的朋友辭職了。原因是“工作太累而且收入太低,不夠養活自己”。談到未來的工作,許娜很樂觀,她覺得北京那麼大,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有人說,辭職一般是兩種原因,要麼錢沒給夠,要麼人受委屈了。從網友的反饋來看,也有人是既受了委屈,錢還沒給夠,也難怪年輕人會選擇辭職

你的第一份工作多久換的?80後3年半、95後僅7個月……

有人覺得,是現在的年輕人不能吃苦了,但是被人懟了回去“不是不能吃苦,但關鍵是沒錢還讓人吃苦?

你的第一份工作多久換的?80後3年半、95後僅7個月……

“給多少錢幹多少活嘛,總不能既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最後還說是年輕人吃不了苦。”這種觀點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當然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頻繁辭職是因為對自身優勢和興趣瞭解不足,對行業也缺乏認識。結果就是一窩蜂湧向某幾個行業。

這在數據中也有體現:80後畢業時最熱門的行業為互聯網和工業自動化,集中吸納的畢業生還不足1/5。而對於95後來說,最熱門的行業是互聯網和金融,這兩大行業吸納了超過1/3的95後畢業生。

你的第一份工作多久換的?80後3年半、95後僅7個月……

換句話說,第一份工作的行業選擇呈現出顯著的集中化的趨勢。因此,大家要擦亮眼睛,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避免盲目擇業。

樂國磊是哈爾濱理工大學2018年的本科畢業生。他告訴記者,自己畢業之前就辭職過一次。“負責人說可以通過實習轉正,但是要求幹滿六個月,感覺不靠譜就辭職了。”

他辭職的原因是因為前面還有秋招可以選擇,不想放棄這個機會。回到學校後參加了計算機培訓,現在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做一名程序員,成功地實現跨專業就業。

像樂國磊一樣跨專業就業的年輕人不是少數。領英數據顯示,第一份工作的專業對口比例呈現出隨代際遞減的趨勢,70後當年的專業對口比例超過40%,而超過7成的95後畢業生第一份工作與所學專業無關。

你的第一份工作多久換的?80後3年半、95後僅7個月……

對於專業不對口的趨勢,領英中國人力資源負責人張競義認為:“就業市場開始更加需要複合型人才,企業也往往更看重人才的‘軟性技能’而並非專業技能。這讓畢業生在就業時選擇空間也更大。另外90/95後也有著更多可能性,樂於嘗試新鮮事物而不被專業所限。”

除此之外,這樣的趨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學校教育與就業市場之間的落差。由於缺乏對於行業、職業和具體企業的實際瞭解,學生對於第一份工作往往期待過高,入職後對於工作內容和工作節奏都無法適應,從而出現失落和迷茫的情緒。

之所以可以隨時辭職,歸根結底是年輕人沒有那麼多負擔,他們有更多的的選擇。

就像前一段時間很火的話。“不要罵年輕人,他們隨時會辭職的,但是可以罵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孩子的。”

你的第一份工作多久換的?80後3年半、95後僅7個月……

但其實哪個中年人曾經不是意氣風發想走就走的年輕人呢……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做好職業規劃,找到願意長期做下去的工作最重要。

對於就業,張競義建議,“職業發展並非直線,職業生涯的成功也沒有一條統一適用的路徑。無論第一份工作如何起步,最重要的是在職場初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和心態,並能保持學習,拓展全球化的視野和行業知識、積累技能和人脈資源。這些職場軟實力都是日後職業生涯更好更快發展的堅實基礎。”

關於年輕人頻繁辭職這件事,

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