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腹地的著名小镇,唯一被称为列宁市,真的不愧当年七里坪

七里坪镇位于红安县的北部山区,位于大别山南麓,河南和湖北的交界地带。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湖北省定重点镇、红色旅游名镇。

七里坪镇,向南距离红安县县城23千米,距离省会武汉120千米,向东南距离麻城市60千米,距离黄冈150千米,向西距离大悟县70千米。北距离新县县城35千米。

大别山腹地的著名小镇,唯一被称为列宁市,真的不愧当年七里坪

全镇面积362平方千米,辖6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9.8万人。县内与华家河镇、城关镇、火连畈茶场以及杏花乡接壤。北边与河南信阳市新县的箭厂河乡、陈店乡、郭家河乡和卡房乡接壤,西北与大悟县黄站镇接壤,东边与麻城市的顺河镇接壤。

七里坪镇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全国仅次于井冈山的第二大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同时也是诞生了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的主力部队。

大别山腹地的著名小镇,唯一被称为列宁市,真的不愧当年七里坪

全镇走出了郑位三、秦基伟、徐深吉等143位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故乡。从大革命时期,一直到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许多革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等,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1927年11月,中共黄(安)麻(城)特委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领导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起义部队在七里坪誓师,经过激烈的战斗攻克了黄安县城。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根据地中心七里坪镇改名为“列宁市”,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大别山腹地的著名小镇,唯一被称为列宁市,真的不愧当年七里坪

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七里坪宣告建立,总指挥是徐向前。也是中国大革命时期,唯一在中国命名为“列宁市”的地方。在中国革命史上,七里坪镇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革命时期,七里坪镇里面有红四方面军的指挥部旧址,七里坪革命法庭、列宁市经济公社、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鄂豫皖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

大别山腹地的著名小镇,唯一被称为列宁市,真的不愧当年七里坪

还有中西药局以及基本军民生活必需品商店等。中西药局是由私人开设的药店改办的,主要是供应红军各医院和市场需要的药品。西药从武汉购进,中药购买一部分,采集一部分。日常所需应有尽有,极大地满足变去人民的生活需要。

当年大革命时期,根据地的经济公社既发行边区纸币,又做生意。1931年银行和经济公社分开。边区的银行,还专门发行边区纸币、铜币和银币;经济公社改名为合作社,专门做生意。

大别山腹地的著名小镇,唯一被称为列宁市,真的不愧当年七里坪

而所有的革命遗迹,以及苏维埃时期军政机关的原貌,都在七里坪镇的长胜街。保存了国内保存最完美的古代徽派建筑之一。目前所有的革命遗迹都得了很好地保护。保存了当年一切苏维埃时期的建筑原貌。

七里坪镇是中国革命历史著名老区,革命遗址遗迹极为丰富。1988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2年载入全国历史名镇史册,而长胜街又是革命文物最为集中的一条街。

大别山腹地的著名小镇,唯一被称为列宁市,真的不愧当年七里坪

1958年3月12日,四老之一的董必武同志回到家乡。在视察革命老区七里坪镇时,颇有感慨挥毫赋诗:“残垒犹存旧战痕,义军根据地传名,而今建设能跃进,不愧当年七里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