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激情燃烧的岁月(十六)——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

难忘激情燃烧的岁月

——记我的军旅生涯

季庭彪文

(十六)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

[参加了部队党委的“整党建党”工作组]

1968年冬,时任国防部长的林彪下达了一道“冬季征兵”和“服役期满的老兵退役”的命令。这道命令解决了由于文化大革命原因,造成部队兵源不进不出的状况。新兵服役了,老兵就得退役,老兵退役的动员工作已经开始,1964年前的老兵全部被例为退役对象。

1969元旦,机关干部科的高科长找我谈话,明确告诉我,组织上决定我留队提干,让我安心服役并作好提干体检的准备。同时宣布我参加部队党委的“整党建党”工作组进行培养锻炼。当初“整党建党”主要落实毛主席关于1968年10月16日“吐故纳新”的这一最新最高指示。

难忘激情燃烧的岁月(十六)——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

(作者当年在部队阅读过的《毛主席论人民战争》书籍)

第二天,由机关管理科长董胜利带队,我跟着他一起前往沈家湾岛的守备八连搞“整党建党”工作。我们到了连队首先和战士们同吃同住,然后分别找班排长及战士谈话,了解连队干部和党支部的情况。我们也可参加连队党支部会议,同时把战士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连队党支部,并对个别干部提出了批评和希望。连队的正副连长,指导员对我们也十分尊重,连队的重要活动都主动向我们汇报。

难忘激情燃烧的岁月(十六)——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

(作者当年参加部队“整党建党”工作组进驻沈家湾岛守备八连的地理位置图)

我第一次参加“整党建党”工作组,也是第一次跟着董科长以上级机关的身份检查指导基层连队工作。开始感到很不自然,好在我和这些连队领导比较熟悉,相处也比较融洽,所以开展工作还比较顺利。

部队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势如破竹的文化大革命很快影响到军营。当年,部队无论是出操、开会、还是吃饭,首先要唱毛主席语录歌和呼喊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及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的祝词。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最为可笑的,就是当年部队受到社会上极左思潮的影响竟将古今中外军队的例队口令从“向右看齐”改为“向左看齐”,弄得大家十分别扭,结果自然是行不通。守备八连也曾存在这个问题,在这次“整党建党”工作中得到了及时纠正。

……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上级党委交给我们的“整党建党”的工作任务,我们便从沈家湾岛返回了大洋山岛部队机关。后来,董胜利科长负责“整党建党”工作总结汇报,而我则带领全排战士投入了紧张的冬训工作。

……

[留队提干的风波]

1969年3月2日“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已经打响,然而3月4号退役名单全部公布,为此,许多老战士就忙于离队的准备工作。有的购买当地土特产,也有的托人添置当时相当流行的樟木箱;还有的已经穿上了自行改装的“四个口袋”的干部服,个别的换上便装与昔日相好的女青年约会话别。

此时此刻,我面对几年来朝夕相处的老乡、老战友将要离我而去,我的内心产生了阵阵的伤感。于是我频频与大家合影,交换照片、互留通信地址,还和几个知交去大岙镇聚餐……。

还有三天的时间,退役老兵就要离队了。然而,谁也没想到正当我与退役老兵惜别之际,机关董胜利科长突然把我叫到他办公室。董科长给我倒上了一杯水,他低着头,语气十分沉重地对我说:中央军委又有新规定,亲属正在被例为审查对象的战士一律退役不能提干。有关你的问题,上级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因你父亲属“敌性内处”故无法挽留,批复刚下来,只得临时通知你。

董科长又补充说:你是党员同志要正确对待去留问题,更要经得住任何考验,留部队是干革命,回到地方也是干革命。并安慰我说:部队孙建昌老首长,已与他的老战友你家乡崇明县武装部长联系过了,将把你作为特殊情况给予照顾安置,同时派我陪同你回崇明专门处理你的安置问题。(注:其间部队王参谋长的夫人郭大嫂也为我退役安置问题出谋划策,她曾求助她正在北京工作的老同学让我复员去北京工作。因我考虑到人生地不熟,还是决定回老家崇明岛。)

真是一场噩梦。就这样在强调政治的年代里,只因我父亲所谓的“政治问题”而将我的命运在一瞬间被彻底改变了。我曾经的梦想,从军、当官、做将军,报效国家,报效父老乡亲,想不到美梦随之彻底破灭了。

【注】:后来我才知道,在这之前,远在北京参加中央军委团以上干部学习班的洋山部队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的王晓云首长,特为我的去留问题专门作了“同意季庭彪同志留队提干”的批示,为此还闹出了笑话。据当初递补我名额而留队提干的老乡施正鹏(后以正营职复员到崇明县公交公司任公司工会主席)回忆说:在王晓云政委从北京返回部队后的一次干部大会上,关于谈到党的政策时,他大声地举例说,党的政策是有成份论,但不唯成份论。家庭出生是不能选择的,但走革命的道路是可以选择的。尽管情况复杂,但我们还不是照样把季庭彪同志提为排长了吗?当时王政委的一席话,引起了在场者的哄堂大笑。

……

无可奈何花落去。别无选择,我自己认为这是上苍对我的安排,我只能听天由命了。从当时时髦的话来说: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

……

[挥泪告别]

1969年3月7日一早,我强忍苦楚的心情,到我曾经站岗的地方,曾经躺在小山坡遐想的地方,并围绕礼堂、水库、操场和机关营房转了一圈。在我内心呼唤着:再见了,军营!

“好儿女志在四方!”“祝老战友一路平安!”的标语和口号声同时出现在营房和码头。“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的歌声响彻云霄……。

欢送队伍中有部队首长,有各连代表,还有当年军民联防及文革的共同战斗中结下深厚友谊的洋山人民。

队伍中出现了一些骚动,有的与首长和欢送者握手道别,也有的互换通信地址……。 而我则和前来送行的女民兵排长小罗细谈惜别之情。

使我感动的是,当她得知我退役消息后,竟用一天一夜的时间,一针一线地在我军用挎包上绣上了红五星八一军徽,和“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及“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八个小字。

难忘激情燃烧的岁月(十六)——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

(当年洋山岛女民兵排长小罗姑娘在作者军用挎包上绣上了红五星八一军徽,和“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及“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八个小字。)

那天,小罗深情地对我说:你是我们心目中的偶像,你是一个真正的军人,只要你坚持不懈奋斗,一定会前途无量。到时候你可别忘掉我这个小岛上的妹子……。

她的一席话,使我潸然泪下。几年来,小罗姑娘确实待我不薄,她不仅经常帮我缝洗衣被,还多次帮我购买洋山土特产寄回我的老家崇明。军民联防那阵子,我们一起执勤、一起训练,还一起同台演出过小歌舞“洗衣歌”。

最令我难忘的,在我生病的那年,把我请到她家,由她亲自烧上一桌丰盛的海鲜菜肴,并“赶”走了父母弟妹,单独陪我吃饭聊天。

这一切,似乎就在眼前,我岂能无情无义。我面对她的深情表白,我紧紧地握住她的手说:请放心,人走情还在,我一定会来看你的。(注:想不到两年后她出海帮父亲修补鱼网时突遇超强台风而随船葬海。噩耗如晴天霹雳,我曾几次面对东南方向哭得死去活来。)

汽笛声接二连三,欢送的锣鼓声一阵高过一阵,令人烦恼和不安。我强打精神,紧了紧背包带,我缓步走向登陆艇。小艇离开了码头,码头上欢送的人群不停地挥手和呼唤着,艇上的老兵也向岸上的人群挥手或敬礼。

此时我也挥泪呼喊着:亲爱的洋山岛,亲爱的首长,亲爱的战友,再见了!远远地还隐隐约约看到没有散尽的人群仍在不断地挥手,小罗姑娘手里的那条红方巾还在不停地挥舞着……

面对这感人的场面,我默默地发誓:我将永远记住这鱼水般的军民情和那手足般的战友兄弟情。

一日着戎装,终生怀军旅。洋山啊,我的军营,我的第二故乡!我将永远怀念你!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是战士,我将去迎接新的战斗!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待续)

季庭彪,男,中共党员,复员军人。曾任央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支部生活》通讯员。曾在上海各大报刊发表过二百多篇新闻、通讯、散文。现已退休,定居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