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嚏、鼻子癢、眼睛癢……過敏季又來了,這些防敏招數你知道嗎?

喷嚏、鼻子痒、眼睛痒……过敏季又来了,这些防敏招数你知道吗?

“啊啾”、“啊啾”...

北京的天兒剛涼快下來,惱人的過敏季就來了。很多人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就眼睛癢、鼻癢、噴嚏、流鼻涕、鼻堵、咳嗽、憋氣、喘息,很是遭罪。

每年的8月下旬一直到10月,北京各醫院的過敏性鼻炎、結膜炎、過敏性哮喘、各種過敏性皮膚疾病等患者也接踵而至。

喷嚏、鼻子痒、眼睛痒……过敏季又来了,这些防敏招数你知道吗?

據瞭解,全世界有20-40%的人口被過敏問題困擾,被列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原來,過敏性疾病發病率在北美、歐洲、澳洲、亞太經濟發達地區,呈逐年增高趨勢。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很多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過敏性疾病患病人群也開始增多。

以世界平均過敏性疾病發病率計算,中國過敏性疾病患者當以億計!

秋季過敏到底怎麼回事?怎麼預防?怎麼治療?

今天,健康北京請來了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秘書長、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尹佳來帶大家認識過敏。

尹佳

變態反應科主任

秋天沒有花,也會花粉過敏?

很多患者對”花粉“一詞都有誤解,覺得花粉只有花才有,沒有花的季節或到沒有花的地方就沒有花粉了。

其實,臨床上導致花粉過敏的過敏原主要來自於樹或雜草的花粉。

在60年前,以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葉世泰教授為首的研究人員就發現,臨床上有一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的病情發作有明顯的季節性,通過野外調查和體內激發試驗證實,罪魁禍首竟是野生蒿和綠草。

喷嚏、鼻子痒、眼睛痒……过敏季又来了,这些防敏招数你知道吗?

這些植物在北京、河北、內蒙古、東北、山西等地都很常見,甚至有些老百姓家裡房頂上都有,尹佳介紹,“這種植物自古以來就生長在這些地方,而且生命力極強,城郊、山區、河溝、路旁和荒地都能生長。”

平時大家以為花粉很多的桃花等鮮花的花粉數量是很少的、還比較黏、顆粒也重,需要藉助蜜蜂等才能幫助其傳播。而蒿屬類植物等雜草的花粉,像麵粉一樣裸露在外,風一吹就能傳播很遠。在多風乾燥的天氣空氣中花粉濃度高,病人症狀較重,而陰雨潮溼的天氣花粉濃度低,病人症狀較輕。

所以,晴天颳風時,花粉過敏的患者還是儘量少出門。

青壯年是花粉過敏集中人群

花粉過敏的高峰年齡集中在青壯年時期。尹佳說,花粉症的發病高峰年齡在15-45歲的青壯年階段。5歲以下的兒童,因為花粉造成過敏性鼻炎的並不多,五十歲後的新發病例也比較少。“3歲以下的兒童更容易出現食物過敏和溼疹,但很少發生吸入性過敏。小兒食物過敏比吸入過敏更常見的原因是小兒消化系統免疫屏障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屏障完善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尹佳說。

喷嚏、鼻子痒、眼睛痒……过敏季又来了,这些防敏招数你知道吗?

花粉過敏並非一蹴而就。“致敏本身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對花粉過敏,人們也至少需要經過1-2個花粉季節以上才會過敏,所以(很少有)五歲以下兒童發生花粉過敏比較少,最小的花粉症患兒可以在3歲時發病。出遊時,如果吃的是平時沒吃過、沒接觸過的東西,一般也不會過敏,需要反覆刺激才會出現過敏反應。”尹佳說。

目前,過敏原特異性免疫治療是阻止過敏性疾病自然進程唯一有效的方法。

而只有通過過敏原篩查檢測,查清楚到底是哪種過敏原引起的過敏反應,才能特異性對因治療。

對於查清過敏原的方法,最直接有效的就是用過敏原製劑。

醫生通過過敏原製劑查找到過敏原後,再將其按劑量由少到多,分多次注入患者皮下,就能夠使患者對該過敏原產生耐受力,一般經過1年~2年這種脫敏治療後會起效,整體療程要經過3年~5年才能保證基本不復發。

喷嚏、鼻子痒、眼睛痒……过敏季又来了,这些防敏招数你知道吗?

皮膚點刺試驗是在手臂上直接滴一些過敏原製劑,每滴0.1毫升,間隔1.5釐米,然後用特殊的針輕刺讓液體浸潤的皮膚,不能刺出血,觀測是否出現風團和紅暈來判斷過敏源。

如果有過敏性鼻炎,如何預防發作?

尹佳介紹,對於一些有過敏病史尤其是對花粉過敏的患者,可以在花粉季開始前一週就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這種激素見效較慢,等到花粉滿天飛時,藥物剛好起效。

目前,也有些醫院會將花粉阻隔劑做成小藥膏,塗抹在鼻腔黏膜中,相當於戴了一個口罩,效果也不錯。

很多人對於鼻噴激素的小誤解

有些患者一聽是激素就很牴觸,其實這種藥在國內外對患有鼻炎的兒童進行過實驗,連續噴數月都沒有發現明顯副作用,所以花粉季節連續使用3個月是安全的。

防過敏要從娃娃抓起

對於過敏的初級預防,能做的就是“從娃娃抓起”。雖然過敏不是遺傳性疾病,但一般來說,父母有一方患有過敏性疾病的,子女患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約為30%,父母雙方都患有過敏性疾病的,子女患過敏性疾病的可能則高達50%以上。

喷嚏、鼻子痒、眼睛痒……过敏季又来了,这些防敏招数你知道吗?

因此,易感人群的孩子出生後要多接觸大自然,可以和寵物一起長大,家中要少用消毒液等,成長過程中還要儘量避免頻繁使用抗生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