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行業如何去產能之深度分析暨汾渭平原調研總結

【青蛙化工頭條】焦炭專題:

導語:焦炭價格在未來一兩年將總體上易漲難跌。

焦炭行業如何去產能之深度分析暨汾渭平原調研總結

本文來自中信期貨微資訊,作者曾寧黑色團隊,更多精彩文章請登錄m.mindcherish.com,或下載"撲克財經"app

一、焦化行業如何去產能?

(一)山西省焦化行業簡介

根據山西省發改委的數據,山西省已建成焦炭產能共14487萬噸,位居全國首位。其中獨立焦化產能12907萬噸,鋼焦配套產能1580萬噸。焦化主體企業共86戶,均為規模以上企業。其中,獨立焦化企業70戶、鋼焦配套企業16戶(含4戶已停產企業);中央國資企業3戶、地方國資企業13戶,民營企業70戶。

山西全省焦炭產能1.45億噸,2017實際焦炭產量只有8383萬噸左右,產能利用率僅57.8%,低於全國水平。

焦炭行業如何去產能之深度分析暨汾渭平原調研總結

(二)4.3米焦爐到底淘汰多少?

從焦化工藝角度來看,焦爐發展的方向是大型化,其中主焦爐炭化室高度和炭化室容積是衡量焦爐大小的重要指標。按炭化室高度,焦爐爐型分4.3米焦爐、5.5米焦爐、6米焦爐,7米焦爐等。大型焦爐自動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節約資源也更環保。根據《焦化行業准入標準(2014修訂)》,要求頂裝焦爐炭化室高度≥6米、容積≥38.5立方米;搗固焦爐炭化室高度≥5.5米、搗固煤餅體積≥35立方米。

焦炭行業如何去產能之深度分析暨汾渭平原調研總結

根據山西省發改委的數據,山西省已建成炭化室高度5.5米以上大機焦產能3717萬噸,佔比26%;炭化室高度4.3米普通機焦產能9516萬噸,佔比66%;熱回收焦產能1254萬噸,佔比8%。最近市場間熱議4.3米焦爐將逐漸淘汰,但具體怎麼執行,還都沒有明確。

焦炭行業如何去產能之深度分析暨汾渭平原調研總結

梳理國家、山西省相關政策文件發現:根據生態環境部2018年8月初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提出河北、山西省全面啟動炭化室高度在4.3米及以下、運行壽命超過10年的焦爐淘汰工作,但是沒有明確具體的淘汰要求和淘汰時間表。根據山西省經信委、山西省環保廳2017年10月共同印發《山西省焦化行業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工作方案》,提出力爭到2020年底前,炭化室高度5.5米以上大型焦化項目產能佔比達到50%以上,如果以此文件,也就是說4.3米及以下焦爐佔50%,而現在4.3米焦爐佔比在66%,到2020年將有16%的4.3米焦爐被淘汰,涉及產能2318萬噸。

從調研企業來看,無論是大型焦化企業,還是中小型焦化企業,都不同程度擁有4.3米焦爐,只是所佔比例不同。據調研企業反應,山西省4.3米焦爐大部分爐齡都已超過10年,如果全部淘汰,涉及的產能數量較大,且這部分4.3米焦爐投產時,工信部批准的年限為30年,如果執行起來,涉及企業眾多,可能會有些難度。

另外,不同焦企對淘汰4.3米焦爐心態反應不同,中小焦化企業主體設備為4.3米焦爐,企業負責人表示,如果真的執行淘汰,他們將損失較大,所以只能等待政府出臺執行細則。而大型焦化企業,自身裝備較好,4.3焦爐在企業總產能中的佔比較小,且都上了環保項目,據企業負責人表示,即使執行4.3米焦爐淘汰,對企業影響也較小,且先進產能淘汰落後產能,有利於焦化行業的轉型升級。

(三)“以鋼定焦”政策如何實施?

跟據國務院2018年7月3日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首次提出重點區域加大獨立焦化企業淘汰力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實施“以鋼定焦”,力爭2020年煉焦產能與鋼鐵產能比達到0.4左右。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2018年7月29日印發的《山西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山西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市落實國家“以鋼定焦”的總體要求,山西4市主要是太原、陽泉、長治、晉城。根據生態環境部印發2018年8月初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要求河北、山東、河南省要按照2020年底前煉焦產能與鋼鐵產能比達到0.4左右的目標,制定“以鋼定焦”方案,加大獨立焦化企業淘汰力度。

從公佈的政策文件來看,實施“以鋼定焦”的地區主要是是京津冀及周邊、山西省4市(屬於京津冀周邊)、山東省、河北省、河南省。全國其他區域未做明確說明。

根據山西省4市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2017年,太原、陽泉、長治、晉城4市焦炭總產量1713.4萬噸,生鐵總產量1597.2萬噸,焦炭產量與生鐵產量的比例遠超40%,如果真按照“以鋼定焦”執行,焦炭產量將減少較多,特別是長治市,而長治本身又是煤炭資源大市,預計“以鋼定焦”的政策執行會有難度,而且,山西省發改委、山西省經信委2018年1月聯合印發的《山西省焦化產業佈局意見》,僅長治市,產業園規劃焦化產能就2000萬噸,其中潞城市 1000萬噸以上,屯留縣500萬噸以上,襄垣縣500萬噸以上,明顯超出“以鋼定焦”範圍。

由於各地沒有公佈具體的焦化鋼鐵產能,根據各省市統計局公佈焦炭、生鐵產量數據,2017年,山東省焦炭產量3934萬噸,生鐵產量6666萬噸,焦鋼比0.59,河南省焦炭產量2382萬噸,生鐵產量2747萬噸,焦鋼比0.87,京津冀及周邊焦炭產量11928萬噸,焦鋼比0.54,而河北省焦炭產量4763萬噸,生鐵產量17964萬噸,焦鋼比0.27,已經小於“以鋼定焦”0.4的要求。如果真按照“以鋼定焦”的焦鋼比0.4,山東、河南的焦化去產能壓力較大,但具體執行情況,還需等待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細則,焦炭企業認為執行起來有一定難度,需要合理統籌規劃。

焦炭行業如何去產能之深度分析暨汾渭平原調研總結

焦炭行業如何去產能之深度分析暨汾渭平原調研總結

(四)環保手段促進整合

一直以來,焦化企業是工業企業中的汙染大戶,其汙染物主要是含塵廢氣和廢水。焦化行業的限產,主要也是因為部分企業無法達到環保要求,被迫降低生產負荷。

現階段,焦化行業執行的環保標準為國家生態環境部2012年10月1日實施的《煉焦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2012)。根據該標準內的嚴格程度,又分《大氣汙染物排放限值》、《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其中大氣汙染物排放限值自2015年1月1日執行,這也是對大多數焦化企業的最低環保要求,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是指根據環境保護工作的要求,在國土開發密度較高、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或水環境容量較小、生態環境脆弱,容易發生嚴重水汙染問題而需要採取特別保護措施的地區,應嚴格控制企業的汙染物排放行為,執行特別排放標準限值,執行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地域範圍、時間,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

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2018年7月29日印發的《山西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山西省焦化行業分步實施特別排放限值改造,2018年10月1日前完成40%的焦化企業改造,2019年10月1日前現有焦化企業全部完成改造。

焦炭行業如何去產能之深度分析暨汾渭平原調研總結

焦炭行業如何去產能之深度分析暨汾渭平原調研總結

焦炭行業如何去產能之深度分析暨汾渭平原調研總結

從調研情況來看,幾家大型焦化企業表示能夠達到特別排放標準,因為焦化企業自2016年以來,生產利潤情況焦化,為了在焦化行業長久生存,伴隨著環保的升級,企業把這兩年的盈利投入到環保項目中;而部分中小焦化企業負責人則表示,企業還不能完全達到特別排放標準,基本是環保趨嚴就限產,環保放鬆就生產,也考慮新上環保設施項目,但由於所需投資較大,還需要根據企業情況綜合決定。

(五)產能退出與新增並舉

根據山西省發改委、山西省經信委2018年1月聯合印發的《山西省焦化產業佈局意見》,為加快推進山西省焦化產業技術裝備升級和上下游產業鏈集聚發展,計劃用5-10年時間,打造6個五百萬噸級和6個千萬噸級重點焦化產業園區。重點分佈情況為:呂梁市3個、長治市3個、臨汾市3個、晉中市2個、運城市1個,其中長治市郊區和臨汾市堯都區現有焦化產能向重點園區轉移。

焦炭行業如何去產能之深度分析暨汾渭平原調研總結

園區新建企業主體裝備要求常規焦爐炭化室高度≥6米,焦爐生產規模≥100萬噸。園區現有企業和新建企業嚴格執行《煉焦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16171-2012)中的新建企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濃度限值要求。太原、陽泉、長治、晉城、臨汾、晉中“4+2”城市轄區所有焦化企業,焦爐煙囪排放均按《煉焦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2012)中特別排放限值(顆粒物15mg/m3、二氧化硫30mg/m3、氮氧化物150mg/m3)執行。

根據調研,部分企業表示已經在園區內新建產線,僅孝義市就有三家企業共1500萬噸新產能計劃在園區建設,均為6.25米大型焦爐,環保項目全部投入,並採用幹熄焦,有的焦爐已在烘爐,最早將於2018年10月份出焦。另據一位企業負責人表示,山西省新建產能近2000萬噸,這部分產能會在2019-2020年陸續釋放。因此推斷,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是焦化行業落後產能退出,先進產能逐步釋放的過程。

因此,我們根據文件測算,到2020年將有16%的4.3米焦爐被淘汰,涉及產能2318萬噸,而2020年前新增產能也達到2000萬噸,從未來3年的總的實際產能來看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真正可能影響實際產能較大的是江蘇省退出焦化產能的政策。

(六)江蘇省焦化產能退出的影響

根據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2018年8月7日共同印發的《關於加快全省化工鋼鐵煤炭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強化煉焦行業的整治工作,有效降低全省鋼鐵行業綜合能耗水平。2018年底前,沿江地區和環太湖地區獨立焦化企業全部關停,其他地區獨立煉焦企業2020年前全部退出。2020年底前,除沿海地區外鋼焦聯合企業實現全部外購焦(5000m3以上的特大型高爐鍊鋼企業可保留與之配套的2臺7米以上焦爐)。徐州市要在2020年底前對現有11家煉焦企業實施關停、搬遷、改造、提高整合成2-3家綜合性焦化企業,壓減50%的煉焦產能。如果以此政策執行,到2020年,江蘇省焦化產能保留僅為徐州、部分沿海、以及大型鋼焦聯合企業焦化廠。

根據Mysteel《中國焦化地圖冊》的數據以及近期Mysteel的解讀,江蘇省焦化產能為2736萬噸,一旦嚴格執行相關產業升級退出政策,江蘇省獨立焦化產能截止2020年將只保留徐州部分焦化產能在700萬噸左右,將退出1000萬噸產能;鋼廠自備焦化方面將最後保留200萬噸左右產能,預計退出800萬噸左右,因此江蘇省預計將退出1800萬噸焦化產能,保留900萬噸左右,江蘇地區焦化產能的大幅退出對焦化行業的供給衝擊很大。

二、焦化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一)環保限產執行情況

據瞭解,今年以來,環保執行力度比往年要大,企業表示以前的環保檢查有時還會走走過場,但是現在的環保檢查人員直接盯著焦爐出焦,如有冒煙嚴重,就算環保不達標。現在企業對於環保檢查也不再抱有僥倖心理,也相信環保以後肯定還是會嚴格執行下去。

但就調研情況來看,雖然環保執行力度較往年有所加強,但由於8月份整體空氣質量較好,環保限產的比例不是太大。中大型焦化企業本身環保設備較好,前期有上環保項目,能夠達到環保要求,本次受環保限產影響較小,小型焦化企業則表示還不能完全達到特別排放標準,在環保限產時受影響較大。總體來看,由於8月20日之前企業自查以及環保投入較大,在本輪環保督查過程中並沒有進一步大幅加強限產,後續的環保執行情況,環保限產對焦炭供給的實際影響情況如何,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確認。

焦炭行業如何去產能之深度分析暨汾渭平原調研總結

(二)環保投入情況

據瞭解,為達到環保要求,焦化企業需要新上的環保項目主要有煤場大棚、脫硫脫硝、汙水處理、幹熄焦等,其中煤場大棚主要用於控制原料運輸過程的粉塵,單個投資在2000多萬,如果企業同時有原煤和精煤,或是原料堆場分散,就需要建設多個煤廠大棚;脫硫脫硝主要用於控制處理焦爐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投資在7000萬左右,建成後的操作運行成本在20-30元/噸;汙水處理項目主要用來處理焦化所產生的工業廢水,投資也在幾千萬;幹熄焦是採用惰性氣體將紅焦降溫冷卻的熄焦方式,不僅可以提高焦炭質量,也可以減少熄焦過程的汙染,一套幹熄焦設備所需投資在1億以上。

根據調研,不同規模企業對待環保投入的態度明顯不同。由於環保所需投入成本較高,中小焦化廠受自身經營成本影響,在投資時存在擔憂,一方面擔心政策的連貫可執行性,另一方面擔憂所投入資金的可回收性,所以選擇短平快的環保投入項目,主要考慮短期的可生產性。而大型焦化廠,由於自身資金充裕,產能體量較大,在進行環保投入時,考慮較為長遠,環保項目不僅包含脫硫脫硝,也考慮逐步上幹熄焦。

(三)焦煤原料情況

國家煤礦安監局8月17日發佈《國家煤礦安監局關於開展煤礦安全生產督查的通知》,對山西、內蒙古、雲南、四川、安徽、江西、陝西、重慶、貴州、河北、湖南、河南等12個產煤省(區)各級人民政府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和部分重點地區、重點煤礦企業開展安全督查,督查時間為2018年8月20日至9月20日。加之近期的環保高壓,導致大部分環保不達標的獨立洗煤廠關停,根據中國煤炭交易中心的提供的數據,運城、晉中、臨汾等地洗煤廠環保不達標的全部斷電停產,目前呂梁洗煤廠多數也處於關停狀態,該地區獨立洗煤廠關停率普遍在60%以上,部分區域關停率甚至達到了90%左右。

相比於獨立洗煤廠,煤礦洗煤廠受影響較小,獨立洗煤廠主要是對煤炭進行分選,除去原煤中的礦物雜質,煉焦煤洗煤廠主要生產低灰分精煤,供煉焦使用,作為煤礦與焦化廠的中間加工環節,佔比不是太大。獨立洗煤廠關停後,焦煤的採購向煤礦傾斜,加之山西汽運限行,甚至造成煤礦等車拉煤的現象。洗煤廠的關停對焦化廠的原料供應有一定影響,總體來說,近期焦煤供應受到一些影響,但還沒有影響到焦化廠的正常生產需求。

從調研情況來看,焦化企業原料庫存情況還可以,大型焦化企業很多有自己的洗煤廠,由於自身洗煤廠能力無法滿足焦爐對原料的需求,庫存短缺時,一般也不從獨立洗煤廠購買,而是直接從煤礦洗煤廠購買,主要原因在於煤礦洗煤廠生產能力大,且質量穩定可靠,獨立洗煤廠往往比較分散,產量也較小,無法滿足大型焦化廠的原料供應,而小型焦化企業受洗煤廠關停的影響較大。

(四)焦化廠庫存及銷售情況

從調研情況來看,無論是大型焦化企業還是中小型焦化企業,近期銷售情況均很好,基本是供不應求,據調研企業反應,下游鋼廠鋼廠客戶的庫存也較低,且鋼廠利潤情況好,對焦企的幾輪提漲接受程度較好,焦企看到鋼廠庫存降低,便積極提漲,港口方面,根據Mysteel統計的港口數據,主要港口庫存持續上升,本週主要港口庫存332萬噸,較上週上漲10萬噸,貿易商囤貨明顯。另一方面,焦企利潤較高,在利潤高銷售好的情況下,多生產就是多盈利,均積極組織生產。

焦炭行業如何去產能之深度分析暨汾渭平原調研總結

焦炭行業如何去產能之深度分析暨汾渭平原調研總結

三、調研結論與展望

(一)政策總結:

1)目前來看,4.3米焦爐仍然佔比較大,特別是山西省,4.3米焦爐佔比66%,如果短期內全部退出,對焦化行業供給影響較大,從政策來看,4.3米焦爐淘汰將是逐步淘汰的過程,而非“一刀切”式的短期淘汰,即以大型焦爐先進產能替代落後產能。

2)伴隨著環保標準及要求的提高,特別是“特別排放”的實施,符合環保要求的大型焦化企業將進一步發展壯大,而環保不達標的小型焦化企業將逐步退出市場,焦化行業將完成產業的升級,行業的集中度也將逐步提高。

3)“以鋼定焦”實施主要是京津冀及周邊、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區。如果嚴格執行,山東、河南焦化產能受影響較大,但實施細則有待於進一步明確。

(二) 調研結論及反饋

8月20日以來的環保督查對大型焦企開工影響有限,僅小型焦企受環保限產較多,限產比例在30%左右,環保督查對焦炭總供給量影響不大。伴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焦化企業對環保項目投入的逐漸增多,脫硫脫硝、煤焦大棚、幹熄焦等項目緊張上馬,大型焦化企業積極新建6米以上大型焦爐並且環保項目全部投入,同時淘汰4.3米焦爐。

(三) 價格走勢判斷

短期走勢:

焦化廠無庫存、銷售情況良好,下游鋼廠庫存較低,對焦企提漲接受較好,焦炭供給偏緊,焦炭現貨價格仍可能進一步上漲,但港口庫存處於高位,貿易商囤貨較多,亦存在拋貨壓力,焦炭期價在兌現環保預期後,環保邊際限產增強的空間較小,在經歷過去一個多月連續拉漲之後,短期內面臨調整壓力,將進入震盪調整期。

長期走勢:長期來看,焦化行業去產能和行業整合的大背景是比較明確的,焦炭的供應整體上呈偏緊態勢,焦炭價格在未來一兩年將總體上易漲難跌。焦化行業將逐步淘汰落後產能,產能雖有淘汰,但新建產能會在2019-2020年左右陸續釋放,但政策具體如何實施還是有很大不確定性,退出產能和新增產能可能同步進行,也可能存在階段性的供需錯配,供需的錯配將是影響焦炭價格大幅波動的最主要因素。來源:曾寧黑色團隊

看化工頭條,就上青蛙化工(Qwchem.cn)!

查化工價格,就上馬化工(Mahuagong.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