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這兩類人將逐漸失去編制!

這兩類人將失去編制

事業單位改革!這兩類人將逐漸失去編制!

事業單位改革已經拉開帷幕,首先要改變的就是醫療和教育這兩個最重要的領域,涉及八百多萬公立醫院編制人員,二百三十多萬的高校在編人員,佔全國事業編人數的三分之一。

今後高校和公立醫院會取消事業編制,但保留事業單位的性質,在全部取消事業單位的編制後,未來高校和公立醫院將實行全員合同聘用制,讓事業單位真正成為幹事業的地方。

改革後事業編分三類

根據中央下發的《關於事業單位分類的意見》,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

事業單位的改革是根據不同事業單位的工作屬性重新進行一次劃分,以進一步提高這些單位的工作效率。

其中公益類事業單位又根據職能不同細分為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各級、各地區事業單位均按照這個統一的標準和依據劃分類別,不存在層級和地區差異。

01、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改革!這兩類人將逐漸失去編制!

舉例來說,這類事業單位包括:由於行政機構限額不足,被迫作為事業單位存在的事業局,如很多縣區的教育局、文體局都是事業局,持有事業單位法人登記證書並使用事業編制;各類行政執法隊伍如路政執法大隊、城市管理執法隊等;各類監督管理隊伍如環境保護監察中心等;由法律授權或政府機關委託承擔行政職能的,如特種資源管理辦公室等。

這類事業單位逐步將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後期將會被劃分到公務員序列中,這類事業單位中的一小部分人員後期可以轉為公務員編制,畢竟公務員行政編制才更適合運用行政職權。

02、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主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以營利為目的;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不屬於政府必須提供的公益服務範圍;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能夠且應當通過市場獲得的。

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後期應該會逐步轉為企業管理,而原有職工也會轉為簽訂勞動合同管理,而不再是原有的事業單位聘用合同。

03、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

指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或為機關行使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細分為公益一類、公益二類。

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包括:高等和職業教育機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技術推廣服務機構、電臺電視臺、需要扶持的文藝院團、公證機構等。

改革後,只有這類單位繼續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將實行管辦分離,強化公益屬性,應該可以說這三類事業單位中公益性事業單位人員受到的影響是最小的。

事業單位改革難點

目前,事業單位改革存在範圍廣、難度大、影響多的特點,不是簡單的減人、減機構、甩包袱。

牽扯事業單位前途和命運和改革有兩項:

事業單位改革!這兩類人將逐漸失去編制!

一項是2019年3月前全國省市縣要求全面完成的新一輪機構改革中,涉及到職能劃轉的事業單位,這主要是和政府機構改革相關,是隨著政府行政機關職能劃轉,而隨之改變。

另一項改革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試點也有近10年的時間了。

到目前為止,2017年《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方案》基本確定,大原則和方向也確定了,大多數地區完成了各地轄區內事業單位分類基礎工作。

除一些因職能劃分不清而暫不分類的單位之外,其它事業單位是歸行政類、生產經營類、公益一類、公益二類,都非常清楚,也經過幾上幾下,得到上級機構編制部門所屬的事業單位管理局的核準。

高校和縣級以上公立醫院目前在試點保留事業單位屬性,取消事業編制。在2020年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全部到位,因行業改革,目前部分事業單位已經改革完成。

報考需注意

事業單位目前的改革並不像人們所認為的僅僅是取消事業單位編制那麼簡單,還會有其他各個方面的改革,涉及到的範圍也會比較寬泛。因此大家在報考事業單位的時候務必要弄清楚所報職位的屬性,最好選擇那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具有行政屬性的事業單位,這兩者的工作穩定性要相比其他事業單位高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