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勝地滕州篇之龍泉塔(一)

旅遊勝地滕州篇之龍泉塔(一)

在上一篇推文中小編大致介紹了自己的家鄉山東滕州,其中也提到了關於滕州龍泉塔的故事。今天小編就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滕州龍泉塔的前世今生。

龍泉塔是古滕八景之一。矗立在滕州城東郊,荊河西岸。每當斜陽西照,霞光萬道,波水漣漪與塔影遠山相映生輝,極為奇麗壯觀,被古人命名為"塔影高標"。(又稱"浮屠峙玉")

旅遊勝地滕州篇之龍泉塔(一)

而關於龍泉塔的命名更是頗為講究。據史書記載:"又大泉水,時漂民居,故建塔以鎮之,龍泉之名蓋亦有自雲"。塔名的由來可能與水有關。

而另一種說法則是一則引人入勝的故事。相傳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全國,他傲視天下,以為自己的政績空前絕後,就突發奇想,在高山之巔舉行盛大的祭天儀式。於是就有了歷史上秦始皇東巡,帶文武百官登泰山封禪的故事。據史書記載,這是泰山上舉行的第一次帝王封禪大典。秦始皇傲視著天地萬物,說:“孤王乃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的第一個皇帝,你們將永遠臣服於我,保我江山千秋萬代!”哪知道,話音剛落,只見天地間忽然風起雲湧,遮天蔽日,剛才還陽光燦爛,眨眼間就宛如黑夜了。眾人大驚失色,不知道是什麼徵兆。正惶恐中,只見西南方向有一道紫色的電光,突然沖天而起,直插雲霄。說來也怪,這紫光竟把滿天黑沉沉的雲氣一分為二,向兩邊退去,待到烏雲退盡天光再現,文武百官已驚得瑟瑟發抖,說不出話來。

秦始皇驚問:“各位愛卿,這是何徵兆?”丞相李斯小心翼翼地說:“啟稟皇上,這紫光乃是王者之氣,他日必有帝王之爭呀!”秦始皇一聽,氣得臉色煞白,說:“這還了得,孤王命你親自帶領巫師速速破解!”


李斯領命之後,直奔西南而去,等來到紫光之地,正是進入了我們滕州的地界,站在了荊河的西畔。這李斯有過人之處,看出腳下是塊寶地,多年來這裡地靈人傑,如今的紫光正預示這裡將出現一位顛覆秦國江山的人物。於是李斯命工匠就地設壇鍊金,七七四十九天之後鑄出了一柄寒光閃閃的寶劍,取名為龍泉劍。他讓巫師持劍作法,在紫氣靈光閃現的月圓之夜,將龍泉劍插入地脈之中,因為在這地脈裡,有一塊石頭,億萬年來吸收日月精華,已成為一塊靈石。只要把寶劍插在靈石上,就可以鎮住王者之氣。

作法的時候正是圓月東昇,巫師手持龍泉劍,口中唸唸有詞,月亮越升越高,銀色的月光灑滿荊水河畔。這時,奇蹟出現了,只見原本黑沉沉的土地上,竟發出一層淡淡的紫色的光芒,漸漸地那紫光往一處會合起來。眾人知道,是時候了,巫師持劍向紫光的中心刺過去,只聽“鐺”的一聲,地下像有什麼金石之物反彈上來,再刺一劍,還是沒能刺進去,這巫師身上的汗就刷地下來了。一不做二不休,他索性豁出去了,咬緊牙關,運足了全力,猛地一劍插下去……只聽見“喀嚓”一聲,這一劍正插在了地脈靈石之中,那“喀嚓”的聲音正是把地脈靈石給刺碎了。剎那之間地動山搖,荊水滔滔,原本平坦空曠的河巖就猛地升高了,地下像有什麼東西噴薄欲出。這時祭壇倒了,眾人都逃了。只見一團耀眼的紫色的光團向西南飛去了。李斯心想:這可糟了,這反而打通了地脈,倒助了滕州的一臂之力了。唉!看來這是天意,以後再想控制可就難了。

不久,我們滕州果然出了一位傑出的人物叔孫通,他幫助劉邦在沛縣起兵,並且在公元前206年順利地攻入了咸陽,秦朝滅亡了。

從此以後,我們滕州更加強盛起來,真是處處有靈氣,輩輩有人才,人們在當年設壇作法的地方建起了龍泉寺。到了唐元合年間,有人在寶劍插入的地方建起了龍泉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