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事企与农村养老金差距大吗?每月能领多少?

城镇的养老保险是由个人和工作单位共同承担的,退休之后可以领到几千元,农村的养老保险,是由集体和政府共同缴纳的,不缴纳养老保险的的村民也会有每月几十元的基础养老金。

城市事企与农村养老金差距大吗?每月能领多少?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是要求户口在农村的村民每年缴纳一部分钱,从100元至2000元,每一百元一个档,根据档级的不同,集体和政府都会有三十元的补贴,如果村民缴纳十五年,六十岁之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

城市事企与农村养老金差距大吗?每月能领多少?

关于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对于城镇的人来说,是比较认同的,但是在农村的认同程度就不是很高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达,尤其是人老了之后必然会有疾病,养老压力会越来越大,这时候才有很多人意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

城市事企与农村养老金差距大吗?每月能领多少?

以辽宁和山东为例,颁布了满六十岁养老保险可以一次性补齐的政策,补缴的越多,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如果次性补缴9万元的养老保险,那么一个月可以领到1200元养老金。

但是这还是与事企单位的养老保险差别太大。

阅读理解技巧——把握材料的内在逻辑

事业单位的申论考试,很多考生会发现我们还会遇到大篇幅的材料,在诸多文字信息中,我们需要通过审题读材料,进行标记性阅读从而提取有效信息,但是总会有一些要点关键词会无意识丢掉、表述错误,或所提炼要点精准性不够,最终导致丢分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一种比较好的破解方法就是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注重把握材料的内在逻辑逻辑关系。

对于大篇幅的材料,会出现诸多复杂的信息,想要排除干扰信息,保证所提取的要点的精准性,重点需要明确要点的阐述路径和阐述方式,以及要点出现的关键位置。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申论材料会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话题进行阐述,通过这个核心主题话题进行框架的树立,在进行填血加肉,而中心主题话题的框架即为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包括着总分、并列、转折、递进、因果关系。正是由于这些逻辑的框架的串并,才将这些语言文字得以联结,使得文段意思得以表达,形成现在的篇幅材料,而我们的要点就要依托这些逻辑关系进行梳理,确定位置,通过关键词阅读等方式进行提取。

一、总分关系一般标志要点的层级。同时,除了具体要点内部书写之外,整道题目的所有要点间关系寻找也与它有关,比如若是再有其他要点,就需要判断是与A并列,还是与A1或A2并列,这样就能以此来确定自己所找到的要点是否要进行书写,以及要具体写哪些内容与关键性信息。

二、并列、递进关系一般前为要点后必是,反之亦然。针对作答对象,若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通过阅读明确其中之一是要点,与之并列、递进的其他内容亦必然是要点,做并列书写;但如果明确其中之一必然不是要点,与之并列、递进的其他内容也一定不是要点,可用作排除干扰信息,不做书写。另若是递进关系之下的要点,在进行大要点表述的过程中,这些小关键词要按照递进的顺序来进行。

三、转折关系之下的要点,转折词后面是命题人表达的重点,根据所给定字数来判断具体书写内容,但转折前的内容也不可忽略。

四、因果关系之下的要点,要去仔细审题,深刻剖析题目要求,明确内容要点是写因还是写果或是全部都要,进行准确把握进行关键词书写。

通过审题,明确方向,回到材料中找点,准确梳理要点间的逻辑关系,结合着对于材料内容的把握,尽心关键词书写,能够找到题目设问中所要求找寻的答案,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整理答案,准确作答。

1.将数字1、2、3、4、5、6填入标号为1、2、3、4、5、6的6个方格,已知有三个数对应的格子序号和本身不相同,问共有多少种情况?

A.20 B.32 C.40 D.42

2.某领导要把20项相同任务分配给三个下属,每个下属至少分得三项任务,则共有( )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A.28 B.36 C.54 D.78

3.将20个相同的小球放入编号分别为1,2,3,4的四个盒子中,要求每个盒子中的球数不少于它的编号数,则共有多少种放法?

A.340 B.286 C.446 D.364

4.10个相同的玩具分给4个小朋友,任意分,分完为止,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A.84 B.286 C.364 D.512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先从6个数中选出三个序号和本身不相同的数有C(3,6)种;再将这三个数进行错位重排有2种情况。根据乘法原理可得满足条件的共有C(3,6)×2=40种。

2.【答案】D。每个下属先分两项任务,那剩余任务为20-3×2=14项。利用插空法,14项任务形成13个空,故分配方式有C(2,13)=78种。

3.【答案】B。先选出6个球,分别在1-4号盒子里放0,1,2,3个球,则将本题转化为“将14个相同的小球分为4堆,每堆至少一个”,运用隔板法,即为C(3,13)=286。

4.【答案】B。此题可以转换为先从4个小朋友中的每个人借一个相同的玩具,玩具数是10+4=14个,再分配时需要把借的4个玩具还回去,保证每个小朋友至少分1个,根据隔板模型本题转化为“将14个相同的玩具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至少一个”,即为C(3,13)=286,选择B。

工程问题一直是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部分的一个重要考点,而其中的交替合作类型题目更是高频考点之一。但是最近几年的考试当中,出现了具有负效率的交替合作问题,相对于单人工程问题难度不大,合作问题可与特值法结合,而交替合作问题对于考生而言十分陌生,碰到这种类型,往往感觉无从入手,中公教育老师就关于交替合作和广大考生交流下。

交替合作问题:交替合作问题与合作问题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在“交替”两个字,合作效率为各部分效率的加和;交替合作,也叫轮流工作,顾名思义即是每个人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流进行工作。

解决交替合作问题关键:

(1)由已知条件,确定三个基本数据:周期内任务量,周期峰值,周期数;

(2)预留周期峰值,求出整周期数;任务余量的具体处理;

(3)根据题目问法,计算出所求量的具体值。

例:现有一口深20米的井,有一只青蛙坐落于井底,青蛙每次跳的高度为5米,由于井壁比较光滑,青蛙每跳5米下滑3米,这只青蛙跳几次能跳出此井?

观察题型特征:向上跳和下滑为方向相反,每次向上跳5米为单位量,下滑3米,重复反复的跳最终跳出井即是循环完成总任务,故有方向相反的单位量,循环完成总任务,这么研究青蛙向上跳5米,接下来下滑3米,这个过程看作一个周期即周期为1次,在这个周期内总共向上跳了2米(即为周期内任务量),同时向上跳的最大高度为5米(即为周期峰值)。由于青蛙最后一定是在向上跳时跳出井的,同时为了更快的跳出,为了保证最后无论剩余多少都能保证一次跳出,所以预留最大高度5米。

即8次,8个整周期后剩余的高度为20-2*8=4米,再需要1次,所以总共需要9次即可。

例1、有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丙三根水管,其中甲、乙为进水管,丙为出水管。单开甲管需15 小时注满空水池,单开乙管需10 小时注满空水池,单开丙池需9 小时把满池的水放完,现按甲、乙、丙的顺序轮流开,每次1 小时,问几小时才能注满空水池?

A.47 B.38 C.50 D.46

【答案】 B

【解析】典型的关于交替合作的问题,题目体现出已知工作总量一定和两人工作时间,可以设特值,假设总的工作量为90,则甲的工作效率为6,乙的工作效率为9,丙的工作效率为-10,所以1个周期持续的时间为3天,一个周期可以完成总的工作量为6+9-10=5,此时预留周期峰值,即最大效率6+9=15,所以(90-15)÷5=15,就代表共需要15个周期,对应15×3=45天,之后剩下15的工作量需要甲先做1天,乙再工作1天就可以完成,故答案为B。

在考试中负效率交替合作的问题如何应对,只要把负效率题干中周期内任务量,周期峰值,周期数这三个基本数据确定,即可顺利求解,望各位考生多加练习,拿下这一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