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奶售价低迷,中国圣牧预计半年亏损11亿

日前,国内最大的有机奶生产商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圣牧”)发布盈利警告,其2018年上半年预期亏损11亿元,净利同比下降幅度达184%。

在盈利预警中,中国圣牧给出了2017年亏损时的类似原因:原奶行业不景气、下游液态奶制品销售收入下滑以及应收账款拨备增加。

原料奶售价低迷,中国圣牧预计半年亏损11亿

中国圣牧持续亏损

中国圣牧在沙漠地区拥有有机奶源基地,是多家乳企的有机奶源供应方。2012年,中国圣牧推出了圣牧品牌的液态奶,业务开始向下游终端市场延伸。到2014年,中国圣牧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当年实现营收21.32亿元人民币,此后两年营收保持稳定增长,依次为31亿元、34.67亿元。

中国圣牧的利润下滑最初发生在2016年,当年其盈利下滑了13.06%。彼时,中国圣牧表示,净利润大幅降低主要是非有机奶牛生物资产公平值调整亏损且应收贸易款项拨备大幅增加所致。到了2017年,公司业绩继续大幅滑坡,营收27.07亿元,同比下降21.9%;净利-9.86亿元,同比下降244.8%。这是中国圣牧创立8年后首次出现亏损。就液奶板块而言,2017年由于在终端市场实施高端、高价值的“稳价”战略,同时加大对经销商、分销商扶持力度,其整体液奶销售收入则由2016年的21.06亿元下降至14.28亿元,降幅达32.2%。由于液奶收入已占圣牧整体收入的52.7%,因此该业务板块对圣牧整体业绩的拖累作用也更加明显。

2018年,中国圣牧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根据中国圣牧日前发布的盈利警告,2018年上半年预期亏损11亿元,净利同比下降幅度达184%。

原料奶售价低迷,中国圣牧预计半年亏损11亿

对于亏损原因,中国圣牧在公告中称,为应对原料奶的市场需求疲软而控制公司奶牛数量、原料奶价格降幅较大等因素的影响,2018年中期期间集团生物资产公平值减销售费用的变动亏损约9亿元。

受国内乳品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自有品牌液态奶产品销量同比降幅较大,加上原料奶的平均价格相对上年同期亦降幅较大,导致集团毛利相对上年同期降幅较大。此外,公司今年上半年公司计提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减值拨备达约5亿元。

原料奶企业纷纷“自救”

中国圣牧由蒙牛前财务总监姚同山于2009年10月创办。2016年1月,大北农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邵根伙控股的“Nong You”以每股2.2港元、总价33.55亿港元受让中国圣牧24%股权。

此后,邵根伙分别于2017年6月、12月接替姚同山出任圣牧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职务,姚同山则继续担任公司执行董事。2018年是邵根伙执掌圣牧的第二年,从半年报盈利警告来看,其全年业绩扭亏前景并不乐观。

“中国圣牧的产品主要是原料奶的供应和圣牧全程有机奶两大品类,随着原料奶需求下降,价格降低,圣牧的原料奶溢价能力大幅度降低。”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分析认为,另一方面,中国圣牧的品牌产品盒装圣牧有机奶,上游生产成本要高于普通奶10%以上,而在终端渠道却因为不断的低价促销,折损了利润,降低了品牌的溢价能力和消费者的远期预期。

因原料奶价格下降导致业绩下滑的,不止中国圣牧一家,现代牧业、西部牧业这两家已上市的原料奶供应商也出现了亏损。其中现代牧业早在2016年就出现了净利润亏损,2017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75亿元,同比扩大31.4%;西部牧业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67亿元,同比下降602.91%。

面对严峻的行业态势,各上游乳企也在纷纷自救,或降低成本减少销售压力,或与下游乳企紧密合作巩固销路,或扩充产品品类以消耗自有原料奶产能。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原料奶企业要加强下游市场的拓展,打造一些高精端的好产品,同时要进一步压缩成本。

【南方+记者】赵兵辉

【作者】 赵兵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