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我们离杀人犯的世界,到底有多近?

滴滴:我们离杀人犯的世界,到底有多近?

3个月过去了,两位女孩用生命将一场恶战拉到了我们面前。

晴朗的5月,空姐李某被滴滴司机侵犯并杀害,随后司机自杀;热烈的8月,20岁的温州女孩赵某被顺风车司机强奸并杀害。

事情发生后,许多人借由不存在的“时光机”,在她三天前的微博下评论:“三天后不要乘坐顺风车

在她三年前的微博下评论:“三年后不要去永嘉。”

可是没有时光机,悲剧不可能退回它发生之前的样子。

一些统计数据告诉我们,滴滴平台在4年内曝出过50多起性侵案。

其中,故意杀人案2起,强奸案19起。

可以想见,那些躲在角落里,当事人没敢报案/曝光的猥亵、骚扰案例,会有多少。

这场战争的参战方很多,有商业规则,有法律严刑,有年轻女性……但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这些悲惨事件的重要一环:

边缘恶人

两起杀人案的嫌犯具备的共同特征是:无业、单身(一个未婚一个离异)、有着阴暗的童年、家庭教育缺失、社会阶层低下……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用霍老爷的话说,这是一根割无可割的韭菜。

他在社会这个赌场里输得一无所有,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所以铤而走险的概率相当高。

而流传出的滴滴司机群里的聊天记录,更是让无数女性气愤和恐惧:

“20岁懂太多了,穿得看的出来。”

“那女的最后爽了一次,以后没机会了。”

“你投诉乘客,就说乘客勾引你。”

滴滴:我们离杀人犯的世界,到底有多近?
滴滴:我们离杀人犯的世界,到底有多近?滴滴:我们离杀人犯的世界,到底有多近?

在曝光这些聊天记录的帖子下面,更有人评论:不止是这些滴滴司机真的就是这么想的,全中国大部分男人也都是这么想的。

不愿相信。

在我们的想象里,他们生活的世界,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似乎完全是两个平行世界。

杀人凶手似乎都是穷凶极恶,像《老无所依》里的Anton Chigurh一样;他们眼神凶狠,走路大摇大摆,戴大金链子,后背纹龙……

滴滴:我们离杀人犯的世界,到底有多近?

Anton Chigurh

不得不说,我们被影视作品误导的太远太深。

这些犯罪分子,本不是什么以杀人为生的黑帮大佬,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

很多时候,他们是我们身边看起来无比正常的普通人。

但他们一定有着令我们感到不适的价值观。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同学朋友都懂得尊重女性和“女士优先”,性解放多少年了,荡妇羞辱也似乎是上个世纪的遗毒,女朋友说不就是拒绝早已是常识,不家暴是好男人的起步价和底线……

但在他们这里,尊重和平等完全不存在。

他们似乎随时会一棒子打晕你,然后拖回山洞;他们还会公然以猥琐的眼光审视女性,说出类似“穿得这么骚”“走路腿分这么开肯定被多少人上过了”“胸这么大一定欲望很强”这种言论。

这些言论,在我短短20多年的人生中,听过无数次。可以说,全社会对女同胞的精神猥亵,从未停止过。

不是说有这种价值观的男性就一定会犯罪,但起码,他们跟你不会是同路人。

曾经以为,只要遵纪守法地活着,我们离犯罪分子就会很遥远,离危险很遥远。

但去年经历的一件事,却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离他们有多近。

去年夏天,我如往常一样网购了一件衣服,地址填写的是住处,接到快递电话时正在上班,便叫快递员帮忙放到平时代收快递的A小店(那时还没有普及菜鸟驿站和丰巢快递柜),快递员爽快答应了。

下班后我去小店取,发现并没有快递,致电快递员,他说在B小店,B小店我此前没去过,并不知道具体位置,根据他给出的位置去找,发现那栋楼都没有小店。

再次致电快递员,他一口咬定就在那里。我问了附近的几个路人,他们也都不清楚这个店的位置。

于是我再次打电话,此时也接近晚上8点,按理说已经是下班时间了,所以他很不耐烦,只说:“就是在那里,你自己好好找吧。”就再也不接我电话。

此时已经在附近找了半小时的我也有点生气了,于是在某宝点了签收,然后给了差评,差评里直言,快递员态度很差,且没有收到快递。

不到十分钟,刚才还拒接我电话的快递员打电话来了,气势汹汹地在电话里说:“你麻痹还敢投诉我,我告诉你,我知道你家地址,等我搞死你全家。”

我此时吓懵掉了,觉得此人不可理喻,也做好了快递拿不到的打算,挂掉电话就回家了。

回家不到半小时,听到有人在楼下大声喊我名字,一边喊一边说:“你下来啊!刚刚不是投诉我吗?我知道你所有的地址和信息!“

我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周围迅速安静下来,想必同一栋楼里的邻居都在竖起耳朵听。

后来我身边人太怕出事,下楼去又是递烟又是递饮料,赔礼道歉并同意取消差评,快递员才离开。

家人都教育我,离心胸狭隘且易走极端的人远点,宁愿蒙受点金钱上的损失,也不要跟他们硬碰硬。

我那时也理直气壮地辩解过,这是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但是说实话,当快递员在楼下气势汹汹地喊话时,我完全不敢回应,更别提下去跟他对质了。

在生命安全面前,个人权益算得了什么呢?

一些言行偏激的人,就算别人不惹他,尚且有可能危害社会;更别提已经被激怒,随时可能爆发的人了,等同于就是一个行走的炸弹。

还记得去年武昌火车站面馆老板被砍头么?因为一元钱差价和几句口角;

8月初慈溪女孩被前男友割喉;

上海的杀妻藏尸案;

江歌案;

滴滴:我们离杀人犯的世界,到底有多近?

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警示我们,有时候受害者并不需要做错任何事,都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而这些凶手,在露出他们的本来面目之前,都曾以再寻常不过的顾客、司机、朋友甚至伴侣的形象常伴在我们身边。

危险常常离我们如此之近,而我们毫无察觉。

但就算我们懂面相、会识人,不结交任何可能危险的人,不做任何可能将我们置于危险境地的事,也难逃蓄意报复社会的冷箭。

今年6月份,上海市一男子无业来沪,因生活无着报复社会,在世界外国语小学外砍死2名儿童,还有2名儿童受重伤。

今年7月份,山东淄博一中学,发生一起砍死同学案,杀人的学生称:“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

对于这些危险,我们逃得完、逃得尽吗?

活着从来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强大,而是因为运气。

每到这种时候,我就会反复想起坦克手贝吉塔的一条微博:

“生活在此时此地,千万不要再抱有和解的幻想,也不要再去奢望公平。地狱里狼藉一片,新鬼们争当帮凶帮闲。

应该做的是:多赚钱,少说话,不服气,吃好喝好,跟朋友们常聚,跟自己玩好,锻炼身体,跑步打拳,家里备好酒和药,听嘈杂的音乐,不停地写作。

学会如何开战以及相爱,随时准备冲刺。”

——the end——

滴滴:我们离杀人犯的世界,到底有多近?

——Always.

作者 | 阿庚

图片 | 网络

滴滴:我们离杀人犯的世界,到底有多近?

稿费优,有意向者请加mu-mutong

添加请备注:作者,且附带作品

扫码关注,每日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