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12岁弑母少年一个“杀人犯”标签,走向极端每人都是受害者

12岁少年弑母,一场人伦悲剧,再次刺痛所有人神经。还因为“我杀的是我母亲,学校不可能不让我上学吧?”这句话,少年贴上“冷血”“残酷”“没有人性”的各类标签。

别给12岁弑母少年一个“杀人犯”标签,走向极端每人都是受害者

每次恶性事件发生,我们太多人自然而然将矛头指向凶手,其本身没错。但这个案件,我们到底应该反思点什么?

12岁的“恶魔”,到底有怎样的心理轨迹?

事实上如果我们用心体会这个12岁少年,心理轨迹应该并不复杂:出生后,父母将其放在老家给爷爷奶奶,在最需要父母爱护的年龄,他没有感知到。等到妈妈回到身边,他亲眼看到的是妈妈宠爱着两岁的小弟弟,而对自己,可能是时常的恶语相向,甚至暴力。

对一个12岁的孩子而言,他的心理是失衡的,甚至带着满腔的仇恨,而等到母亲再一次用皮带抽打他的时候,这种仇恨可能一瞬间被激发。

我自然同情这个母亲,但今天的果,又是她们当年种下的因,这个死循环似乎套住她们家庭成员的每个人。

别给12岁弑母少年一个“杀人犯”标签,走向极端每人都是受害者

中国留守儿童有个统计数字,是6100万,只管生不管养的90后父母似乎正在成为很多家庭的常态

在中国大片农村的土地上,90后一代人,似乎正遵循这样一个看似非常合理的家庭模式:结婚,生孩子,将孩子留在老家老人带,年轻夫妻外出打工。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经不需要大叔做赘述。

在我的老家,我亲眼看到过年,年轻夫妻回乡,看到12岁儿子不成器,做妈妈的骂孩子,说白养这个儿子【很多农村父母骂孩子,根本不考虑孩子的自尊心】,12岁儿子直接顶过去:“你们养我了么?”这时候,做爸爸的跳出来,说:“你吃的,身上穿的,哪一样不是老爸寄钱回来给你买的,养你不如养个畜生。”——

我在农村,不止一次听到类似的争吵,而且,我对这种双方都完全不顾及对方感受的争吵,有一种特别的无力感。

有一个专家说:现在很多孩子,似乎生活在一座孤岛上。

别给12岁弑母少年一个“杀人犯”标签,走向极端每人都是受害者

中国孩子的孤岛化生存

这貌似仅针对留守儿童。但我看到的城市90后父母,似乎情况也没有表现到更好。我小区一个孩子,其实特别可爱,她们家是孩子父母和孩子外公外婆住一起,我时常看到的是外婆带孩子在小区玩,却几年来从来没发现孩子父母带孩子小区玩。有一次和孩子聊到这个话题,孩子外婆说:“她们哪有时间带孩子,玩手机还来不及”。

我看过一个孩子写的作文,说她很想变成手机,因为她觉得在妈妈眼中,手机比她重要。

“只管生不管养”是现代家庭一种常见病,而且纵然专家百般呼吁:但我们本身缺少对家庭的社会性干预机制。针对此种现状,只能一声叹息。

再回到这个12岁少年身上,他的未来取决于外界看他的视线

我记得自己在初中读书的时候,被老师认定为坏孩子,所以什么坏事,老师会有意无意暗示,就是我干的。所以,我好像如果不干点坏事,挺对不起这个称号的。

这个12岁的孩子犯的罪行,显然现行法律基本无能为力。现在的结果,是学校回不去,村子也回不去。因为,孩子已经被贴上“杀人犯”的标签。

如果孩子一直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下去,我几乎不敢想象孩子的未来——,很多反社会型人格的形成,除有个人偏激成分之外,也有类似受到社会群体严重歧视、偏见、冷漠等诱因。而且,这种人格一旦形成,事实上,身边的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受害者。

我试图想过,这个12岁孩子的出路:比如,如果我是孩子的父亲,我可能会举家迁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我还想过:将孩子送到类似练习体育的那种封闭式学校,接受那种可以隔绝外界信息的封闭式训练。

对目前这个孩子而言:他不是回到学校读书,而是找到一个他信服的人生导师。

同时,或许我们小小的宽容心,也能够最大可能挽救一个孩子的坠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