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爲何要「寡慾」、「知恥」、「慎獨」、堅守「中庸」的祕密

01

為何要“寡慾”?

“寡慾”是《老子》中的概念,認道教徒為人處世應該節制慾望,個人多煉要少思寡慾,才能求得長生。

《老子》雲:“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認為“咎莫大於欲得”。道教承襲並衍了道家的寡慾觀,並將欲的內容概括為“不逾乎口實五味,體無衣暖,男女偶適”;認為欲是兇害之根,欲盛則傷氣害性。因此,將無慾作為道教的戒律,如“老君二十七戒”“《妙林經》二十七戒”等,都要求道教徒摒除俗欲。

元代道士景陽子言:“人能寡慾止於安,一念澄虛在內觀。非禮非仁休妄動,自然悔吝不相干。”《抱朴子·內篇》把內修術和寡慾說相結合,認為學仙之法只是“恬愉澹泊,滌除嗜慾,內視反聽,屍居無心”而已。唐宋以後,道教內丹家更要求修道者“在物而心不染,處動而神不亂,無事而不為,無時而不寂”,達到無慾的境界。

做人為何要“寡慾”、“知恥”、“慎獨”、堅守“中庸”的秘密

02

為何要“知恥”?

中國的恥感文化可以追根溯源到儒家思想之中。大致而言,儒家的“恥”有三層意思:

第一,德治之所以有效,在於它能使民眾知恥。孔子認為,若僅以刑罰治民,民雖能免於犯罪但卻不知道犯罪行為是羞恥的;若以德治教民,民就有羞恥之心,從而自覺地有所不為,自覺地不去犯罪。道德有其底線原則,這種原則的最終實現,是靠恥辱感來完成的。

第二,孔子認為人應該言而有信,以“不信”為恥。言行不一,自食其言是非常可恥的事情,正所謂“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第三,“知恥”體現了士大夫的咀當精神。孔子把恥和國家興亡聯繫起來,認為不管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只知道自己做官領取俸祿的人,是可恥的把個人的貧賤榮辱和國家興衰存亡聯繫起來,應該以國家的無道為恥,把國家的振興看做自己的一份責任。

做人為何要“寡慾”、“知恥”、“慎獨”、堅守“中庸”的秘密

03

為何要“慎獨”

“慎獨”是中國古代儒家創造出來的獨特的自我修身方法,語出《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裡強調的“道”乃“不可須臾離”之意,是“慎獨”得以成立的理論根據。

“慎獨”指的是人們在自己獨自居處的時候,也能自覺地嚴於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違道德的慾念和行為發生,從而使道義時時刻刻伴隨自己。

能否做到“慎獨”,以及堅持“慎獨”所能達到的境界,是衡量人們能否堅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績大小的重要標準。“慎獨”作為自我修身方法,不僅在古代的道德實踐中發揮過重要作用,而且對今天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做人為何要“寡慾”、“知恥”、“慎獨”、堅守“中庸”的秘密

04

為何要堅守“中庸”?

所謂“中庸”,指的是“執中”,而執中又當求“中和”,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時的平靜情緒為“中”,表現出情緒之後經過調整而符合常理則為“和”。“中庸”的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中關聯及學習的方式(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做人的規範如“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交)”和“三達德(智、仁、勇)”等。

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中庸強調“誠”的重要,誠就是《大學》中所說的“誠意”。“誠”是人類先天的本性,而所謂“不誠無物至誠的人才能充分的發揮本性與感化人群,進而成為人類的典範。中庸之道是很難達到的完美境界。孔子說:“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