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大」在何處?

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貢獻廣州力量①

近日,廣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精神,對廣州市相關工作作動員部署。會議強調,要強化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作用,推進大灣區建設各項措施落地落實。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怎麼看?怎麼幹?與紐約灣區、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之所以被稱為“大”灣區,既在於體量之大——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800萬,均排名首位;但更在於潛力之大、前景之大——經濟增速數倍於其他灣區,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尤其是在“一國兩制”的背景下,開啟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這一史無前例的灣區模式探索。在不同的社會體制、法律制度、財稅體系乃至貨幣之下,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有不少難題待解。但反過來看,與在同一制度框架下發展的三大灣區相比,這一特點恰恰是激活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開放、包容、多元特性的土壤所在,也是國際化、全球化灣區應有的特點。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粵港澳大灣區絕不是經濟體量和城市數量的機械疊加,更不是世界上其他大灣區建設模式的簡單重複,而要走一條全新的道路。明確這一點,至關重要。

粵港澳大灣區之大,在於上升為國家戰略。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因此,要強化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作用,必須進一步提高站位、解放思想,把廣州發展放在全省、全國發展大局中去謀劃,對接好國家戰略,發揮出廣州力量。

粵港澳大灣區之大,在於要建設世界級經濟平臺。回顧過往,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當下要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同樣需要借力粵港澳大灣區的平臺效應。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為粵港澳三地整合資源,更要為世界資本流動搭建平臺。粵港澳大灣區集中了多元經濟要素。以創新為例,“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集聚了大量的科創企業、孵化器園區,也集中佈局了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東莞散裂中子源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著名學者鄭永年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最有條件與世界上其他先進經濟體的平臺競爭,既有珠三角的製造業基礎,也有香港的金融市場、澳門的旅遊業等,如果能夠有效整合起來,對國際資本將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粵港澳大灣區之大,在於要加大改革力度,形成制度現代化的樣本。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大灣區“9+2”如何有效合作?關鍵就要在體制機制改革上做文章,在制度創新、營商環境上形成突破。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落到實處就是要推動大灣區內各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補,提高區域發展協調性。比如,要依託跨區域的溝通協調機制,精準發揮各個城市優勢,如廣州的樞紐地位、深圳的創新能力、香港的金融市場等。同時,還要通過制度創新,達到三地市場互通、人員、技術、資本等要素自由流動的目的,打破不同體制機制之間的壁壘。有學者建議,大灣區可學習歐盟經驗,深入探索跨區域協調發展的經驗。歸根結底,大灣區建設並不止於物理變化,而要形成制度創新等深層次的化學反應,從大灣區建設中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帶動更大範圍制度現代化的進步。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駛上快車道。全方位認識大灣區之“大”,廣州必須進一步提高站位,才能抓住機遇、精準發力。

(張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