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遊成暑期一道亮麗風景

今年暑期旅遊市場迎來了大量學生群體,很多學生走進紅色旅遊景點,探訪偉人故里、參觀紅色文物、聆聽紅色故事,收穫了滿滿的正能量。紅色旅遊成為暑期旅遊市場的一道靚麗風景。

不久前,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打造紅色旅遊品牌,推出一批研學旅行和體驗旅遊精品線路,促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創新整合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旅遊精品,再次引發業界關注。

市場開發如火如荼

提及紅色資源的創新利用,不得不提井岡山。井岡山境內目前有11個景區,保存完好的革命遺址舊址100多處。井岡山管理局旅遊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井岡山實施了紅軍故鄉情景再現工程,全力推進一個雕塑、一場演出、一本書籍、一堂黨課、一部影視的“五個一”文化產業工程,重點推出一批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充分發揮紅色教育基地作用,讓遊客深受革命傳統教育。

劉公島景區位於山東威海,是甲午海戰決戰地,也是膠東(威海)黨性教育基地的主題板塊。該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劉公島充分依託挖掘甲午歷史文化資源,成功打造出海軍公所、甲午戰爭陳列館、歷史選擇展館、東泓炮臺等紅色教學點,面向青少年群體,形成了包括愛國主義、海洋意識、海權國防、文物遺產等內容的紅色研學產品體系,推出了小海軍、海圖騰等品牌夏令營。

近日,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教授劉高平赴河北保定紅色旅遊目的地調研。他向記者介紹當地紅色旅遊發展案例——河北保定市阜平縣的花山村。毛澤東於1948年春夏之交在此居住,居住舊址、防空洞等保存完好,當地依託紅色資源建成了幾處優質民宿,並開發紅棗、核桃等土特產品。外地遊客多了一個吃農家飯、住民宿屋、看鄉村景的好去處。

坐落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紅色旅遊景區“原子城”在暑期也迎來了大量遊客。多年來,景區一直重視文物保護工作,投入4000萬元建設了原子城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鄧稼先、王淦昌、郭永懷等老一輩科學家工作和生活過的場所都得到很好的保存。原子城紀念館更是收藏了大量珍貴文物,成為吸引遊客的寶貴資源。

體制機制亟需完善

像其他旅遊資源一樣,紅色旅遊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也面臨一些困難。

近年來,江西井岡紅色旅遊發展態勢良好,成效顯著。但是隨著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一些管理服務等方面的新問題也出現了,為此,井岡山做出了新的應對。井岡山管理局旅遊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解決旅遊管理和服務中出現的新問題,井岡山組建了景區行政執法處,深入推進景區綜合執法,全面清理茨坪城區售賣亭、戶外夜宵攤、大型戶外廣告,嚴厲打擊亂搭亂建行為;全面整頓佔道經營、超店經營、店外店及追客拉客攬客行為。

山東威海劉公島歷史文化厚重、文物建築眾多。但是對於這些資源的開發,也面臨一些困難。劉公島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紅色資源貴在傳承,關鍵在保護。歷史文物建築是歷史文化內涵的鮮活載體,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但當前產權問題制約了劉公島文物建築保護利用,無法進行長遠規劃,導致島內已經修復的歷史建築如何使用懸而未決,部分長期閒置的歷史建築無法及時修復。理順歷史建築產權關係、更好推進保護利用工作成為當務之急。

青海海北州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也提出,目前紅色旅遊資源開發難點,其一是資源轉化為產品難度較大,紅色資源的核心在於文化,需要進行挖掘提煉,不能僅進行簡單的陳列、文字說明和講解,必須體現出文化性、體驗性、趣味性和包容性;其二是很多紅色旅遊景區面臨設施老舊、展陳方式落後的問題;其三是體制機制需要進行創新,對市場不敏感,缺乏創新,比如互動和體驗缺乏高科技和新技術的融入。

劉高平認為,開發紅色旅遊主要面臨幾個問題,一是政策制度的限制,很多展館是參公事業單位,需要在相關法規政策允許的範圍內運營。二是缺乏內部動力機制,即便開發了產品、贏利了,也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再創新、再開發動力不足。三是缺乏革命文物創意活化的管理模式和人才。

加大融合創新力度

對於如何進一步推進紅色資源保護和利用,各地在實踐探索中給出了答案,業界專家學者也給出了一些建議。

青海海北州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建議,要重視講解員的培養,尤其是博物館、紀念館這樣的紅色景區,講解員的作用十分重要,她能拉近與遊客的距離,實現心與心的溝通,傳達正確的信息。要做好紅色資源與其他資源的融合,不但要與“綠色”“古色”融合,還要與工業、互聯網、商業、娛樂業進行融合。要增強遊客的體驗性和參與性,如打造實景演藝,讓遊客參與。

對未來發展,劉公島景區相關負責人提出,期待主管部門進一步規範紅色旅遊發展,整合全國紅色旅遊資源,精選紅色產品,包裝紅色線路,進行高層次推廣。

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竇文章建議,紅色旅遊保護和利用要打好“組合拳”,如“紅+綠+古”的組合、“產業+產品+項目”的組合、“招商引資+招商引智+政策”的組合。

劉高平建議,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還需要具體政策配套,比如開發革命文物的產品,是作為紀念贈品,還是作為旅遊商品,要進一步明確。如果是作為旅遊商品開發,涉及定價、銷售、利潤等,都要有具體政策規定。需要活化革命文物、打造紅色旅遊產品的監督機制,任意誇張、變形、拔高、低俗化都是不恰當的。

(記者 李志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