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6销量下滑、博越下滑、奇骏下滑……SUV的红利开始消退?

近日,不少车企先后公布了7月份的销售情况,中汽协和乘联会也都在8月8日公布了各自对7月份整体国内汽车市场的整体统计。结合乘联会数据和企业公布的数据分析后发现几个有趣的情况。

H6降了、博越降了

SUV红利逐渐消退SUV难撑“增长大局”

H6销量下滑、博越下滑、奇骏下滑……SUV的红利开始消退?

2018年7月份SUV市场销量实现64.25万辆,同比下降 6.9%。SUV的TOP20车型中,有9款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SUV销量销量冠军哈弗H66本月销量仅2.6万辆,同比下跌30.2%。排在第三位的吉利博越7月份销售19413辆,这个数字在中国品牌的SUV里不能算是低的,但和自己同期相比却下滑11.2%,但这也是博越自2017年来销量首次跌破2万辆台

传祺GS4在6月改款上市,新车在外观方面以及配置方面均有所调整,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也带动了其销量的提升,名次从6上个月的第9名提至7本月的第4名。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1.8万辆的销量却保持着31.5%的降幅。

H6销量下滑、博越下滑、奇骏下滑……SUV的红利开始消退?

而宝骏510则以的48.6%的降幅,在中国品牌SUV里占据下滑幅度最大的位置。同比下降的不只是中国品牌的SUV,就连一些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的合资产品也都在7月份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比如别克的昂克威、本田的X-RV、缤智和日产的奇骏,这四款车的同比下滑幅度都在两位数以上。其中,奇骏0.89万辆的月销量以45.5%的幅度在SUV销量第前二十中名,是合资产品的第一名。

SUV在7月份的下滑和整体市场有关:7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56.7万台,同比下降5.5%,环比下降7.1%。而市场的整体下滑既和天气炎热,看车欲望下降有关;;也和关税的调整,人们持币待购有关;还和楼市的价格和销量的增长有关。 但SUV的下滑幅度为6.9%,而轿车的下滑幅度仅为3.8%。这3.1%的差距,显示着SUV的红利已经开始逐渐消退消失。

H6销量下滑、博越下滑、奇骏下滑……SUV的红利开始消退?

SUV红利的消失退对于合资企业来说可能影响要小一些,因为他们还有不小的轿车销量来支撑局面,但SUV的销量对于中国品牌车企来说要重要得的多,这个市场的下滑就不是中国品牌的轿车所能弥补的。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7月份的轿车销量前十中,有且只有一款中国品牌车型——,帝豪。即使这个排名放宽到前二十,仍然只有帝豪一个代表中国品牌。

蔚来交付1000辆, 宝马售出近两千辆新能源

新能源车型同比增长近7成

与SUV的总体同比下滑不同,新能源在7月份保持了一个惊人的增长速度。在这一点的判断上,中汽协和乘联会的结果相近。乘联会的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7.1万辆台,同比去年增长7成,环比6月则略有下滑,但基本保持了持平的状态。

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构成中,纯电动轿车56%的增速达56%。由于低基数的促进,7月插电混动同比增速135%,近期插混较纯电动增长更强。插电混动在性能上普遍强于纯电动汽车,但其技术难度与制造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插电混动的市场份额,但.随着补贴进一步退坡,纯电动汽车的价格优势进一步降低,在纯电动技术大幅提升之前,插电混动的市场份额可能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强。

H6销量下滑、博越下滑、奇骏下滑……SUV的红利开始消退?

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7月份表现强势,7月份销售18793辆(其中包含590辆商用车),以25.6%的市场占比领先其他车企。,其中比亚迪元EV、e5、秦以及宋DM均处于销量榜前列。并且,比亚迪的7月新能源车销量首次超过其燃油车的销量。在新兴造车势力中,7月初开始交车的蔚来表现颇为亮眼,共交付1331辆。但比蔚来更值得关注的是宝马,在合资车企中,华晨宝马以1937辆的销量位居第一,而在7月销量前十的车企中,也仅有华晨宝马一家合资车企入围。在宝马的1937辆新能源销量中,宝马5系的混合动力版占到了1235辆。

H6销量下滑、博越下滑、奇骏下滑……SUV的红利开始消退?

可见,随着纯电动补贴的降低,混合动力因技术的成熟度及续航的优势会迅速接近甚至赶超纯电动的销量。而混合动力技术储备方面,合资车企显然要优于中国品牌。这一点是中国品牌汽车需要面对和重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