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府谷:“三变”改革迸发新活力

走进府谷县哈镇糜茬墕村,只见山上一片葱茏,山地苹果已经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致富产业。据村民介绍,这100多亩山地苹果属于全村集体资产,并以村民持股的形式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体化,真正使每位村民都能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

今年以来,府谷县着力培育中长效产业,坚持走开发式扶贫路子,积极推进以“三变”改革为重点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县范围内遴选出包括12个贫困村在内的32个行政村进行改革试点,并为每个贫困村投入启动资金50万元,其余每村投入资金35万元。同时,该县还积极探索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制、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林果产业、草畜结合产业、中药材种植、经营性租赁收入等多产业联动模式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积极稳妥、试点推进、规范拓展”的工作思路,今年府谷县还着力抓好“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在巩固完善基础上全面推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推进“三变”改革中,府谷县麻镇便民服务中心党支部按照“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思路,提出了“支部+新型农业主体+三变+贫困户”的创新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推进山地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海红果、大扁杏产业;坚持贫困户、流转土地农户、本村农户“三优先”原则,引导农户进入经营主体务工赚取薪酬。通过整合有效资源,强化基础保障,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等方式,盘活了农村资源,拓宽了扶贫开发新路子。加大沁州黄谷子、糜子、马铃薯以及玉米等杂粮和中药材、红葱等种植面积,稳定其它旱作小杂粮的种植,确保全中心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保持在3500吨以上。畜牧业把握适度规模,以草定畜,借助集中连片种草项目,扶持规模养殖场,羊子饲养量达到1.1万只以上,生猪饲养量稳定在5000头左右。继续扩大海红果种植面积,新增后尧湾200亩、埝墕700亩,提前谋划农产品出路,着力打造后尧湾150亩和陈庄45亩观光采摘园。

在做强主导产业的同时,麻镇便民服务中心还积极整合杏瓣、驴肉碗、小杂粮和海红果等特色产业,形成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麻镇特色发展模式。借助50万元“三变”改革启动资金,扶持壮大集体经济,解决群众增收致富难题。坚持“群众主导、长短结合、精准施策、持续增收”四项原则,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互惠共赢带动模式,把贫困群众现有土地统一规划、统一流转、统一种植、统一管理。以“6211”的分配模式联结贫困农户,让农户进园务工有薪金、土地入股有股金、产业见效有红利,多渠道帮扶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三变”改革正在成为推动麻镇乡村振兴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