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甸:「貧」與「富」,一念之間

尋甸地處雲南省東北部、昆明市北部,境內居住著漢、回、彝、苗等2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3.3萬人,佔總人口的23.6%,其中回族7.03萬人,彝族5.29萬人,苗族0.7萬人,是昆明市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

同時,尋甸是全國592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縣70%的建檔立卡人口是少數民族。因此,少數民族脫貧攻堅是尋甸整個戰略的重點。

尋甸:“貧”與“富”,一念之間

丨苗家人民喜遷新居(馬克軍 攝)

“窮山溝”VS“金窩窩”

一條條寬闊的水泥硬化路進村入戶,一幢幢二層“小別墅”拔地而起,一個個種植大棚點綴田間……近年來,發生在金所街道草海子村委會額秧村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

草海子村委會原是一個既遠離市場又缺乏發展動力的省級貧困村。地處鳳梧山南面的冷涼山區,基礎滯後,交通不便。2015年,該村委會最偏遠的純彝族村——額秧村人均有糧300公斤、人均純收入1560元。全村255戶818人,其中建檔立卡戶就有208戶716人。

“過去,群眾住的都是土木結構的老房子,道路不通,建築材料難以運進村,房屋大多年久失修成為危房,同時加之地質災害影響,安居夢成為‘空中樓閣’。”村民小組長袁東生介紹說,精準扶貧推進以來,該村共整合資金4310多萬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統規統建磚混結構安居房255套,搬遷安置255戶818人,戶均達到100平方米。同時,配套建設村民活動室、民族文化廣場等設施,實現了“窮窩窩”到宜居鄉村一步跨越。

尋甸:“貧”與“富”,一念之間

丨藍天白雲下的額秧村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在村容村貌發生鉅變的同時,村民的發展意識和精神狀態也得到顯著提高。

3年前,一家年出欄上萬頭規模的養豬場打算在額秧村落地,但村民們捨不得流轉出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最後養殖場落到了其他村組,成為帶動其他村組發展養豬產業的支柱。

2016年底,泛海公益基金援建捐贈的光伏扶貧示範項目落地額秧時,額秧村僅用一個月時間,就順利完成了127畝土地流轉工作。

該項目總投資2180萬元,總流轉土地230畝,裝機容量1.99MWp(兆瓦),併網發電後,預計光伏發電年收益約160餘萬元。同時,“棚上併網發電,棚下進行種植”,由三種支架類型組成的11個發電單元,近120座獨立大棚有近80座可以用於種植有機蔬菜、食用菌等,每年預計可創收40餘萬元。

尋甸:“貧”與“富”,一念之間

丨光伏發電項目(尋甸縣委宣傳部 供圖)

“產業扶貧入戶,群眾脫貧有路。”為了讓項目發揮最大社會和經濟效應,真正起到扶業、扶志、扶信心的作用,金所街道和村兩委積極謀劃探索“公益資產變股權、建檔立卡貧困戶變股民”的資產收益扶貧新模式,依託項目建立“公司+基層黨組織+合作社”的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把全村2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組織起來加入合作社,參與蔬菜和食用菌的種植與管理,同步實現貧困戶增收和壯大集體經濟的目標,推進“造血式”產業扶貧提質增效。

由此,一條“泛海扶貧+產業扶貧”的“1+5”扶貧模式在額秧村誕生。該模式通過光伏扶貧示範項目平臺,以“發電收益分配、土地租金、勞務創收、種植帶動和旅遊觀光”的聚合效應,帶動額秧村200戶建檔立卡貧困彝族同胞,每戶預計實現增收1萬元以上。

尋甸:“貧”與“富”,一念之間

丨光伏發電大棚下種的蘑菇

“下一步,我們還將把項目規劃為觀光農業生態園,培育成生態農業示範園、觀光農業旅遊園、綠色食品生產園以及科普教育和農業科技示範園,從而把當地彝家生態產品賣進機關、賣進企業、賣出尋甸。”金所街道黨工委書記遲金水介紹,依託逐漸完善的基礎設施、豐富的民俗文化、風景秀麗的鳳梧山,街道將把額秧村規劃建成具有獨特魅力的民俗文化旅遊鄉村,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助推群眾增收致富的品牌優勢和經濟優勢。

如今,原本致富無門的“窮山溝”已經逐步蝶變為宜居宜業的“金窩窩”。

“要我脫貧”VS“我要致富”

一本扶貧筆記、兩冊幫扶手冊、三級書記共抓、四個“百日會戰”、五大發展目標、“六個精準”發力、“七個一批”“八大工程”、九項舉措、“十心工作法”……這是尋甸扶貧工作的一段順口溜,其中的項目均已落地。這些成績離不開尋甸各級幹部群眾。

為了如期實現脫貧摘帽目標,尋甸縣成立了12個行業分指揮部和16個鄉鎮(街道)戰區指揮部,縣級領導堅持在一線攻堅抓落實。同時,縣鄉兩級堅持每週六定期召開脫貧攻堅周例會,聽取彙報、研究工作,做到工作任務一週一安排、一週一督查、一週一通報、一週一銷號。前後已召開例會29次,研究議題156項,安排工作任務384項。

尋甸:“貧”與“富”,一念之間

丨工作隊員在填寫信息

早落實、早動員、早入戶。在開展“萬人會戰”中,派駐全縣896名駐村隊員真蹲實駐,真抓實幹;著眼如何解決脫貧問題,制定出一戶一策、一戶多策等方案;實行動態管理,發現問題及時修正,不斷優化幫扶措施。

同樣是在額秧村,彝族同胞從轉變思想觀念開始,動員大批人員外出務工增收,或流轉土地發展增收產業,精準扶貧如春風細雨般滋潤著一個民族的思想解放。

“目前,全村有100多人常年在外打工,加上在附近打零工的,外出務工人員已有兩三百人。今年,全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能突破3300元,加上光伏扶貧項目等後續產業支撐,基本達到了脫貧標準。”袁東生告訴記者,“以前,大家都窮慣了。過慣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打了糧食換了酒,三五個人在街上喝夠了才回來,不會考慮未來。現在,大家都在爭先恐後搞產業、謀發展,喝酒的越來越少了。”

尋甸:“貧”與“富”,一念之間

丨額秧村民孫立生

“政府扶貧幫我們解決了住房和交通等困難,但路要靠我們自己走。”村民孫立生介紹說,現在家裡2個年輕人常年在外務工,自己在附近苗圃打工每天掙70元,加上家裡養的豬、牛、羊、雞等,每年保底收入3萬多元。他說,“靠著好的政策和自己勤勞的雙手,感覺增收致富底氣更足了。”

“要我脫貧”四個字已在額秧村及更多的尋甸村落裡變成“我要致富”。

“個別試點”挺進“全縣摘帽”

柯渡鎮丹桂村是尋甸的“名村”。

丹桂村是“紅色村”,它見證了中央紅軍巧渡金沙江的偉大壯舉、見證了中國現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

1935年4月與1936年4月,紅軍長征先後兩次經過這裡。1935年4月30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首長帶領的中央紅軍進駐柯渡,紅軍萬餘人住在了丹桂村。1936年4月7日—9日,賀龍、關嚮應率領的紅二、六軍團再次進駐柯渡丹桂村,並於4月9日進行了著名的“六甲之戰”,打退了敵人的圍追堵截。紅軍在丹桂村留下了革命火種,以燎原之勢,開創了歷史新篇章。

尋甸:“貧”與“富”,一念之間

丨丹桂村

丹桂村也是一個回漢雜居的村莊,其中回族228戶918人,漢族82戶332人。長期以來,村裡的兩個民族和睦共處,漢族尊重回族的習俗,回族幫漢族解決困難。兩個民族很好地用行動詮釋了“交往、交流、交融”。

丹桂清真寺整體建築風格以中國殿堂式為主,同時融入了伊斯蘭教文化和儒家文化。清真寺朝真殿單簷歇山頂,通面闊13.3米,通進深11米,叫拜樓高30餘米,四層,三疊重簷歇山頂,建築較為大氣。雕刻工藝精湛,朝真殿七道隔扇門上圖案種類多,雕刻的圖案惟妙惟肖。“這些工藝很多是重修時請的大理劍川白族木工來做的。”丹桂村村委會主任楊廷發說。

建築體現了融合,平時的生活也同樣如此。

尋甸:“貧”與“富”,一念之間

丨丹桂村清真寺

在精準扶貧路上,丹桂村就很好地體現了其“紅色村”的特點。作為紅色教育、歷史教育基地,近年來,丹桂村試點“村館共建”發展紅色旅遊,不斷加強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村貌改善。

“這幾年丹桂村在基礎設施、進村道路、農房建設、村莊面貌等方面變化巨大,是村民發展信心最為堅定的時候。”丹桂村委會支部書記楊廷敏告訴記者,丹桂村依託紅色旅遊資源發展旅遊服務業,鼓勵群眾通過流轉土地發展產業、外出務工等方式增加收入。

2016年末,全村實現農村經濟純收入775萬元,人均純收入達6200元,在全鎮範圍內人均純收入高於其他村委會。

以發展“村館共建”紅色旅遊為代表,丹桂村強化黨建引領和產業支撐,走合作共贏發展道路,湧現出越來越多的脫貧產業和脫貧典型。

尋甸:“貧”與“富”,一念之間

丨遠眺丹桂村

“圓夢種植花卉合作社”以種植“非洲菊”為主,目前已有9個花卉專利產品,部分鮮花銷往國外高端市場。

合作社種植鮮花面積達300多畝,每年能實現產值300多萬元,每天還能為20多位村民實現就近就地務工。

丹桂村宏達養殖場場長何奉昌是一位典型的致富帶頭人,他的養殖場養牛30多頭,豬400多頭,每年可以實現50萬—60萬元的收入。同時,他還以“分紅代養”形式,帶動附近3個村委會18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村民實現增收致富。

“建檔立卡貧困戶把戶均7000元產業扶持資金入股養殖場合作社,按照意願發展生豬養殖或肉牛養殖,除去資本金保持不變,每年還能最低保底分紅700元。”何奉昌介紹,“分紅代養”既保證了貧困戶產業幫扶資金,又能解決貧困戶發展產業經驗不足、能力不足的短板,有效實現增收。

“2017年,丹桂村全村人均收入達到了7000元以上,建檔立卡戶也達6000元以上,全部達到了脫貧標準。”丹桂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張福仙說。

尋甸:“貧”與“富”,一念之間

丨楊家小院農家樂

“產業發展了,更凝聚了各民族之間的生產互助、生活相依的兄弟之情。”柯渡鎮黨委委員李世蘭介紹說。

楊家小院農家樂的主人楊斌修是回族,他過去跑運輸、做農資產品生意,近幾年藉助紅色旅遊“村館共建”契機開起了農家樂。目前,他經營的農家樂可同時容納200人吃飯,每天可提供5間客房。“我的農家樂主要招建檔立卡貧困戶來務工,主要還是漢族多,他們在我這裡幹,收入和去城裡打工差不多,但可以照顧家庭,而且降低了生活成本。”

2017年,丹桂村榮膺“國家級文明村鎮”。

一項項脫貧舉措,一個個脫貧故事,詮釋出尋甸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生動實踐和堅強決心。目前,隨著一個個貧困村、一個個少數民族同胞走上致富路,尋甸縣精準脫貧正向“全縣摘帽”目標挺進。

尋甸:“貧”與“富”,一念之間

額秧村從“輸血”到“造血”、丹桂村何奉昌的合作社都說明,除了政策、資金、項目,觀念的力量也不容忽視。唯有貧困者從根本上轉變以往對財富、勞動、市場的觀念,方能激起主動性,改變自身困窘之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