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經紊亂生不如死,不必過度緊張,中醫治療有方,用1個好1個

網友大晶:

前幾天失眠累積,昨天早上起來的時候整個人都是顫抖的,於是給自己放假出門吃喝買,到晚上還是心跳巨快沒有好轉,被小哥哥確診為他的病友…植物性神經紊亂。喝了三袋藥心裡想的都是,我沒什麼追求了,健康就好了。然而,今天十一點起吃飽喝足下午狀態恢復…遂復學。確診了,我的病是自討苦吃… ​

植物神經紊亂生不如死,不必過度緊張,中醫治療有方,用1個好1個

網友小哲:

想不通,想不通,好久不去醫院一次,我以為我就心率低一點而已,我怎麼會植物性神經紊亂?痛苦啊,生不如死。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一種很常見的病,患者多數出現煩躁不安,焦慮抑鬱,有時候胃也不舒服,經常便秘,心悸心慌氣短,但是去醫院檢查卻檢查不出任何病症,其實遇到這種情況,就應該給自己定位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了。

今天給大家深度解析下什麼是植物神經系統紊亂:

該病是一種常見病,主要特點為大腦高級神經中樞和植物神經的功能失調,常表現為頭痛頭昏、失眠、記憶力減退以及心血管、胃腸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症狀。且因長期不愈而致情緒緊張、焦慮、抑鬱、免疫功能下降,常可併發其他疾病。

植物神經紊亂生不如死,不必過度緊張,中醫治療有方,用1個好1個

造成這個病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內因:主要有性格內向、孤僻、情緒不穩定等性格缺陷,對外界刺激耐受性差,適應環境、應付事物的能力不足等;

外因:多長期有強烈精神刺激,如家庭糾紛、戀愛挫折、事業失敗或人際關係緊張,持久的腦力、體力勞動,睡眠不足等。在外界因素長期作用下,高級神經中樞過分緊張,因而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當人們面臨各種困難時,個人易患因素、社會因素及心理問題等多重因素均可使人產生應激反應,超過神經內分泌改變而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植物神經紊亂生不如死,不必過度緊張,中醫治療有方,用1個好1個

臨床的表現:

其臨床特點首先是身體沒有明顯器質性改變,客觀的相關輔助檢查多為正常。僅以自覺症狀為主;其次病情加重或反覆,常伴隨焦慮、緊張、憂鬱等情緒變化,一般按冠心病、胃炎等器質性疾病治療常無效。多表現為:

(1)與精神易興奮相聯繫的精神易疲勞,表現為聯想回憶增多,腦力勞動率下降,體力衰弱,疲勞感等。

(2)情緒異常表現為煩躁、焦慮、情緒不穩、多慮、多疑、易怒、緊張恐懼、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等情緒症狀。

(3)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失眠、多夢、容易疲勞、精神不振、記憶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反應遲鈍等症狀。

(4)頭部不適感 多為緊張性頭痛,頭部重壓感、緊束感、頭暈麻木等。

(5)內臟功能紊亂如嘔吐、胃脹、腸鳴、便秘或腹瀉等胃腸神經症;心悸、胸悶、氣短、瀕死感等心臟神經症;女子月經不調、痛經,男子遺精、陽痿等。

(6)植物神經紊亂還可以導致兩眼憋脹,乾澀,視物模糊,面部、四肢憋脹不適,頸項後背發緊、發沉,周身發緊僵硬不適,四肢麻木、癱軟、乏力,手腳心及周身皮膚髮熱,但測量體溫正常,全身陣熱陣汗,或全身有遊走性疼痛及其他異常感覺等症狀。

植物神經紊亂生不如死,不必過度緊張,中醫治療有方,用1個好1個

1、至少具備下列四組症狀中的三項,方可診斷:衰弱症狀、興奮症狀、情緒症狀、心理症狀。

2、病程至少3個月以上,病情常有波動。休息後減輕,工作學習緊張則加重。

3、如伴有焦慮、抑鬱情緒往往是短暫的、輕微的,在整個病程中不佔主導地位。

4、排除其他疾病。應排除疲勞綜合徵、應激綜合徵、軀體疼痛、藥物中毒、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

那麼如何改善這種疾病呢?其實你做好治療和預防就可以了。

1,吃些瑞芝多糖藥食同源食物

中醫對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治療採用辯證施治的方法,將神經功能紊亂分為“腎陰虛證、腎陽虛、腎陰陽俱虛”進行論治,並取得很好的療效。另外,也有中醫臨床醫師將針灸用於神經功能紊亂的治療,並且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

瑞芝多糖提取於紫芝中,在中醫裡能夠入五經(心肝脾胃腎),也能平衡陰陽,能夠對神經系統起到很好的鎮靜作用。瑞芝多糖能夠調節血壓、血脂和血糖,還能保護血管暢通與心臟功能,修護受損之心血管與腦血管,並通過由調節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來緩解壓力,同時,瑞芝多糖能夠促進身體的腺苷成分分泌促進睡眠的褪黑素,從而從根源改善失眠。

植物神經紊亂生不如死,不必過度緊張,中醫治療有方,用1個好1個

此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可以採用中藥調理【辨證】心肺陰虛,營虛不守,衛氣不 固。 【治法】寧心安神,滋陰斂汗。 【方名】柏子仁湯。 【組成】柏子仁 15 克,黨參 15 克,白 術 10 克,姜半夏 6 克,五味子 10 克,牡蠣 20 克,麻黃根 10 克,浮小麥 15 克,紅棗 5 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劑,日服 2 次。 【出處】周明道方。但是,這個方子不是很提倡,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握好這個煎服的火候,弄不好會有反作用。

植物神經紊亂生不如死,不必過度緊張,中醫治療有方,用1個好1個

2,對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防治應當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生活不規律、情緒壓抑、過度疲勞是患植物性神經紊亂的重要誘因,因此,對於作息不規律、工作繁忙、壓力大、性格內向的人群,應特別注意預防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應該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要規律,一日3餐,不可暴飲暴食,早睡早起,不熬夜不睡懶覺,並且積極參加戶外活動,勤於鍛鍊身體。情緒低落時,應當學會宣洩,時刻保持愉悅的心情。這些都有助於增進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對預防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積極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