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策劃運營有高招!

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策劃運營有高招!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新要求,給農村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希望。如何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現代化新鄉村,從項目的營銷、策劃角度,提供幾個思路供從業者參考。

一、策劃農民參與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全社會多主體、多力量、多機制的介入與協同,這種介入與協同的結構應該是農民主體、政府主導、企業引領、科技支撐、社會參與的“五位一體”。所以從策劃角度講,如何充分挖掘、提升農村產業、挖掘鄉土文化,以調動各主體積極性,是實現多主體參與開發的關鍵。

“農民主體”就是讓廣大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而不是旁觀者和跟隨者。

要使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必須確立農民在鄉村的主體地位。要完善鄉村治理體系,賦予農民主體權利和主體責任,強化村民的自主意識和自治功能。因此,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如促進農民合作組織的健康發展、鄉村社區集體組織的完善發展,應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作為鄉村振興主體的農民,一定是“老農人”和“新農人”並存、二者相互交融和融為一體的農民,這是中國農業農村發展中人力資源變化的趨勢所在。因此,通過教育、社保、產權等體制的深化改革與“新農人”政策的完善,提升鄉村人力資源質量,優化農民主體結構,是讓農民成為鄉村振興主體的重要環節。

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策劃運營有高招!

社會參與的主要力量包括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間組織與志願者;高校與科研機構具有人才和科技的優勢,應成為社會參與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具有鄉村情懷的能人賢達是社會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力量,應予以積極鼓勵和引導。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社會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體制機制。

二、農業休閒綜合體

農業休閒綜合體是“產業模式升級、產品模式升級、土地開發模式升級”三大升級共同作用的結果。其產業鏈的擴展與構建是農業核心競爭力的物質基礎。其重點內容是綜合體內的生產與加工業轉型升級,服務業豐富發展,在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服務業緊密融合的基礎上再派生新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有效載體。

在休閒農業產業體系中,一二三產業互融互動,傳統產業和現代產業有效嫁接,文化與科技緊密融合,傳統的功能單一的農業及加工食用的農產品成為現代休閒產品的載體,發揮著引領新型消費潮流的多種功能,開闢了新市場,拓展了新的價值空間,產業價值的乘數效應十分顯著。

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策劃運營有高招!

三、挖掘鄉村文化資源

1.鄉村物質文化

鄉村物質文化是人們在長期的鄉村生活中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創造方式,及其表現的文化,既包括具體的器物,也包括這些器物的生產工藝和技術。鄉村物質文化是鄉村居民集體或個人智慧的外在顯現部分,具有直接的視覺體驗特點。包括鄉村田園景觀、鄉村建築景觀、農耕生活景觀、鄉村飲食文化、鄉村物質藝術文化等,是人們體驗鄉村旅遊的最直接的形式。

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策劃運營有高招!

2.鄉村制度文化

鄉村制度文化又稱為鄉村社會文化,它的內容豐富,是鄉村地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為維護鄉村社會穩定、社會秩序而約定俗成的倫理道德及禮儀規範,對個人參與社會活動具有規範性作用,具有可看、可觀、可參與的特點。其中很多素材都可以成為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包括鄉村節日文化、鄉村節日民俗活動、鄉村禮儀文化、鄉村權力制度文化等。

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策劃運營有高招!

3.鄉村精神文化

鄉村精神文化是指鄉村作為一個穩定的共同體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結構與情感反應模式,通常表現為鄉村居民的性格、價值觀、生存觀等。它潛存於物質文化裡,是隱性的,遊客只有通過長期的體驗才能領悟。包括村落、民居的選址佈局藝術、樸實的生活習俗、豐富的鄉村口頭藝術等。鄉村的這些精神文化資源是遊客瞭解、學習和感悟我國豐富的鄉村文化,理解體驗“俗文化”的重要資源,是吸引廣大遊客到鄉村進行旅遊休閒的重要動力。

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策劃運營有高招!

四、打造特色鄉村IP

IP的創新發展是鄉村旅遊的核心所在,推動以旅遊為槓桿的多產業聯動發展,將IP的優勢與鄉村旅遊的資源互為聯動,放大價值,提高旅遊的跨產業驅動力。一個健全的特色鄉村發展創新模式應始於準確的IP定位,打造鄉村旅遊類IP,基本包括三個層次的內容,即文化產品+深度體驗+周邊產品開發。

1.文化產品

積極打造“農業+文化”模式,從綜合體主旨概念、品牌形象出發,根據故事線開發文化產品,利用文化產品豐富故事線,形成佔領消費者心智的獨特IP,搭建與消費者產生心理認同的橋樑,用好的IP故事創建品牌與潛在顧客之間的鏈接,並不斷強化智力與情感訴求。

主要從書籍、影視節目、綜藝節目等具有強傳播性的產品出發,書籍是宣傳景區故事、塑造遊客進入景區文化內涵體驗的便捷方式,如白洋淀開發各種小人書等,電視欄目與景區合作,景區為其提供外景基地,節目則利用其龐大的收視率為景區提供宣傳。

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策劃運營有高招!

鄉村旅遊文化產品開發可以從本地特色出發,例如以當地英雄人物、古代傳說為故事線,以傳承的歌舞、儀式、技藝為角度,進行書籍、動漫、綜藝節目的開發,傳達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形成獨特IP。

2.深度體驗

體驗經濟時代,鄉村旅遊者已不再滿足於走馬觀花式的農業觀光旅遊。他們更強調參與和體驗,借參與產生互動,加深與鄉村文化的交流與溝通。鄉村旅遊經營者必須深入研究遊客的這種體驗需求,將體驗的思想融入產品設計、開發和管理過程中,以全方位提升鄉村旅遊的競爭力。

整合各種感官刺激,鄉村旅遊在開發過程中,應創造知覺體驗的感覺,即利用人體感官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開展以“色”悅人、以“聲”動人、以“味”誘人、以“情”感人的情景式體驗,並讓消費者參與其中,使其留下難忘的體驗印象;

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策劃運營有高招!

激發遊客的情感,從鄉村旅遊消費實踐來看,遊客總是關注旅遊產品與自身關係的密切程度,偏好那些能與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鳴的感性旅遊產品,親近自然、貼近人心、親情鄉愁的呼喚等,都可以成為鄉村旅遊激發遊客情感的基本訴求;

引導遊客的思維,鄉村旅遊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融為一體,具有較好的引發思考的功能,大棚蔬菜、花草樹木、昆蟲、家禽都可以告知一段自然界生物生長的經歷,這些生物奧妙能激發廣大都市人的興趣,激活其思維和探究慾望;

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策劃運營有高招!

營造參與互動的氛圍,為了強化參與的體驗性,鄉村旅遊的開發應能夠讓遊客親自參與鄉村生活、生產的某一過程,比如:自己下地採摘瓜果、上山挖野菜、甚至自己動手製作豆腐、蘑菇等,切實體驗勞動的艱辛和創造的喜悅。

3.衍生產品

目前鄉村旅遊的旅遊商品基本屬於農副產品,也就是農產品初級加工產品。鄉村旅遊的IP是在文創賦能下的特色IP產品,IP產品不僅能夠使鄉村旅遊產品告別同質化,還能夠使從業者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起到真正的旅遊扶貧富民的作用。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IP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商業模式,不能光靠情懷,打造文旅IP不要急於一夜成名,不要急於做網紅產品,從市場出發,真正考慮老百姓的需求,概念不要忽悠,產品不要忽悠,最終會有更多更好的文旅IP產品。

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策劃運營有高招!

五、經營推廣策略

鄉村旅遊產品的營銷推廣要緊緊圍繞品牌形象、獨特IP進行展開。

1.價格策略

據消費心理學的理論可知,價格是影響遊客決策的重要因素,恰當的價格策略是撬動市場、調節遊客流向以及提高收益的有力手段。

(1)靈活定價策略

依據需求價格彈性定價:對需求價格彈性係數較大的花費項目,可採取相對較低的價格吸引客源,對需求價格彈性係數較小的花費項目,需採取較高定價。

(2)旅遊淡旺季差別定價策略

(3)捆綁定價策略

對鄉村旅遊區各景點經營間的“競爭—合作”關係進行妥善處理,形成較好的互補性,實行套票(捆綁定價)制。

(4)折扣折讓策略

由於遊客對價格具有相當的敏感性,因此可根據經營情況採取恰當的價格的折扣折讓策略,來最大限度地刺激渠道商和遊客。

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策劃運營有高招!

2.渠道策略

在重要目標市場城市應設立專門的營銷機構;而在次一級的目標市場城市可與當地相關組織合作,讓其成為鄉村旅遊代理商;再次一級的目標市場可根據實際需要可派駐營銷代表。

渠道管理主要包括渠道分析、渠道策略、渠道分類和渠道推廣等內容。對各級、各類渠道成員進行精細化管理,渠道成員需要得到目的地的認證,每年都需要接受目的地的年檢,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渠道商,提高整個渠道體系的質量;保證目的地與渠道商間信息往來通道的高效通暢,可迅速地將旅遊市場變化的信息上傳下達,並在渠道體系內部實現無障礙共享;

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策劃運營有高招!

3.促銷策略

(1)媒體促銷

在媒介的選擇上,應根據鄉村旅遊開發的各個階段和市場的不同狀況,選擇恰當的媒體進行組合,以大眾媒體為主,特定媒體為輔,最終形成多類媒體、多個渠道、多種角度、網絡化的立體媒介廣告平臺。

(2)針對遊客,可採用贈送紀念品、旅遊吉祥物、優惠券、累計消費獎勵券、淡旺季套票、兌獎免費鄉村旅遊等方法,不斷地吸引新客源,鞏固老客源。

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策劃運營有高招!

4.包裝策略

鄉村旅遊產品包裝,應從遊客喜好角度出發,研究遊客心理,產品包裝在體現鄉村歷史文化、民俗風情、歷史積澱等特點的同時,還須注重研究遊客心理,適應當前市場的需求,開發遊客喜聞樂見的產品包裝效果,從而激發遊客的出行慾望與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