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千億市場,發布僅4月的Apollo小度車載系統如何實現領先

2018 年新年剛過,智能汽車、車聯網的熱情再次被政府的一份文件所點燃。在這份來自國家發改委發佈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徵求意見稿)》中提出了智能汽車發展的明確時間表:預計到 2020 年,智能汽車新車佔比達到 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市場化應用;而到 2025 年,出廠的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到 2035 年,率先建成智能汽車強國。

智能汽車千億市場,發佈僅4月的Apollo小度車載系統如何實現領先

在過去的 2017 年,車聯網的利好政策也在不斷升級。《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人工智能三年發展規劃》多個政府文件重點提及車聯網和智能汽車,這也不斷強調一個事實:一個新千億市場呼之欲出,車聯網迎來發展窗口期。

事實上,許多車企和科技企業在智能汽車領域的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徵求意見稿》提出的發展時間表。百度是國內智能汽車研發的先行者,2017 年 7月,百度扔出一顆“原子彈”,發佈了 Apollo開放平臺,並在11 月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正式發佈全球首款人車AI交互系統——Apollo小度車載系統。

車聯網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但隨著人工智能時代到來,車聯網系統如何跟汽車結合,建立全新的交互及服務方式來俘獲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80、90後一代,打造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出行,成為“用戶爭奪戰”的關鍵突破點。

智能汽車千億市場,發佈僅4月的Apollo小度車載系統如何實現領先

眾多車聯網產品中,人工智能基因最為強大的莫過於百度推出的Apollo 小度車載系統。Apollo 小度車載系統是基於DuerOS的全球首款人車AI交互系統,發佈僅4個月已與13個車企的16個汽車品牌達成合作,並與一汽、奇瑞、現代、起亞等品牌的車型實現深度融合,在2017年開始量產。百度早先推出的車聯網產品CarLife合作車企數量達到64家,目前已有33家車企的122個搭載CarLife的車型上市,其他車企的車型也在陸續量產中。

目前來看,傳統車聯網系統也能夠滿足汽車功能升級和導航、播放音樂等初級用戶需求,但從國內外車企紛紛選擇Apollo小度車載系統可以看出,由底層技術驅動的智能化升級、從車載場景的痛點出發推出的定製化服務才是車企長遠發展的最佳選擇。

從系統完整性上看,Apollo 小度車載系統作為全球首款人車 AI 交互系統,提供了完整的人車解決方案。如下圖所示,從車內的聽懂、看懂到車外人車互聯以及車與車之間的安全。如果按照百度的說法,百度希望將汽車看作“更懂你”的“第三空間”,整個設計邏輯都在圍繞人與車之間新型關係。

智能汽車千億市場,發佈僅4月的Apollo小度車載系統如何實現領先

能否打造出顛覆性的交互和服務體驗取決於技術層面的差異,百度在 2017 年啟動了全面的人工智能轉型,從而也讓 Apollo 小度車載系統具備了“天然”的人工智能產品屬性。比如,智能語音助理基於百度雄厚的語音技術,喚醒率和識別率都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能實現五輪以上的問答及聲紋識別,這一切依靠的是百度在語音識別以及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技術積累。Apollo小度車載系統通過語音交互徹底改變了以往車載產品觸屏的交互方式。智能語音助理基於百度千億級搜索數據,可以滿足150+需求場景,並且在強噪音下仍具備超高識別率和情感化表達,為車主提供“千人千面”的內容推薦,無論你在車上點首歌、查美食或者買電影票,都只是“一句話”的事兒。

此外,Apollo小度車載系統還能夠聯動DuerOS龐大的產品矩陣,將家裡的智能音箱和汽車“連接”在一起。準確的說,百度打通了家居和汽車場景,只要在家裡對智能音箱發出語音指令,就能打開車裡的空調、查看汽車油耗等等。幾乎所有的車主在冬天或者夏天都會碰到這樣一個難題,因為室外環境的影響,車內的溫度太冷或太熱,不得不把車發動起來,讓空調工作好一陣子才會感到舒適。音箱控車可以說完美解決了這個痛點。

智能汽車千億市場,發佈僅4月的Apollo小度車載系統如何實現領先

Apollo小度車載系統還引入了人臉識別技術,這也是業內首次將人臉識別用在汽車場景的案例。目前百度的人臉1:1驗證準確率已經達到了99.77%,車主能夠基於人臉的身份驗證,實現無鑰匙刷臉上車,開啟各類個性化服務,以及基於身份驗證的防盜功能。

智能汽車千億市場,發佈僅4月的Apollo小度車載系統如何實現領先

針對疲勞駕駛的監測,則是基於機器自適應學習和預測能力,可以有效規避性別、年齡、膚色等個體差異,並不斷提升監測的準確度,同時還能夠適應駕駛中的各類複雜環境,即便在強光、暗光、佩戴墨鏡等情況下,也能夠實現準確地識別、提醒。除此之外,Apollo疲勞監測系統還可實現對駕駛過程中接打電話、玩手機、抽菸、吃東西、視線偏移等危險行為的監測和提示,做到防患於未然。未來還將與自動駕駛技術深度融合,在必要情況下實現自動駕駛接管,為行車安全保駕護航。

智能網聯汽車帶來便利體驗的同時,也引入了信息安全隱患。基於國內自主技術,Apollo平臺已發佈車載防火牆、入侵檢測防禦系統、安全OTA套件來保障用戶隱私和汽車網絡安全,在CES上展示了黑匣子軟硬件產品,以便存取傳感器和控車數據。針對ECU安全,百度與一汽已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進行面向量產車型的聯合研發,並有望在一汽量產車型中搭載落地。

Apollo小度車載系統還針對車主用戶的剛需,將技術與服務場景結合,快速建立了全面的服務體系,目前已經形成了覆蓋 20 多個城市和2400 多家停車場的智慧停車、車家互聯、美食、電影票等四大服務生態。百度車聯網產品已經將汽車變成具備全套聯網服務的智能終端。

智能汽車正在成為移動互聯網之後的新風口,政策利好、資本洶湧之外,整個行業還需要更多注入新技術、新理念、新生態。不管是從智能汽車還是車聯網的角度,面向未來的汽車一定是新技術驅動的全新形態,一如當初 iPhone 之於功能手機的區別,新一代車聯網產品必須能夠基於車內外海量的數據,通過雲端實時計算,為駕駛者提供更安全、也更符合人機交互的駕駛體驗。Apollo小度車載系統甫一發布便在一眾車聯網產品中突出重圍、異軍突起昭示著,在智能汽車的千億市場,靠技術實力才能分得蛋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