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半年報之後,股票該如何取捨?

半年報之後的取捨

1、半年報是試金石。

宏觀經濟活力下降,實體經濟以及金融去槓桿,給上市公司基本面帶來了重大變化,變化一,融資以及再融資問題暴露。股權質押平倉風險對於股價的衝擊不時顯現,一些通過增發包括員工持股計劃融資企業,二級市場股價難以匹配預期收益,對股價形象帶來巨大打擊。變化二,資產收購行為難以形成1+1大於2的效果,不少公司特別是科技類公司商譽減值衝擊繼續,這降低了投資者對於成長股的預期;變化三,業績跑的沒有股價快,調倉行為不時出現。一些藍籌和白馬,儘管可以貢獻兩位數的增長,但是高高在上的股價需要適當的估值來支撐,而較為平淡的盈利增長降低了股票吸引力,機構調倉行為不端衝擊市場心理。總體上看,投資者無非選擇估值、業績、流動性這些因素,但是能夠兼顧的公司少之又少,更加嚴厲的環保政策,特使得一些上市公司遭遇誠實守信的重大考驗。因此,我們認為半年報之後,市場起伏不定的情緒才會逐漸平靜下來,重新修復藍籌白馬真成長這一價值投資跑道。

股市半年報之後,股票該如何取捨?

2、資金面還是關鍵。

市場持續低迷,倒逼融資客降低槓桿,融資買入額持續下降,延續了多殺多的死循環,這並不利於市場的穩定。A股納入MSCI權重再次增加,吸引部分資金主動配置,陸港通北上資金較為積極,但對於市場的貢獻度依舊不大。近期一些上市公司半年報股東結構中出現養老金的身影,這也是養老金投資於市場以來逐漸亮相,在眾多委託額度中,暫時沒有看到大規模直接投資於股票的舉動,同時保險公司對於股票配置熱情依舊不夠。隨著金融去槓桿的深入,未來銀行理財仍有加大權益資產配置的需求,只不過股市仍然聽不到上漲的集結號。

3、耐心等風來。

現在A股的格局大致是大票在相對高位,小盤逐漸跌到相對低位,從行情的發力點上看,肯定是願意買更便宜的籌碼,但是在現有政策和監管環境下,抱團藍籌白馬成為主要選擇,而這些品種經過近兩年上漲,估值和股價都不便宜,對於其他資金來說,難以找到更合適的切入點,唯一的期望是股價有更加深入的調整,而那些一跌再跌的中小盤個股,儘管在估值上與滬深300權重股有可比性,但是基於盈利不穩定,以及流動性欠缺暫時難以得到大資金軍團的青睞,之前有信息顯示諸多資金申購了創業板ETF等,但眼下狀況還是不佳。綜合起來看,當前市場呈現結構性的變化,市場心理是極其矛盾的,宏觀環境、資金面都沒有形成共振,政策面也僅僅是呵護而已,沒有形成引導規模資金入市的效果。所以,策略上我們建議大家耐心等待,至少要看到指數右側出現再做加倉。

股市半年報之後,股票該如何取捨?

更多精彩投資攻略請關注:雪球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