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下了,這些上市公司愛玩業績變臉

到今天為止,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就都披露完了。之前有小夥伴讓我統計下有哪些公司喜歡玩業績變臉,明明業績預告盈利,結果公佈出來變成虧損,讓投資者吃個榴蓮大的地雷。對於這樣的公司,要麼是公司財務水平差,要麼是粉飾報表,等到紙包不住火了,才被審計師逼著抖露出來,不管哪種,我都把下面的名單記下來,以後敬而遠之。

我統計了2015-2017年三年的情況。2015年有12家公司業績變臉,其中變動幅度最大的是華訊方舟,從盈利7000-12000萬元直接變成虧損2.7億。當年華訊方舟在1月29日披露了業績預告,在4月15日還披露了業績快報,都說會盈利,業績快報還給出了準確的數字7482萬,結果到4月末披露年報,由於計提商譽減值,直接虧到2.7億。下表是2015年的具體情況:

記下了,這些上市公司愛玩業績變臉

到了2016年,依然有12家公司業績變臉,難道這名額是固定的嘛?仔細一看,發現裡面有個好眼熟啊,ST烯碳2015年就在表裡,2016年依然在!ST烯碳本身就是一團亂,2015年年報,審計師直接給了個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意思就是帳太假了給錢也編不下去了。2016年的時候,公司在1月末披露了業績預告,說盈利4.5億起,最後到4月末,審計師說報表審不完,得5月份再披露,等到披露出來,變成了虧損了4.7億……請問真的不是財務人員預告的時候少寫了個負號嗎?

下表是2016年的具體情況:

記下了,這些上市公司愛玩業績變臉

然後就是現在,到了2017年年報啦。先說下總體情況,就是上市公司還是喜歡在預告裡把自己說得更好:2017年年報的披露,共有2556家公司給出業績預告,其中1908家公司的最終業績符合預告,佔比75%。剩下不符合的裡面,413家低於當初預告的下限,佔比16%,235家高於預告上限,佔比9%。業績變臉的公司變得更多了,足足有31家;也有1家本來預告虧損,最後盈利了。

下面是2017年年報的具體情況:

記下了,這些上市公司愛玩業績變臉

業績變臉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審計師進場後,要求公司按照會計準則,計提更多的資產減值或者商譽減值。資產減值是公司賬目上的資產因為價值下跌、壞賬等原因,已經不值那麼多錢了,但是公司一直把這些損失藏著沒暴露,而會計師認為應該減值,把這些損失反映出來。

商譽是因為公司溢價收購資產形成的,比如花了3億去買賬面價值1億的東西,多花的2億就在資產負債表上形成商譽,它實際上是公司因為溢價購買已經多花出去的錢,屬於一項“虛擬”的資產。當收購的東西不能達到之前的業績承諾的時候,這些多花出去的錢就白花了,因此就需要減值。

所以我們在選股的時候,對於商譽很高的公司,就要特別小心,因為商譽本身不能產生價值,未來只有減值的可能。如果一家公司商譽過高,就要去看財報,瞭解商譽形成的原因,並且關注商譽所對應的資產(比如收購來的子公司)的業績情況是不是符合之前的承諾,如果發現業績下降,那麼就要小心每年末商譽減值測試的時候可能會減值。

按照2017年年報,商譽佔淨資產比例超過50%的公司有135家,我把它們整理了列表放在

文末,按照代碼排序,如果有你的公司,最好去按照上面的方法關注一下商譽的情況。

最後,我還整理了2018年一季度報的情況,下面這些公司,是一季度淨利潤比預告下降超過10%,且下降絕對值超過100萬元的,如果有你的公司,應該留意一下業績下降的原因。另外就是現在已經有1000多家公司披露了二季度的業績預告,要關注一下業績增長是否持續。

記下了,這些上市公司愛玩業績變臉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這兒,投資每天路上聽,語音版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下面就是2017年年報商譽佔淨資產比例超過50%的公司:

記下了,這些上市公司愛玩業績變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