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對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對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的影響

人口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人口老齡化不僅會降低全社會的勞動力供給,還會通過經濟主體儲蓄、消費、投資等行為的變化對通貨膨脹、產出、就業、國際收支等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形成長期、持續的影響。深入分析上述影響,並剖析其背後的政策含義具有重要意義。

一、人口老齡化對通貨膨脹的影響

首先,老齡化將提高人們對通脹的關注度,提升物價穩定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目標中的重要性。

其次,人口老齡化會降低通脹預期。

 二、人口老齡化對潛在增長率的影響

(一)老齡化對勞動供給的影響

老齡化帶來最直接、最顯著的問題是勞動力供給數量的減少,以及勞動力年齡結構的逐漸老化。

(二)老齡化對資本形成的影響

一方面,老齡化會顯著降低儲蓄率,使得形成資本的資金來源減少。

另一方面,老齡化會對投資需求產生負面影響,不利於資本形成。

(三)老齡化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口老齡化不利於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

三、人口老齡化對就業的影響

老齡化對就業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

通常認為,隨著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失業率會下降。

從現實情況看,歐洲和日本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兩個地區,但是老齡化並沒有幫助這兩個地區實現較高的就業率。人口老齡化可能導致消費需求從製造業向非製造業轉換,消費需求結構變化必然引起就業結構的變化,即從業者面臨從製造業向非製造業轉換,這將導致結構性失業增加。

四、人口老齡化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一)老齡化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

一是老齡化帶來均衡利率下降,較低的利率水平可能導致老齡化國家的資本外流。

二是由於老年型經濟體的投資回報率較低,其國內企業會更多轉向對投資回報率較高國家的直接投資,也會引起資本外流。

(二)老齡化對貿易順差的影響

一方面,如前所述,老年人口占比上升,會導致儲蓄率下降,國內消費率則相應上升,這對進口有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勞動人口占比下降,使勞動力相對稀缺,這將引起工資上漲,推動國內產品相對價格上漲,導致出口競爭力下降,同時,進口的替代效應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因此,人口老齡化會減少貿易順差。

五、相關啟示及政策建議

(一)隨著老齡化的發展,潛在增長率呈下降趨勢,應慎重選擇應對經濟減速的政策措施。

人口老齡化導致的貿易順差減小將是長期趨勢,匯率形成機制應更加市場化。

(三)在老齡化社會,貨幣政策需要更加關注物價穩定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