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廣南:牛產業變身脫貧攻堅「主力軍」

本報記者 王冰 通訊員 周來 秦文揚報道   

近年來,雲南省廣南縣以龍頭企業為依託,採取入股分紅、託管代養、訂單收購、提供就業崗位等方式,有力激發了貧困群眾肉牛養殖積極性,使牛產業成為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力軍”。   

曹光德是村裡的建檔立卡戶,需要照顧老人不能外出務工,於是他用產業發展資金5000元入股到廣南縣盛瀅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託管,並在合作社打工,每個月有3000元的收入。站在寬敞的牛棚裡,看著“致富牛”悠閒地吃著青草,曹光德心裡感到十分踏實。   

盛瀅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5年,現有社員375戶,其中檔卡戶273戶1308人,是中國科協精準扶貧示範基地,也是者兔鄉貧困戶“託管養牛”集中點。   

據該合作社理事長曹紅梅介紹,檔卡戶農民在合作社裡工作,相當於自己管理自己的牛,還有兩份收入。一份是打工的,每個月3000塊錢的工資。另一份是入股分紅。合作社按20%給社員分紅,5000塊錢發展資金每年分紅1000塊”。2017年,合作社銷售收入287萬元,淨利潤54萬元,社員分紅33.4萬元。截至目前,合作社2017年涉農資金項目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78戶,“託管”實現了“雙贏”。   

正是這兩份可觀的收入,讓曹光德感到十分踏實。曹光德現在是合作社的技術工,負責養殖管理,打針防疫。他和母親兩人一起在合作社務工,兩個人的工資收入就有6000元,加上獎金和分紅,一年可實現收入8萬多元,脫貧摘帽已不成問題。  

 雲南谷多農牧業有限公司是廣南縣高峰牛養殖的龍頭企業,創建於2008年,是國家肉牛核心育種場。在脫貧攻堅戰中,該公司堅持產業開發扶貧和保障扶貧兩輪驅動,貧困村與貧困戶脫貧統籌推進,鎖定貧困村,瞄準貧困戶,找準致貧原因,制定幫扶方案,採取勞務用工、定單回收、抱團發展等模式大力發展牛產業。   

谷多牧業副總經理周宏兵介紹,公司共計帶動全縣95家合作社14個村集體361戶農戶“抱團發展”。在金融部門的支持下,有183戶建檔立卡戶入股資金915萬元,戶均年分紅4000元。   面對貧困,廣南人發揚“孺子牛”的品德和精神,竭力破解石漠化下生存與發展的難題,特別是在國家扶持力度加大和牛肉市場價格逐年上漲的雙重作用下,全縣肉牛標準化規模養殖投資步伐明顯加快,標準化、產業化肉牛生產迅速發展。   

截至目前,全縣已註冊的肉牛商標3個,“廣南高峰牛”地理標準認證1個,有肉牛養殖經營主體154個、有千頭肉牛場2個,500頭規模養殖場2個,規模養殖場(戶)年出欄肉牛2.3萬頭,存欄36.79萬頭,直接帶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2778戶12744人,帶動檔卡戶戶均增收500餘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