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觀察:網貸銀行存管將納爲整改重要指標,存管門檻走高

不久之前,全國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省市網貸整治辦下發了《關於開展P2P網絡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並隨同下發了108條《P2P合規檢查問題清單》,其中有關“銀行資金存管”的規定再次引發了大眾的關注。

《問題清單》第二十七條指出,P2P平臺未按規定開展客戶資金存管的情況是需要整改的,包括:1. 未完成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金存管(包含僅簽訂存管協議但業務未上線運行、業務未全部上線、存管銀行未通過測評);2. 網貸機構設立的資金存管專用賬戶,綁定的銀行卡具備透支功能,專用賬戶下設子賬戶的,子賬戶具備透支功能;3. 雖已實施資金存管,但尚未完全符合《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的具體要求。

三益寶相關負責人表示,問題清單再次強調了“銀行存管”之於整改驗收的重要性,作為合規備案的必要條件,現階段投資人在選擇網貸平臺時,應將是否上線存管系統以及存管業務是否符合規定作為考察平臺的關鍵指標之一。

P2P觀察:網貸銀行存管將納為整改重要指標,存管門檻走高

近六成平臺上線銀行資金存管

自2015年7月《互金指導意見》首次提出“從業機構應當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機構,對客戶資金進行管理和監督,實現客戶資金與從業機構自身資金分賬管理”後,P2P網貸平臺便開始了與銀行存管合作的探索之路。然而一路走來諸多不順,從被拒絕,到被慢慢接受,到合作廣泛鋪開,再到部分銀行借“業務收縮”之由退出,最後到銀行機構能正常看待P2P存管業務,行業存管進度終於開始提速。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7月12日,已上線銀行存管的P2P平臺共計967家,而7月底正常運營的P2P平臺數量為1645家,也就是說,10家平臺中差不多有6家已成功完成資金銀行存管!其中,2017年上線存管的平臺最多,為585家,像三益寶,就是在2017年8月份上線了恆豐銀行資金存管系統。

存管門檻會越來越高

對於剩下的四成尚未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有業內人士建議,為儘可能提升投資安全最好遠離,因為此類平臺存在資金池風險,而且接下來它們尋求資金存管的合作推進可能會越來越困難。

“幾個月前貴州銀行退出了存管業務,與此同時還有不少已經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曝出問題,這讓部分銀行擔心聲譽受影響,對網貸平臺的合作准入門檻開始抬升”。網貸天眼副總裁李光耀也表示,“據我瞭解,有幾家銀行已經放緩接入存管業務了,要求平臺有市值在100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股東背書、省一級的真實國資支持,或者有非常知名的VC、PE投資,才會考慮接入。”這樣一來,可能這些平臺會卡在“銀行存管”這一關再也無法往前,合規備案自然也無從談起。

存管的規範性需加以重視

此外,即使選擇了已經上線銀行存管的網貸平臺,大家也不能放鬆警惕輕易投資,還需注意平臺銀行存管的真實性,是否為全部存管等。以三益寶為例,該平臺對接恆豐銀行,借貸雙方開設獨立存管賬戶,用戶需設置交易密碼,在三益寶充值、投資、提現等操作均跳轉至恆豐銀行頁面進行,且所有項目所有交易均通過恆豐銀行流轉資金,不存在虛假存管、部分存管、存而不管的可能,像這樣的平臺可投性是比較高的。

至於合作的存管銀行有沒有通過存管測評,目前官方尚未公佈“白名單”,另外很多人關注的存管屬地化,在本次合規檢查通知中也並沒有提及,後續投資人需及時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