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最怕1種草,堪稱痔瘡「救命藥」,一晚上過去,肉球變小!

痔瘡是人體肛部內靜脈屈曲形成的一個“突起”,常會隨大便脫出。若經過度吃辣、長期搬運重物後,就會演變為便血、疼痛、瘙癢……若不及時治療,甚至會引起貧血、溼疹等併發症,後果極為嚴重!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它。

痔瘡最怕1種草,堪稱痔瘡“救命藥”,一晚上過去,肉球變小!

一、這些痔瘡症狀,你中招了嗎?

1.脫出:是痔瘡最初出現的症狀,表現為肛部有柔軟“肉球”。前期便後會自行縮回;後期,會形成卡頓,無法縮回。

2.便血:肛部靜脈內血瘀後形成突起,組織表層被撐大變薄,經大便摩擦,就易發生便血。前期血量少,後期血量大,反覆便血後,可引發貧血。

3.疼痛:若是蹲位可見的外痔,則病發後痛感強烈;若是不可見的內痔,則初期僅有墜脹感,痔體卡頓後痛覺強烈。

4.瘙癢:多因痔瘡病發後,肛門閉合功能受損,直腸內粘液不受控制漏出,長期刺激脆弱的肛部皮膚,產生瘙癢,更有甚至可引發溼疹!

二、治痔,什麼情況下需要手術?

一般情況下,初期、中期的痔瘡都可以通過食療或藥物治癒,而後期較為嚴重的痔瘡,就只能以手術摘除。

痔瘡最怕1種草,堪稱痔瘡“救命藥”,一晚上過去,肉球變小!

1.手術

一般情況下,只有痔內形成血塊、痔體發白、硬化或形成肛瘻的患者,才需要手術摘除。一場手術,就能將痔體摘除,但其風險較大,可能會帶來終生性腸液下滲、便秘等後遺症。且後續傷口護理期疼痛劇烈,常人難以忍受!

痔瘡最怕1種草,堪稱痔瘡“救命藥”,一晚上過去,肉球變小!

2.藥物

目前醫院常用的治痔方式有栓劑、藥膏、藥液、食療等多種方法,多為中草藥方劑。這是因為肛部敏感脆弱,對藥物吸收能力較強,不適合刺激性較強的西方藥物。

而中醫藥以安全、健康、標本兼治聞名,是最合適的一種治療手段。它能通過上述手段,治、養結合,對人體進行由內而外的調理,在內疏通腸道,改善排便,做到治本;在外殺菌止痛、軟堅消腫,使痔核縮小,做到治標。是目前最受歡迎的一種治痔手段。

1箇中藥偏方,可緩解痔瘡痛苦

【洗痔湯】

配方:川白芷15克,桃仁20克,紅土苓、蒲公英、川黃柏、丹根各30克,。

用法:上述藥物加水3000ml煮沸後,將藥液濾出,倒入盆中。1日煮1劑,分2次用,先燻後洗,每次20分鐘。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化瘀,適用於痔瘡。

痔瘡最怕1種草,堪稱痔瘡“救命藥”,一晚上過去,肉球變小!

若想痔瘡治癒後不復發,就要改掉生活中的壞習慣。

1.早睡早起:保持八小時以上睡眠,能使人體免疫機能有效運行,是預防痔瘡的關鍵。

痔瘡最怕1種草,堪稱痔瘡“救命藥”,一晚上過去,肉球變小!

2.飲食清淡:對刺激性食物忌口,多食用綠色蔬菜及水果,如菠菜、蘋果、香蕉等,能使排便更輕鬆,可緩解痔瘡。

2.飯後走一走:常伏案工作或少運動的人,可以在飯後起身走動8分鐘,有助於腸胃消化食物,減輕排便負擔,減少痔瘡病發幾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