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異姓王爺,卻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先遭貶而後又遭誅

劉邦一直被認為是很會用人的,可是當他取得天下之後,那些曾經被他用過的人,卻大多沒什麼好下場。比如彭越,漢朝的建立,他的功勞可不小,可是後來,居然被以謀反的罪名給誅殺了,而且還被夷滅了三族。

本是異姓王爺,卻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先遭貶而後又遭誅

一個開國的將領,為什麼會落到如此悲慘的境地?其實他的死,真可以說是有點莫名其妙了。當時是劉邦要帶著兵去平定一場叛亂,本來是叫彭越也去的,可是他卻稱病沒去。不知道是他真地病了,還是不想去呢,反正就這樣把劉邦給得罪了。

本是異姓王爺,卻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先遭貶而後又遭誅

這件事以後,劉邦就給他定了一個罪名,叫做意圖造反,而且還親自帶兵去抓他,當時彭越被封在梁國。據史料所記載,劉邦之所以會認為彭越有謀反之心,只是緣於彭越的一個手下,當時這個人直接跑到了劉邦那裡,說他的上司要謀反。

本是異姓王爺,卻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先遭貶而後又遭誅

其實那個手下這麼說,也沒有什麼證據,可是劉邦居然就相信了,這也說明在他的心裡,或許早就想收拾彭越了,只是想找個藉口罷了。但是畢竟沒有多少證據,所以抓了彭越之後,劉邦也沒有直接判他死罪,而是把他貶去了官,發配到蜀這個地方去了。

本是異姓王爺,卻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先遭貶而後又遭誅

原來還是一個異姓王,現在竟然流落到成為一個庶民,這樣巨大的反差彭越肯定是難以接受的。在他西去的路上,不巧又碰到了呂后,也就是當時劉邦的皇后呂雉。彭越跟她也是老相識了,於是就對著她訴起了苦。呂后聽了他的事,就好言寬慰他,表面上看是盡了一個朋友該盡的職責。

本是異姓王爺,卻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先遭貶而後又遭誅

可是呂后這個人,相信對她略有了解的也都知道,是個心地十分惡毒之人。她回到京城裡去之後,就直接找到了劉邦,把彭越的事說了,不但沒有給他說好話,而且還添油加醋地說彭越這個人心裡懷有很大的怨恨,以後肯定會是漢朝的大患。

本是異姓王爺,卻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先遭貶而後又遭誅

劉邦聽到這麼說,對彭越也起了擔憂,本來還只是流放了他,於是這一回就直接下詔將他給重新抓了回來。並且把彭越的所謂謀反的案子重新審理,最終判他謀反罪成立,直接就將他給殺掉了,而且殺了他之後,還將他的首級掛到了城門口去示眾。不但如此,劉邦又在之後將彭越的親人也都殺地一乾二淨。

本是異姓王爺,卻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先遭貶而後又遭誅

就這樣,曾經為劉邦立下大功勞,助他打下江山的彭越,卻因為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而丟了性命。在他死了以後,有一個叫欒布的人跑去給他收屍,其實就是掛在城門口的那個頭顱了,因為彭越屍體的其他部分已經被劉邦給剁成了肉醬,還瓜分給了眾大臣們。

欒布這樣做,直接惹惱了劉邦,因為他曾經下過命令,誰也不可以去給彭越收屍。而欒布竟然不顧自己的命令去這樣做,所以劉邦就把他也抓了起來,要治他的罪。但是欒布卻一身正氣,向劉邦講了一通大道理,最終劉邦似乎也被他打動了,不但放了他,還讓他做了都尉一職。其實在劉邦看來,這個欒布不過是個小人物罷了,而彭越才是讓他感到有威脅的,所以才會這樣區分對待這兩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