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國工程師:矽谷不是天堂,矽谷不相信眼淚

致中國工程師:硅谷不是天堂,硅谷不相信眼淚

第一次知道“996”這個術語,是在和國內的朋友聊天的時候 —— 早9點晚9點一週6天,高強度的工作密度,壓得同為程序員的朋友喘不過氣來。

致中國工程師:硅谷不是天堂,硅谷不相信眼淚

但後來我才知道,996根本不算什麼。這幾年,國內發展迅速,快手、阿里、頭條這些企業晚上11點半還有一大半的員工在加班,更小一點的startup則是每兩週休息一個週六。

每次我說起,國內形勢一片大好,朋友都會嘆氣說:“能待在硅谷那樣的天堂,何必回來受罪。”咦,他眼裡的硅谷是什麼樣?

藏龍臥虎?在身邊穿著灰色T恤拿著漢堡包的可能是Facebook CEO小扎同學。

誕生奇蹟?惠普公司、蘋果公司、Google公司都在這裡的車庫誕生。

埋葬失敗?昔日身價1280億美元的某公司都會在這裡賤賣自己。

為了搞清楚他們的想法,

我強行拉來了在國內工作的工程師,讓他們說說自己心目中的硅谷。

一、

忙到沒空相親的張三

致中國工程師:硅谷不是天堂,硅谷不相信眼淚

張三

28歲,北京某一線公司碼農。本科的時候夢想進入Google,沒想到畢業時Google離開中國了。

我最想加入的硅谷公司是Google,我這一輩子沒追過星,唯一能讓我稱之為偶像的,就是Google的創始人Larry Page和Sergy Brin。Google厲害最主要還是因為技術牛逼,並且它對員工的管理很自由,鼓勵旗下工程師自主創新,鼓勵他們利用20%的時間開發能夠改變人們生活的新技術,新產品。

在這20%的時間裡,Gmail誕生了,3D街景誕生了,一批優秀的程序員也培養出來了。

另外Google的福利在全球是出了名的。我聽說那裡供應著一日三餐,還有洗衣房、健身房和大保健,工程師們足不出辦公室就能解決各種生活問題,很多人的對象也是公司內部解決。

近幾年,國內的IT公司特別喜歡學習硅谷,經常拿Google做標杆,比如租好辦公室第一步就是填滿冰箱....無奈這些公司都只是東施效顰,面子上給我們提供好的加班環境,但實質上卻強制我們每天加班到很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們的疲勞度。

你看,我忙得白頭髮都出來了,到現在都沒空去相親。

二、

充滿情懷的技術男李四

致中國工程師:硅谷不是天堂,硅谷不相信眼淚

29歲,老和山技術學院博士畢業。漫威狗一隻,最喜歡鋼鐵俠,覺得現實生活中,只有鋼鐵俠成真。

致中國工程師:硅谷不是天堂,硅谷不相信眼淚

我去年剛博士畢業,本科學的生物工程,研究生轉到計算機專業。我最佩服的硅谷精英就是“Elon Musk。“如果問我為什麼喜歡Elon Musk,我覺得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很聰明,聰明到酷,就好像現實生活中的鋼鐵俠,而且還有一個特別漂亮的老婆。當我還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就對硅谷公司發表的各項技術文章特別感興趣。我覺得硅谷的工業應用和學術研究分的還是比較開的,工業界常常使用簡單的方法但是把結果做到極致,學術界關注的內容短時間內不一定能有應用。

但是Elon Musk做的技術是學術和應用的完美結合。我喜歡Space X,並且我看好它的長期發展。航空航天產業目前沒有什麼真正的競爭對手,美國的航天技術發展將會有一天依賴Space X的發展。

我也想加入中國的Space X,之前也參加了“科創論壇”舉辦的活動。可惜現在用活動炒作的人太多...還記得2013年的胡振宇嗎?他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和團隊在內蒙古成功發射了自研探空,本來是很風光的,但後來就散夥不做了。

三、

一眼只看到錢的王二

致中國工程師:硅谷不是天堂,硅谷不相信眼淚

王二

32歲,從Google北京跳到某創業公司。我懷念的是不用翻牆, 我懷念的是一起做夢,我懷念的是離職以後, 還是想要IPO的衝動。

致中國工程師:硅谷不是天堂,硅谷不相信眼淚

我2007年就開始工作,已經過了程序員的黃金年齡,當時有一幫玩的很要好的朋友。兩年之後,這幫朋友清一色從中國飛到美國,面試加入一家叫做Facebook的公司。

多年以後,我總是做著同一個夢。夢裡我捏著護照乘飛機前往一個叫做Menlo Park的地方,在夢裡我熟練地練習著數錢花錢灑錢...但夢都是反的,也總會醒,我沒有去Facebook面試,我錯過了幾個億...那時候國內其實沒多少人知道Facebook,我之所以聽說過,是因為我此前在Google中國工作。

我認為Facebook的技術積澱雖然不如Google,但他比Google更瞭解用戶本身。扎克伯格這廝當年是為了“偷窺”妹子才做的產品,在這種情懷下,Facebook可是清楚地知道你的名字、性別、年齡以及來自哪裡,他還知道你訪問了哪些包含Facebook Like按鈕的商品頁面。這樣就可以在網頁上反覆給你看,直到你購買為止。

聽說Facebook的員工都很年輕,主觀能動性很強,不少人幹了幾年就帶著技術出來了。如今各大公司都在用的Thrift,Asana,Phabricator都出自Facebook。

這些年,我看過國內不少創業公司都拿Facebook說事,不少CEO找到我就說“朋友,有興趣加入我們嗎?我們現在的勢頭和

2008年的Facebook一樣,只要加入我們,IPO指日可待!

殊不知,通常這麼說的公司,內在狀態可能已經是2017年的Twitter了。

四、

從中國趕來旅遊的小壯

致中國工程師:硅谷不是天堂,硅谷不相信眼淚

小壯

剛過30,在互聯網安全公司謀生。相比寫代碼,更喜歡健身、旅遊、交友。

致中國工程師:硅谷不是天堂,硅谷不相信眼淚

淘寶雙十一的時候,我點了十萬次鼠標終於搶到了去美國的打折機票。機會難得,思索再三決定利用這次機會去一趟硅谷,朝拜一下程序員的聖地。

我是很想去Google和Facebook轉轉的,可惜沒有人領我進去。我現在的很多同事和上司都來自Google,但卻沒有來自Facebook的。這可能是因為Google曾在中國有分部,而Facebook連有分部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從Google挖人相對比較容易一些。

Google出品的程序員都很有能力,我那些跳槽而來的同事們或多或少受到了Google企業文化的影響,做事風格都比較強勢...這也是我更喜歡Facebook的原因,因為聽說那裡相對更加自由,也更加隨和些。

那一年夏天,我通過朋友介紹去參觀了硅谷獨角獸Pinterest,並因此結識了兩個新朋友。這些硅谷的工程師知道BAT,也知道360以及周鴻禕的很多故事。他們的薪水都還不錯,但是聽說公司裡還是有部分程序員只有10萬美金的起薪。也許你覺得這個數字已不算少,但是灣區的生活成本太高,所以過得並不富裕。通過一下午的閒聊,我發現他們這些硅谷程序員都很務實。除了Google、Facebook這樣的大公司,像Pinterest,Airbnb,Uber這樣的中型企業面對技術問題,都會率先使用現成的解決方案,而不是自己去畫輪子,造汽車。

“快速實現,然後搶佔市場,技術研究讓Google他們去搞,搞好了我們在拿來用”,這位Pinterest的朋友告訴我。

Pinterest給我的印象是伙食不錯,雖然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員工數包括運營人員只有幾百人,而且他們依然覺得自己還處於startup階段,始終保持著一顆創業的心。

五、

在硅谷討生活的程序汪

致中國工程師:硅谷不是天堂,硅谷不相信眼淚

28歲,一隻混跡硅谷的程序汪。眼裡沒有膚色區別,只有能力高低。

致中國工程師:硅谷不是天堂,硅谷不相信眼淚

在我眼裡,中國的互聯網行業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中國出口的產品技術已經領先世界,比如微信已經能把你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包括;中國市場對互聯網的輔助已經做到極致,比如上午下的淘寶訂單下午就能拿到貨。

但當我在觀察中國行業發展的時候,卻忽略了進行更為微觀的調查:那裡很多程序員每天都要上12小時的班,每週都要以996的頻率工作。這些高速發展,都在以過勞為代價。

我把那一個個創業失敗,忽悠圈錢的故事拋到腦後,我也忘記了程序員到了34歲就要考慮轉型,因為有公司已經不要他們了。其實,中國工程師眼裡的硅谷也一樣是片面的、被過度美化的。人們總是容易給自己設定一個烏托邦,彷彿只要到達了那裡,就沒有煩惱沒有憂愁

硅谷像是一座圍城,外面的人很嚮往,裡面的人看不清。對於硅谷的工程師來說,中國何嘗不是一個嚮往之地,彷彿只要回國,就能加入大項目,突破自己在硅谷無法打破的天花板。大部分人都覺得硅谷是一座“創客車間”,會員制,裡面有很多的機械加工設備,還有各種工具,大家可以在這裡做各種設計和測試。每當測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拿去賣錢,

一個完整又成熟的創業流水線,挺不錯!但真相呢?真相是99%的創業公司都賣不到錢。那些興高采烈加入生產線的小兵,滿心以為自己花錢買了期權,可惜的是,他們將永遠收不回投資。這裡生產夢想,但從不為失敗的夢想負責。還有人覺得美國從來不加班,不用太努力,或者只要加班就有有大筆加班費…

但其實,這裡的程序員6點下班之後,還會默默在家裡拼到11點,12點,為升職積累條件…還有更多的人,為了自己的前途努力學習,積攢經驗。沒有一絲成就來自於不勞而獲。因為,華為裁員的故事,一樣會在這裡上演,只是披了一層較為溫和的皮…

終,

說了這麼多,還是來做個總結吧。

每一箇中國工程師,都應該來硅谷看一看。這裡有一些時代的遺棄兒,做著重複的勞動走進墳墓

;這裡也有一幫秩序的挑戰者,為了更好的世界堅持創新;每年,

這裡都有躊躇滿志的人前來追夢,

每天,

這裡都有屢戰屢敗的人鎩羽而歸。

硅谷,不是天堂,硅谷,不相信眼淚。

E/N/D

更多科技求職資訊,請關注“來Off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