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年:去槓桿應堅定不移推進下去,這是中國經濟最大的隱患

許小年:去槓桿應堅定不移推進下去,這是中國經濟最大的隱患

來源:大巖資本(ID:JASPERAM)

歲月不饒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已然 65 歲,他在今年8月初選擇了退休,並豎起了人生的新目標: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劈柴餵馬,周遊世界。

回過頭來看這位市場經濟的佈道者、經濟學界的“犀利哥”,他的鋒利和深度為他贏得了眾多的擁躉,當然也因此有人不喜歡他。然而對今天的中國來說,這樣的思想者也許更珍貴。

小巖精選了他過去幾年來的經典言論,哪怕現在看來也還是意味深長。

關於投資

1、看公司不要去看宏觀。就算房地產整體行業過了黃金時代,但是房地產行業也始終有好公司,不能一概而論,這個世界上沒有夕陽產業,沒有朝陽產業,這個世界上只有夕陽企業和朝陽企業。(2017年)

2、成熟的投資者、成熟的市場不大關注週期,更關注企業的基本面。蘋果公司跟經濟週期有什麼關係?谷歌和宏觀形勢也沒有什麼關係。(2017年)

3、政府老被一頂帽子壓住了,就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力,被這一頂帽子壓住以後到處要去管,但是管的過程中有一個概念上極大的誤區,“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力,不等於保障中小投資者的收益”,這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2016年)

關於企業

1、很多企業家把創新轉型理解成轉行,這個理解不對。轉型說的是商業模式、產品和技術轉型,而不是轉行,製造業不行了就去做金融,做互聯網。如果在自己最瞭解的行業裡思考出路,改變商業模式,聚焦研發和創新,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未來是有希望的。(2017年)

2、中國的企業家缺乏自己的內心世界,個人價值不是由自己來確定尺度,是由客觀衡量標準決定的。每個人都在追求成功,但成功的標準似乎只有一個,那就是錢。反映在做企業上就是追求規模,而不是追求百年老店,原因是內心的貧乏,內心是由別人把貨幣尺度塞進去填充的,沒有內心追求。這是企業轉型的一大障礙,做大就沒有辦法做精和轉型。因此,要把企業做好,中國企業家應該認真思考建設自己的內心世界。(2014年)

3、賺錢不一定能創造價值,創造價值必然會賺錢。企業轉型要思考如何創造價值。(2014年)

4、華為成功的要素——專注,對著通訊設備這個領域、這個城牆口子衝,集中資源就攻這一點,其他心無旁鶩,不炒股、不炒樓、不上市,才能做到今天這樣。(2018年)

5、企業在後工業化時代,不是靠你資源整合能力,不是靠你的生產規模來求企業的發展,而是要靠創新,要用新產品和新技術開拓出新的市場來,在這個新的市場上,你是老大,在原有的市場上你很難再有所作用。所以對我們在座的企業家朋友來說,製造成本控制,已經不是今後發展的關鍵,今後發展的關鍵是研發、是創新。(2018年)

關於P2P

1、大多數倒掉的P2P的公司他們都不懂金融,他們以為互聯網可以改變金融的性質,他們錯了!互聯網不可能改變商業的性質,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而不是互聯網。如果你不能夠很好的風險評級和風險控制,你就不要做互聯網金融,你做了肯定倒。(2016年)

2、金融賺錢賺的是信息的錢,賺的是數據的錢,這是它創造價值的地方。它創造的高附加值是信息的蒐集與處理分析。最後得到的是信用評級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信息不對稱,這是創造價值的地方。在P2P的平臺上,有一些人資金用出去了,有一些人獲得了資金,它把賣方和買方聯繫在一起,這個價值並不多,這個價值相當於一個婚姻介紹所,把男方和女方拉到一塊,但是除此之外沒有創造更多的價值。所以大部分的P2P會失敗。(2015年)

關於供給側改革

1、看上去是需求側的問題,但歸根結底是在供給側。消費的需求不足,原因是收入跟不上,收入跟不上的原因是企業的效率無法提高。因此,只有把企業搞活,企業才有錢去投資,才有投資需求,只有把企業搞活政府才有稅收,政府才能有錢花,只有把企業搞活,員工的工資才能提高,才有消費。(2016年)

2、供給側最需要的就是一個政策,就是政府放開,政府少管點事,讓企業能夠在市場上放開膀子幹,不要企業搞一點事情政府就衝過去說這個違規那個違法。我認為凡是市場上出現的創新要放開手腳,讓基層、企業、民間大膽的去嘗試。(2016年)

3、我認為首先要清理過去資本增長留下的系統性風險,這個是首先要做的,這個系統性風險都在供給側,不在需求側。過剩產能不清除,企業的效益就會越來越差,企業的破產倒閉就無法避免,所以清除過剩產能是第一任務。第二大任務是去槓桿,第三是去產能降低負債率。這都是資本增長留下來的系統性風險。(2016年)

4、供給側應該做什麼來促進企業提高技術水平、鼓勵企業創新?一是通過司法改革,保護私有產權;第二個是放松管制,打破壟斷、縮小國有經濟的範圍。第三個方面是全面減稅,企業的稅負太重了,要全面減稅,把更多的資源留給企業去支配,更多的資源留給市場去支配。(2016年)

關於中國宏觀經濟

1、我們過去十幾年都是數量型增長。靠政府採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刺激企業和政府的投資,所以過去的十幾年經濟增長的源泉來自於投入資本的增加,而不是來自於效率的提高、技術的進步。(2016年)

2、在投資收益為0的時候,貨幣政策是沒有用的。中央銀行發貨幣,鼓勵銀行給企業發貸款,企業拿到貸款以後會投入到實體經濟嗎?不會,為什麼不會?因為實體經濟已經沒有投資收益了,於是資金去了哪裡?樓市,這些在深圳、上海就很明顯了。(2016年)

3、中國經濟的L型為什麼會出現?原因在於過去一直依賴投資驅動經濟增長,而沒有意識到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服從收益遞減規律,當邊際收益等於0的時候,再怎麼投資經濟也走不動了。如果現在不改變增長模式,我們會在L型增長中長期呆下去,也就是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歸根到底是說,一個落後的國家可以通過資本積累來實現經濟的起飛,但是當經濟起飛之後,如果還是依賴資本,那麼它就會進入中等收入陷阱。(2016年)

關於去槓桿

1、在中國的背景下,我認為中央去槓桿這個方向是正確的,至於在具體的執行上,方法上,有值得探討的地方,但是我認為不要因為具體執行中出現的問題,來懷疑這個方向。這個方向應該是堅定不移的要推進下去,這是中國經濟最大的隱患。(2018年)

2、在去槓桿的背景下,貨幣緊縮,再加上外部特朗普不斷的製造事端,中國的經濟將會是在長L型中。這個L型在學界基本上是共識,唯一爭論的是L型的一豎還是L型的一橫,我認為是一橫。(201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