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令人頭大的入園焦慮,這「三步走」你知道了嗎

解决令人头大的入园焦虑,这“三步走”你知道了吗

小喇叭:兒童心理成長課堂,集本號5年來全部的家長課程,並提供兒童行為的原因測試(免費)。

解决令人头大的入园焦虑,这“三步走”你知道了吗

每年9月開學月,幼兒園們都將張開雙手來迎接一群小豆丁。孩子們將離開家人的懷抱,放開握著的大手,低頭數著轉身後自己的腳步,在即將進入幼兒園的剎那,回頭哇地一聲,哭得昏天暗地,撕心裂肺。

這種現象為何如此普遍?

其實,孩子初入園階段的哭鬧、煩躁、憂傷、緊張、不安等情緒,其實都是很正常的。換位思考,一個只有兩三歲的孩子,與熟悉的親人分離,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遇見一群陌生的人,對他的身心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

一個心理和情感都發展正常的孩子,他的哭是一種自然、常態的表現。因為哭,是孩子宣洩內心情感最直接的表達方式。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1.接納和安撫孩子情緒

孩子不願意去上幼兒園,不妨先與孩子共情。給情緒命名,並描述事情,讓孩子清楚自己正在經歷什麼。允許孩子的情緒,並告訴她媽媽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你這種情緒很正常。表達愛,讓孩子有安全感和被接納感。

共情的時候,媽媽的情緒一定要平和,不要一副憂心忡忡的或者不耐煩的樣子和孩子共情,孩子很聰明,他會感受到的:媽媽只是想快點擺脫我,她這樣說是敷衍我,一點都不真誠。

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再和他平靜的說說,為什麼要上幼兒園的原因,並明確具體告訴他,平等對待他自然會懂。

2.拒絕白色謊言和悄悄離開

有些媽媽為了讓孩子不哭鬧,會編一些“善意的謊言”來騙孩子,比如說,明明是是帶孩子上幼兒園,說騙孩子去動物園看老虎,結果到了幼兒園門口,孩子還沒來得及反應,就把孩子塞給老師,然後快速離開。還有些媽媽為了不直接面對孩子的眼淚和糾纏,就不辭而別,偷偷溜走。

這些做法短期看似有效,但是,一旦當孩子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他會哭鬧得更厲害,也會更黏媽媽,甚至拉著不讓媽媽走,因為他擔心媽媽又會突然不見了。這樣反而會增加他的不安全感,對孩子的心理狀態有巨大危害。

3.有一個特定的分析儀式

跟孩子做好分離的儀式,比如一個親吻、一個擁抱,微笑揮揮手,然後告訴孩子什麼時候來接他。一開始,孩子可能還是會哭鬧,但如果媽媽每次都能保持微笑,和善而堅定地和他說再見,慢慢地,孩子也會明白、接受自己要上幼兒園這個事實。

胡軼群老師的《快樂入園寶典》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很多時候孩子反覆哭鬧、遲遲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主要責任不在孩子,而恰恰是家長不當的做法造成的。”希望我們的文章能給您一點啟發,讓您的孩子健康成長。

只有家長做好了準備,孩子才會勇敢地邁出腳步。

溫馨提示:頭條號上現有不少家長諮詢兒童心理問題,因三言兩語無法獲取全面信息,也無法有針對性地給出建議。劉鴻雁工作室有免費一對一諮詢服務,預約請加微信號“lhyxinli”,註明“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