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明星走了15年,卻依然被世人銘記在心,愛他的人說:他值得!

當年人說費雯麗:有如此美貌,何必有如此演技;有如此演技,又何必有如此美貌?

這句話用來說張國榮,也是對的,只是換個說法:

有如此的風神,何必有如此演技;有如此演技,何必有如此溫柔。

然而他恰好都有。

形容張國榮的詞,美貌啦,俊秀啦,帥氣啦,都差一點。

我覺得,得帶風:風流,風雅,風神飄舉。

《霸王別姬》原著裡說程蝶衣一笑萬古春,一啼千古愁,這話用在張國榮身上,也是渾然天成。

張國榮的漂亮,不是尋常的奶油小生可以做出。清雋秀雅是表面的,骨子裡有媚氣,但又不刻意委婉遷就,而是自然流溢。

《東邪西毒》裡大多數時候,歐陽鋒蓬頭垢面;只有一刻,一身白衣如雪,長髮披肩,執劍淺笑的樣子。真是好看極了。那種遺世獨立飄飄欲仙,又帶點玩世不恭不當回事的輕逸,沒人比他好了。

一位明星走了15年,卻依然被世人銘記在心,愛他的人說:他值得!

張國榮後期,有一種跨性別的美。很難形容。他那場傳奇的高跟鞋長髮演唱會,我看出了1990年代初邁克爾·傑克遜的味味道,雖然一動一靜風格迥異,但都是跨越傳統性別,陽剛陰柔融匯一體的好看。

去年他誕辰61歲時我寫過:如果他活到61歲,應該很可以用金庸描寫黃藥師的字眼來描述:

形相清癯,丰姿雋爽,蕭疏軒舉,湛然若神。


好了,他已經這麼好看了。

但他還有作品。

首先,他很細,很用心,很通透。

《霸王別姬》電影袁四爺初見程蝶衣那段,葛優靜坐擺架勢說話,張豐毅來回耍脾氣。鏡子映照著張國榮。那段張國榮臺詞少,但細節動作毫無敷衍。至少有三個鏡頭,後景鏡中的他是模糊的,但態還是做足了。

一位明星走了15年,卻依然被世人銘記在心,愛他的人說:他值得!

難的是以他的特殊人設,動作做粗了就失了旦角日常生活不自覺的媚氣,做少了就沒了,總得帶點態,不像別幾個糙老爺們可以發揮更自由。

末了張豐毅說要去吃花酒暗示了鞏俐的存在,袁四爺呆一刻,緩緩冷笑說另有雅趣,這個鏡頭裡,如果你盯住畫面一角鏡中模糊的張國榮,會發現他呆住,不失儀態但終究無意識地,朝心口抬了抬手。 他這個處理,絕大多數觀眾甚至不會注意到,更不用說品味其中妙處了。

這就是所謂,明明可以靠曠世姿容吃飯,偏要靠用心和演技了。


張國榮的中後期演技表現力,到了這個境界:

當他演技發揮出來時,我寧可他演技表現差一點,或者,演的角色平面一點,淺一點。

簡單說:您不要演得太走心啊……不然很容易把人看魔怔了。

因為他演深了的時候,感染力實在太深邃太可怕了,能把人拽進幽暗之中去。

張國榮本人鏡頭前的感染力,是古往今來罕見的。《霸王別姬》裡說程蝶衣一笑萬古春,一啼千古愁,這話用在張國榮身上,也是渾然天成。

《阿飛正傳》之前,他演戲還是偏平的。很紮實,能把人物勾勒像了,比如寧採臣的書生氣,但不復雜。那時,他清俊,漂亮,還可以發萌呢。

王家衛釋放了張國榮身上,沉靜幽暗的一面。《阿飛正傳》裡許多他獨自在鏡頭前的舉手投足,都有種吸力。

一位明星走了15年,卻依然被世人銘記在心,愛他的人說:他值得!

《阿飛正傳》、《春光乍洩》、《東邪西毒》這些電影,許多人可以做對比。

論到對多樣人物的細膩把握,梁家輝簡直是千面魔王。真正演誰像誰。

論到情感的傳達、飽滿以及與影片氛圍本身的融匯,梁朝偉是神,一顰一笑沒有不合適的。

張國榮不太一樣。

《霸王別姬》、《東邪西毒》裡,都有好演員。張豐毅、葛優、鞏俐、梁家輝、梁朝偉們都好。但張國榮和他們,不一樣的好法。

《霸王別姬》裡,沒有程蝶衣的時候,是典型的大陸電影,刻畫精彩,人物鮮活,腔調尺寸看著過癮。但張國榮的戲,不一樣。港臺演員拍大陸電影一般是有隔膜的,但不是這種意思。

《霸王別姬》裡,張國榮的戲,比別人的更靜,更深。鏡頭從張豐毅和鞏俐那個生之世界,跳到張國榮這裡時,就彷彿換了節奏。一種幽暗的,獨自舞蹈的感覺。

《東邪西毒》,也是。梁朝偉和梁家輝的戲,帶出糾結的情感,很精確,也很感傷。

而張國榮的戲,是把人勾著走,走到深淵裡去。

大概許多觀眾都有同感:看梁家輝,看吳鎮宇,看午馬,看梁朝偉,你會大叫:演得好!

但看張國榮,你不會叫出來,但會被他吸進去。

在他演喜劇時,少年意氣,鮮衣怒馬,好看,好玩。

但在涉及死亡、孤獨、頹廢、執拗這些主題時,張國榮能將觀眾拉得很遠很深。

一位明星走了15年,卻依然被世人銘記在心,愛他的人說:他值得!

我覺得,這是跟他個人特質很相關的一種勁兒。迷人到讓人害怕。許多人說《霸王別姬》他是按方法派演的,我也覺得是:他把自己與程蝶衣一就和,就遺世獨立了。

所以,平時,我寧可看《家有喜事》,寧可看《滿漢全席(金玉滿堂)》,寧可看《金枝玉葉》,當然還有《東成西就》和《戀戰沖繩》。

那些電影裡,張國榮就是清俊漂亮,一笑起來,彷彿全世界都在笑那種味道。哪怕有悲傷部分,也能夠感覺出“這是角色,不是張國榮自己”。

因為王家衛的張國榮或者程蝶衣的張國榮,都是一副“張國榮上身了”,能迷人到把你捲進旋渦,然後幾天走不出來的地步。

一位明星走了15年,卻依然被世人銘記在心,愛他的人說:他值得!

1990年代中期吧,張國榮唱歌喜歡玩個技巧:聲音低,用氣息和音起伏帶出些微顫,像有點冷,唏噓的樣子,但就是這種極輕之下,見出他細節的把握來。

非常輕軟,用力少,咬字也很好,許多處都是意思點到,不滯,飄然滑走。就這麼,略帶顫抖的低聲唱,如果配深情的歌,靜處讓人側耳聽時,感染力極強,潤物細無聲的狀態。

我最喜歡的:《夜半歌聲》,就像這樣,又寒冷又顫抖著又深情熨帖的唱法。

我是一個標準異性戀,聽他後期的歌,都會覺得他唱得很性感。

這種輕輕地,帶點倦怠的夜色溫柔感,把人往黑暗中引的勁頭,歌與戲,都是如此。

在法國,張國榮的聲名比許多亞洲演員高(張曼玉和梁家輝也有類似的聲威),高很多。

一方面是《霸王別姬》在戛納的成功;另一方面是,用我某個法國朋友的話:

法國人會覺得鞏俐是個好演員,但她依然是個典型的東亞人;而張國榮身上,有種法國人很熟悉的感覺——即便他是在演華語電影時,依然如此。

我跟他們仔細討論過,結論是,法國人上一代,習慣新浪潮,所以他們對跳接的、不連貫的,非敘事的鏡頭,很喜歡。

張國榮,也許不是華語電影史上最好的“一個鏡頭下來故事講得最完整飽滿豐富”的演員。

但是:

在“連續的跳接片段,能夠靠一兩個動作或眼神,甚至一個靜態,瞬間感染觀眾”這方面,張國榮,大概是獨一無二了吧?

您看:連一個愣怔的鏡頭,都能把觀眾的感覺帶空,帶到深而又遠的地方去。

一位明星走了15年,卻依然被世人銘記在心,愛他的人說:他值得!

最後一件事。

去年7月,我去深圳,有幸見了一位前輩。

他跟我說了些八卦,比如劉德華MV《冰雨》裡的木屋是他親手蓋的之類。

說到Leslie時,他念叨了件事。

某年金像獎頒獎,這位前輩是統籌。

張國榮和助理小姐到了,停車場沒地方,正作難。

前輩嚷著“我來解決!”硬生生騰挪出了個車位,讓張國榮停好了車。

張國榮當時向他微笑傾身輕鞠一躬感謝,進場去了。

次日,助理小姐給統籌老師送來了張國榮一筆一劃簽了名的感謝卡片。

一位明星走了15年,卻依然被世人銘記在心,愛他的人說:他值得!

這樣的人,這樣的明星,這樣的哥哥,15年真的不算什麼,愛他的榮迷似我這般,便是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