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和尚有話說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杜甫逃出長安來到到鳳翔(今陝西寶雞)投奔新皇帝肅宗李亨,皇帝感其赤誠,授為左拾遺。 從757年十一月到758年六月,是杜甫在長安最後一次的居留。這期間杜甫寫了很多唱和詩和朝謁詩,這些作品在杜甫全集中光彩並不明顯,雖然辭藻華麗,典雅工整,但是並無多少實質內容,多是一些吹捧和頌揚之作。

杜甫作為從八品的小官,官職低微,其生活也無多少改善,其抱負更是無從實現。並且杜甫此時捲入“房琯案”,更為皇帝所不喜。杜甫的心情也漸漸變得沉悶和消極。上回書說到:房琯由於政敵攻訐,並且戰事失利,他雖仍領宰相之職,但是時常稱病賦閒在家,和一班道士清談虛無,並且他的琴師董庭蘭收受賄賂,充當朝官和房琯會面的媒介。這更造成政敵攻擊的口實,漸漸也被肅宗厭棄。

此時的杜甫雖然授官不久,但是為朋友義氣所激,上書為房琯抗辯,言“罪細不宜誅大臣”,措辭激烈,引起肅宗的憤怒和反感。風波之後,杜甫更加小心翼翼,雖然其儒家忠君的信念並未改變,但是抱負不得施展,皇帝不似明君,這讓杜甫越來越討厭官場,他的政治理想也漸漸破滅。

今天選的三首作品,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的。其中《春宿左省》一首,和尚已有解讀(點這裡:王和尚解詩(4)杜甫-春宿左省),在此不贅。且看杜甫如何在官場中小心翼翼,如何不經意流露出悲觀和消極的心情……(六不和尚微信公眾號:midouwei)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晚出左掖

(唐·杜甫)

晝刻傳呼淺,春旗簇仗齊。

退朝花底散,歸院柳邊迷。

樓雪融城溼,宮雲去殿低。

避人焚諫草,騎馬欲雞棲。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王和尚解詩

左拾遺是一個“從八品上”的官職,職務是供奉皇帝,看見皇帝的命令有不便於時、不合於理的,就提出意見,同時還有舉薦賢良的責任。這個官職看似很重要,但是品階很低,並無多大職責空間,不過是皇帝身邊一個顯示皇帝虛懷納諫的“點綴”。

題目:晚出左掖,左掖:宮城正門左邊的小門,杜甫官職隸屬門下省,門下省工作地點在宣政門內東側,也屬左。題目寫出作者值班到傍晚,出宮門有感。這首詩可以和《春宿左省》對看,其手法和章法非常類似,均寫出杜甫盡忠職守小心翼翼的情貌。區別是一個早值,一個晚出,一個在宮殿內聯想,一個在宮門外逡巡,兩首詩都寫得工穩細緻,相對來說《春宿左省》更為出名,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全詩如下: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而《晚出左掖》這首詩首聯寫朝班之景,二聯寫退朝歸院,三聯寫歸院之景,尾聯寫出院歸家。整首詩寫得條理分明,各有步驟,景中含人,景中含情。這首五律用字比較輕淡,寫得也比較簡單,下面細看

首聯:晝刻傳呼淺,春旗簇仗齊。晝刻,春秋分,晝夜分為五十刻,此處表示上朝時間。傳呼指上朝時節,宮廷衛士傳呼通告。而“淺”字值得玩味,淺者,音傳不遠也,因是白天,衛士傳呼之聲不若晚上傳得遼遠、清脆。這也反襯出白天上朝時節,雖然人人肅穆,但是衣服窸窸窣窣,細看還是人頭攢動,緊張忙亂的,所以其聲入耳則“淺”。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對句:春旗簇仗齊,朝拜時刻,春旗舞動,簇仗分列,著一“齊”字,更見朝班之肅立。首聯對起,使得詩顯得工整森嚴,符合宮廷詩工整的要求。另外:晝刻點出時間,春旗點出節令,這也是杜甫起句乾淨之處。

中二聯都言景。“退朝花底散,歸院柳邊迷。樓雪融城溼,宮雲去殿低。”首聯是朝班進行之中,而二聯時間推移,寫朝散之景,作者朝散之後歸入門下省庭院。花底:唐時殿廷多植花柳,故退朝之人皆是在花柳之下分開各歸各院。值得注意的是,退朝句視角高高在上,因為朝班正殿一般比偏殿要高,所以作者寫詩時也注意到了。好像作者走得略慢,看見同僚慢慢走下臺階,在花柳之下分散了。而對句“柳邊迷”則是平視,好似作者依然走得很慢,看到同僚們都消隱在柳樹之後了。這一聯觀察細緻,很有邏輯,可見杜甫寫詩之謹嚴。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何以推測出杜甫走得略慢呢?首先杜甫官職低微,退朝時也要按次序退出,杜甫不可能走在前面;其二,杜甫兢兢業業,憂心國事,邊走邊想,所以也可能落後;其三,杜甫詩人氣質發作,也可能邊走邊觀察景色,故而也可能落慢。而“迷”字也可思,作者下朝之後,心情並不快樂,遠看同僚歸入庭院,也有點恍惚之感吧。

三聯“樓雪融城溼,宮雲去殿低”,這聯就看出杜甫因觀看宮殿景色而落慢了。時令還是春天,所以宮殿樓頂還有積雪,樓在城上,故而雪融而溼;宮殿高逼入雲,故去殿若低。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請注意,前句寫景不美,反而有清寒料峭之感,似乎作者此刻的心情也並不明朗,雖然前句有花底,柳邊之句,但是花底而散,柳邊則迷,可見作者此時心事重重,若有所思。而對句,字面看是寫宮殿高聳入雲,其實可能隱含皇帝離自己很遠,天威不可揣測之意。聯繫當時背景,作者在朝中並不得意,甚至已感覺到皇帝對自己的冷漠,所以作者的熱血已經漸漸涼下來。對比《春宿左省》詩,這種心境更為明顯。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尾聯“避人焚諫草,騎馬欲雞棲” 諫草:諫書的草稿。避人者:不欲人知也。避人句歷來為人所稱道,有三重意思:其一,皇帝最忌結黨,避人者,不欲人知,不與人交流串通,此是大臣之體;其二,作者鄭重點出避人,也彰顯作者一腔忠愛,毫無私慾之意;其三,作者刻意點出避人,可刻畫出作者小心翼翼,謹慎本分的為臣之道,也反襯出作者志向不伸之意。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聯繫《春宿左省》“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明朝句有諫官有話要說的急切感,而避人句則顯得蕭索了許多,或許皇帝對起奏章並不在意,只有悄悄燒掉罷了。作者退朝之後,騎馬回家,用“雞棲”典故也有趣。雞棲:詩經有云,雞棲於塒,日之夕矣。雞棲,首先表示時間已晚,和首聯時間照應。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但是和尚以為,雞棲於塒,並不安穩,稍有動靜則驚動亂叫,是否可以看出此時作者即便回家也並不安穩,朝廷稍有召喚則應聲而來呢?另外雞棲於塒,凌晨即起,是否也表示作者一向勤奮王事,盡忠朝廷呢?

總評:這首詩坦白說寫得簡單,但是如果聯繫作者性格和心情才會有更深的解讀。這首詩平淡中蘊含憂慮,憂慮中一片赤忱,並且其格調略低沉,作者此時心情也許並不明朗吧。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題省中院壁

掖垣竹埤梧十尋,洞門對霤常陰陰。

落花遊絲白日靜,鳴鳩乳燕青春深。

腐儒衰晚謬通籍,退食遲迴違寸心。

袞職曾無一字補,許身愧比雙南金。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王和尚解詩

這首詩是作者題在門下省牆壁上的自警勉勵之作。這是一首拗體律,拗體就是打破律詩定格的句子,而拗體律是除音律拗之外,其對仗章法依然符合律詩要求的律詩。其特點是生澀瘦硬﹑崛奇古拙﹑富於氣勢。但也容易流於艱澀扭曲,因辭害意。下面細看這首詩……

這首詩在四句分截,上四寫省中之景,下四自述其懷。首聯“掖垣竹埤梧十尋,洞門對霤常陰陰。” 掖垣:皇宮的旁垣,指禁牆。竹埤(音pí)指竹籬。出句寫宮牆一帶植竹,掩映如牆,旁邊有梧桐高有十尋。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對句:洞門,拱門其圓如月,是為洞門。霤(音liù)屋簷的流水。對句寫此處拱門對著屋簷,所以顯得陰涼清幽。請注意,作者寫詩之時正式暮春時節,所以天不甚熱,竹不甚茂,而作者用筆也寫得清幽寂靜,很符合宮廷內臣僚辦公處的特點。

二聯“落花遊絲白日靜,鳴鳩乳燕青春深”,是名句,這一聯寫得富麗工整,但又老健多情。既寫出宮廷富麗嫻雅又含蓄蘊藉,寫得閒適,清幽。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落花遊絲極寫其靜謐,所以“靜”字下得既穩又準,鳴鳩乳燕則以動寫靜,更顯得閒適自在,而“深”字又顯得深婉沉著。再看:白日靜,則暗含作者慚愧之意,因為居廟堂而無建樹,徒賞其靜而已;青春深,則有感嘆時光不待之意,作者此時已經四十六歲,尚官小職微,所以有此一嘆。再則,二聯承接“常陰陰”而來,也是寫環境之靜謐優雅,若是旁人居於此處,則有及時行樂之意了,但是杜甫偏不如此,所以三聯才開始反省自責。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三聯迅速收束上文的靜謐和閒適,而轉入身居於此力當盡忠的反思中來。這也看出上句之寫景暗含感嘆,這樣就能理解三聯如此之轉筆了。三聯“腐儒衰晚謬通籍,退食遲迴違寸心”,通籍:謂記名於門籍,可以進出宮門。腐儒則是自謙和感嘆之詞。作者年46方進入官場,侍奉皇帝,欣慰之外也有不少時不我待之嘆吧。而“謬”之可玩,和聯“曾無”和“愧比”都有深深反思和不自信之意。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作者得官不易,很想有一番作為,所以對自己要求很高,經常反思和自責。退食,有兩意,其一指官吏節儉奉公,其二指退朝就食於家或公餘休息,詩中應該取第二意。遲迴指猶疑徘徊。對句寫作者退朝回來總是猶疑徘徊,感覺不夠盡心盡責。這句暗有諷意,因為作者想為國盡忠,但是勢格形禁,讓作者很無奈。當然這句更多是反思和自警之意,提醒自己時刻不能忘記初心。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尾聯“袞職曾無一字補,許身愧比雙南金”,這首詩後二聯充滿自責和自警之意,作者在結尾感嘆,身為國家公職人員,竟然對國家沒有一字之用,這當然是自責和誇張了。袞職:指帝王或者三公重臣。雙南金:晉張載 《擬四愁》詩:“佳人遺我緑綺琴,何以贈之雙南金。”對句意思是:作者以身許國,但是才疏學淺,深愧不能報答皇帝的知遇之恩。作者用典,皇帝賜官左拾遺,好似佳人所賜之綠綺琴,無奈自己不如雙南金那樣貴重,所以深感慚愧。尾聯這種慚愧之意層層疊加,活畫出作者自責自警之意。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這首詩重點在後二聯,作者不斷點出慚愧之意,表示其許身國用之堅決和赤誠。從杜甫生平來看,雖然其宦海沉浮,生活坎坷,但是其報國之心從未泯滅,可謂忠愛貫骨髓,赤誠據心肝,這是杜甫人格偉大之處;但是當時複雜的政治環境以及其本人所缺乏的政治智慧,更加重其政治悲劇的悲慘。

這首詩不可做等閒詩看,雖然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諸如“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以及其憂心國事的詩篇比比皆是,但是如此單純赤誠,如此自愧自警之詩,在杜甫集中並不多見。這是作者人格和信仰的寫照,也是其以身許國的堅決信念。讀杜詩,不僅要學起雄渾奇崛的詩意,學其精到準確的煉字煉意,更要學其堅定熱忱,至死不改其志的人格精神,這也是後人尊其為“聖”的最大原因。

跟杜甫學寫詩!杜甫是怎樣當官的?你贊成杜甫的忠心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