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大众侃车/HeyCars

作为奥迪产品阵容中的首款量产纯电动SUV,奥迪e-tron quattro(以下简称“奥迪e-tron”)的一举一动总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早前,奥迪官方给出了e-tron的详细参数,新车将采用95kWh电池组,可实现欧洲WLTP工况下400公里的续航里程。慢充8.5个小时,快充则只需要30分钟即可充满。不俗的实力让广大消费者颇为期待。

据外媒最新报道,奥迪e-tron将于8月3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奥迪高峰会上正式亮相。人们的期待正逐步照进现实。

“迟到”的奥迪?

从2015年e-tron quattro概念车首次发布,到2018年e-tron量产版正式推出,对实力雄厚的奥迪来讲,用“长达三年”的时间实现一款车的量产,似乎有点难以置信。是电动化技术太难搞还是纯粹为了“憋大招”?目前终于有了初步的答案。

在这几年时间里,奥迪为了e-tron的量产,实则是在解决纯电动车的两个核心问题:电池充电

电池:“风冷+液冷”冷却系统及独特的防碰撞措施

5月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一起Model S失控、撞墙、起火事故,造成2死1伤。该起事故的起火原因被认为与锂电池有关;

5月10日,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瑞士南部提契诺州的高速公路上撞上隔离带,车辆发生翻转并迅速起火,司机死亡。当地消防表示,起火原因可能是锂电池受到强烈冲击之后发生了“热失控”;

PS:“热失控”是一个能量正反馈循环过程:升高的温度会导致电池变热,电池变热升高温度又反过来加剧反应导致电池更热,总之就是在极端环境下不断升温并最终起火爆炸的失控过程。

5月14日,在瑞士贝林佐纳附近的A2高速公路上,一辆特斯拉失控撞上中央护栏侧翻并起火,司机死亡。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一周之内接连发生三起严重事故,再次将特斯拉推上风口浪尖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电池安全的高度关注。

对此,奥迪似乎很有先见之明。尤其在控制电池温度及热管理方面,奥迪工程师们费了许多心思。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与大多数纯电动车型一样,奥迪选择将电池平铺在车辆下方的布置方式。奥迪e-tron使用了36个电池模组(每个模组由12个60Ah的电芯组成),总功率为95kWh,可实现400公里续航里程。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为了减轻气候(过热、过冷)的影响,让电池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奥迪的设定是25-35摄氏度),奥迪采用了风冷与液冷两种不同的冷却方式。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车辆会自动采用不同的冷却循环。

交流充电时,外部电源通过高压充电器与电池相连,这时高压充电器是主要热量来源,因而奥迪为充电器配备了水冷系统;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直流充电时,外部电源直接与电池相连,此时电池是需要降温的主要对象。奥迪将冷却管道平铺在电池模块下方,通过填缝剂、导热凝胶等来帮助电池散热;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当车辆处于运行状态时,电池管理控制单元会根据电池当前的温度情况,选择使用风冷或冷却装置来进行冷却。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因为风冷的存在,奥迪e-tron上依然保留了进气格栅,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将其关闭。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针对冬天的低温气候,车辆会通过电动机运转产生的余热来给电池加热,以此减少电量的损耗。同时,为了减少冬天使用空调时的能量损耗,奥迪使用了热泵系统,在压缩机将冷却媒介从气态压缩成液态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作为空调制暖的能量来源。

在电池防碰撞等安全措施方面,奥迪也有自己独到的设计。

与大部分厂商的选择有所不同,奥迪没有将冷却系统的管道设计在电池模组之间,而是放在了电池模块的下方。之所以这样设计,奥迪有两点考虑:

1.可以让电池模块排列更加紧凑;

2.在原本需要布置冷却管路的地方,改为布置铝合金框架,能够在发生碰撞时引导碰撞能力,减少对电池带来的损害。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奥迪愿意使用更重的材料,使得整个电池组的重量达到了700kg。奥迪也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来尽量减轻重量,如电池的铝合金外壳就被设计成两层中空的样式,减重的同时更好地吸收碰撞能量。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此外,考虑到更换电池的需求,整个电池组通过35个螺钉与车身相连接,便于更换电池。奥迪在下一代车型设计时,会进行电池组的模块化设计,便于布置到不同的车型上。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充电:普及充电网络,降低充电成本

确保充电方便是奥迪考虑的首要问题,并将纯电动车的充电场景分为三个:

1.家庭充电

2.路途中的充电

3.目的地充电

家庭充电是最常见的场景,使用固定充电桩,对时间要求不高,费用也最便宜;路途中与目的地充电发生频次低,但是在充电便利性上权重却很大,快充是必须被考虑的技术,随之产生的费用也将更贵。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奥迪e-tron标配家用11kW充电设备,可选购22kW的版本。为了便于充电,奥迪e-tron还支持在车辆另一侧选装额外的充电接口。

奥迪e-tron采用混合充电口设计(交流充电口+直流充电口),其

专门为高速路等地开发的充电桩自带的充电线同时具备交流充电口与直流充电口,可以让车主根据车辆的电池状态自主选择充电方式。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众与宝马、戴姆勒、福特合资建立的Ionity公司,要在欧洲建立充电网络,解决纯电动车的充电问题。根据公司成立时的规划,2018年会在欧洲范围内扩展到超过100家充电站,2020年将会超过400个充电站。


而在大范围普及快充技术的同时,成本控制是奥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欧洲为例,50kW充电桩的成本在2.5-3万欧元,而奥迪为e-tron提供的150kW快充充电桩的(样本制作)成本超过10万欧元,未来计划推出的350kW充电桩成本则更高。奥迪必须在消费者“充得到电”和“充得起电”之间取得平衡。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期待变成“无奈”

除几乎确定的外形、车身尺寸外,目前奥迪e-tron的部分数据依旧保持神秘,有消息称其电机功率将在435Ps(320kW)到503Ps(379kW)之间。“高性能+奥迪”预示着什么?

售价方面,目前奥迪公布e-tron的起步售价约为9.6万欧元(约73万元),未来将与特斯拉Model X 100D、奔驰EQC等车型展开竞争。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一款车型是否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市场定位是关键。就奥迪e-tron而言,较高的售价已经无情的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期待”变成了“无奈”,也将绝大部分市场挡在了门外。

但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很久,得益于大众汽车MEB模块化平台,以及与保时捷联合开发的电动平台,奥迪将在2025年实现全系车型电动化,推出至少20款电动车,并达到销售约80万辆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目标。

迟到的奥迪如何将“期待”变成“无奈”?

HeyCars:

在汽车电动化高歌猛进的今天,略显迟缓的奥迪似乎并不着急,毕竟,奥迪的竞争对手奔驰、宝马等传统车企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随着e-tron量产版的指日可待,奥迪正逐渐走出自己的节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