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推动行业改革 印度仿制药是如何崛起的?

一部电影推动行业改革 印度仿制药是如何崛起的?

[定焦镜]一部电影推动行业改革

《我不是药神》唤起了公众对高价药的关注,并将舆论关注点引至其背后高价药与仿制药之争、规则和人性的悖论等等议题上。在众多批评医药产业不合理现象以及为医企辩护的各路声音中,我们应该看到,衡量其是非对错的标准或许是在与其它国家相关政策横向对比中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定位并依之制定相应的组合方案。

“印度特色”的仿制药保护之路

印度拥有高度发达的仿制药体系。截至2015年,印度有近3000家仿制药生产企业,仿制药占印度药品市场70%左右。印度的本土制药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印度政府选择将仿制药作为突破口,制定了“印度特色”的专利政策,为本土药企仿制外资药企药物提供了法律支撑,打破了外资药企的专利垄断。印度还通过药品价格管制法案,指定原料药及主要制剂的价格上限,保证印度的患者能够以较低价格获得药品,限制外资药企的高额利润。之后,印度屡次压缩药厂、药物零售商的利润,降低药价,保障药品供应。印度以国民收入低,公共健康压力大,应该享受到国际前沿药物为由,执行强制专利许可,还在2004年通过专利修订条例进一步扩大“专利强制许可”的范围,强制许可的药物范围涵盖到了癌症、慢性病等领域。

美国:面对药价高涨 政府与FDA联手出击

美国居高不下的药价已造成美国民众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美国食药监局FDA并没有权力决定上市药物的价格,但FDA可以通过不同措施间接影响药物的定价。FDA目前正大力简化加快仿制药的申请审批流程,推进药物市场的竞争,促进药价合理化。此外,FDA还制定了新药特殊审评策略和数据独占保护策略。其中特殊审评策略能够将药物上市时间大大缩短至6个月。但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很难看到美国的药物定价政策有实质性的转变。

中国:聚焦价格谈判与药价监管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医疗卫生系统是属于政府主导的,因此在解决用药难题时,特别需要由政府牵头制定指导方针。长期以来,我国市场上的高端药物定价权完全掌握在大多数拥有专利的跨国外企手中。今年3月国务院的机构改革中,医改主导部门作出重大调整——新建了统筹了医保、医疗、医药的国家医疗保障局。此外,国家医保局还纳入了发改委的药品和医疗价格管理职责。医保局成为最大的医疗服务和药品购买支付方,有权决定药品和医疗价格。近年来,政府还通过推行医保招标和医药流通的“两票制”,有效地挤出了医药流通领域的暴利,打击虚高药价,保障人民群众用药。2018年5月1日起,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其他国家药品政策

早在1998年,日本就启动了“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提升仿制药的药效品质。日本无论是在技术和经验上都有着长期的积累。2017年5月,据路透社报道,日本将大规模地推广仿制药的使用,在2020年之前争取将仿制药的使用比例从目前的56%提高至80%。

英国在管控药价上,拥有最严苛的管理审核体系。英国主要将重点放在了成本管控与效益提升上。英国卫生部门与英国制药协会一道成立了英国药价管控机构(PPRS),完善药价议定的机制,限制英国的药企从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NHS)中牟取暴利。英国还成立了一家叫做NICE的机构,通过复杂的审核机制来评估药品的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成本的效率,以此来优化药品的定价。

2004年,南非政府引入了透明药物定价机制。其中一个叫做SEP的机制,严格限制了许多药店和医生开具不必要的昂贵药物,极大地缩小了药物流通过程中的灰色利润空间。南非政府为每年的药价涨幅划定了红线,同时强制推行仿制药以替代大部分超出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

进口药主动降价抢占市场

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获批的境外上市药品共3800余个,其中化学药品3400余个、生物制品300余个、中药70余个,基本涵盖了抗癌、抗病毒、抗高血压等主要治疗领域。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的通知显示,辉瑞和西安杨森等药企已主动申请降低了部分药品供货价格,涉及21种药品。此次出现在北京主动降价名单里的包括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国生产的进口药,具体剂型涵盖了胶囊、片剂、注射液等多种类别。业内人士看来,进口药定价策略在华180度转变,皆因中国近年来相关政策和市场起了翻天覆地变化。分析称,进口药积极涌入、本土创新药和仿制药也争相上市,未来可以预见会有越来越多原本价格不愿松动的药企将提出主动降价。

政策组合创新激励两手齐抓

鼓励创新的同时继续激励药品仿制是我国发展医药市场的重要政策取向。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11日发布《关于组织实施生物医药合同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专项的通知》,提出有效支撑本土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力争达到每年为100个以上新药开发提供服务的能力。

不过,继续鼓励发展高质量仿制药也仍将是重要的发力点。4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仿制药和原研药平等竞争。

7月3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通知,明确了36种谈判药品仿制药的支付,将36种谈判药品的仿制药纳入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药品范围。更大空间的医药降费值得期待,而与不断调整中的形势相协调的是整个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