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一件小事不忍,他死後不入祖墳,無顏面對先祖!

明朝萬曆年間,臺頭營南關有個商人叫陳容。此人脾氣暴躁,三句話不投機就瞪起蛤蟆眼睛,店鋪生意清冷蕭條,即便賺了些錢,也是拆了東牆補西牆,去平息那些因爭執引起的事端。陳容到了五十歲上,事業仍無起色,不免有些心灰意冷,常去洋河南岸的秋月寺找老和尚下棋。

民間故事:一件小事不忍,他死後不入祖墳,無顏面對先祖!

這日陳容又來到秋月寺,與老和尚下了三盤棋皆輸,氣得他把棋盤子一推,棋子撒了滿地。老和尚雙手合十:“阿彌陀佛,何必以輸贏論成敗,勝者輸也,輸者勝也。”

陳容解釋說:“我不是與長老過不去,只是恨自己,怎麼這般不長進。”

“施主心火氣燥,乃敗棋之道,下棋如同立世,宜養柔德,忍辱負重,方可成大事。”

“我也明白這些大道理,遇事也忍過,忍得我肺都氣炸了。”

老和尚聽了哈哈大笑:“這叫忍而不忍。忍則要不以為忍,以寬容為本,虛懷若谷,忍天下難忍之事,容世間不容之人。”

老和尚一席話讓陳容受益匪淺,思來想去決意以容忍為立世之道,為了自勉,給自己的書房起了個名字叫“百忍堂”。又請縣城的翟舉人寫了一塊匾,“百忍堂”三個大字高高掛在了前廳的門額上,從此買賣興隆,家道日盛。

這日陳容正在家中閒坐,聽前廳一陣喧鬧,問家人怎麼回事。

家人回話說:“來了個要飯的給飯不吃,給錢不要,在門前耍賴,而且罵得對不上口。”陳容向罵了什麼,家人回道:“說什麼來了就是客,你們東家不來迎,還像個要飯的一樣打發我。老子不餓,也不缺錢花。”

陳容覺得奇怪,來到前廳,果然一個五短身材的瘋漢,已經摘下門額的牌匾,扒著褲子往“百忍堂”的三個字上撒尿,看著嘻嘻傻笑著的瘋漢,陳容的怒火嘈嘈地往上躥,正待發作,突然想到“百忍堂”的字義,和幾年來家中的變化,火氣一下子平和下來。

民間故事:一件小事不忍,他死後不入祖墳,無顏面對先祖!

“不知先生到來,有失遠迎,望先生息怒,請寒舍敘話。”陳容賠著笑臉去拉瘋漢的手,瘋漢頭也不抬地說:“稍等,還有兩筆沒描完呢。”

瘋漢撒完了尿,隨著陳容大搖大擺來到客廳。陳容叫家人備上好的酒菜待客,親自為客人把盞。瘋漢並不推讓,大嚼大咽,風捲殘雲之後;滿桌狼藉。這頓飯一直吃到掌燈時分。瘋漢醉倒在酒桌上,大吵大叫,說晚上要和陳大官人在一個床上睡。家人對陳容說:“東家,依我看把他扔到街上算了,一個瘋漢值得嗎?"陳容擺手說:“去把他攙過來,我和他同睡。”瘋漢睡在陳容身邊,咬牙放屁吧唧嘴,伸胳膊撂大腿,還酒氣熏熏地樓著陳容的脖子說:“小子,你和我睡算你撿了大便宜。”陳容心裡話,還撿便宜呢,倒黴透了。

陳容屏著性氣,睜大著眼睛盼天快亮。到了半夜,瘋漢的酒力發作,白天吃了多少又吐出多少,吃進去的東西是香的,吐出來的東西是臭的,一堆一堆的,滿床滿地臭氣烘烘。陳容要喊人打開窗戶,把吐出來的汙物打掃出去,剛張開嘴,瘋漢翻了一個身,一條腿壓在他胸脯上,如有千斤重,他推也推不開,張大嘴喊不出話來。

陳容迷迷糊糊做著噩夢,夢見房子搖晃起來,“嘎吱嘎吱”作響,搖來晃去房子塌下來,頭頂上露出一片晴空,霞光萬道,晃得他睜不開眼睛。他揉揉眼睛坐起來,眼前的一切把他驚呆了:床塌落在地上,身邊哪有什麼瘋漢,而是一個三尺多高的金人,再看床上地下的汙物,也變成了大大小小的金餅子。

民間故事:一件小事不忍,他死後不入祖墳,無顏面對先祖!

陳容欣喜若狂,但他畢竟久經磨鍊,已經變得榮辱不驚。他悄悄關緊窗戶,返身鎖上房門,來到前廳,果然牌匾也變了,瘋漢尿過的“百忍堂”三個字,淋淋灑灑變成了鍍金大字,在陽光下金輝耀目。

當天晚上,陳容和兒子把金人秘密藏起,並告誡兒子,金人乃神物,只能供奉,不能當錢用。過後又把金餅兌換了銀錢,在臺頭營又辦了幾家買賣,全用的“百忍堂”字號。

到了清朝嘉慶年間,“百忍堂”已歷經七世,除了前廳牌匾依舊,又多了一塊“進士及第”的御賜金匾,如今“百忍堂”的主人叫陳顯,乃當朝進士,曾在桐州知府,現已退居林下。官做大了,庭院深了,陳顯完全沒有了祖上遺風,每日大門緊閉,深居簡出,偶爾出門來到街上,街坊四鄰也不認得幾個,即使認得也是七孔朝天,昂首而過。人們站在街上,指著“百忍堂”的鑲金大門,免不了飛短流長。

街對面有個無賴叫劉五,這日站在街上當著眾人胡侃,說什麼給麻姑營的老李家看護死屍,死者是個姑娘,長得很俊,他趁著沒人敢去,和女屍親嘴,結果人就活了,東家還賞了他五兩銀子。又說曹大老爺去趙寡婦家睡覺,他堵個正著,還訛了曹大老爺十兩銀子。曹大老爺是啥人,那可是此地跺一腳,四街亂顫的人物,他劉五怕誰,北口外的鬍子頭是他的拜把子弟兄,只要誰惹了他,他就滅誰的門。

劉五說的話存真有假,這個人啥飯都吃,只要有劉五在場,膽小怕事的人都悄悄走開,也有膽大的繼續和他胡扯淡:“劉五,吹牛你也不怕嘴歪,你那麼大能耐,敢不敢對著陳大老爺的大門罵三聲?”劉五看著“百忍堂,巍峨的門樓說:“好,他陳顯算個鳥。”說罷,大搖大擺來到門前,“啪啪”拍響了門環:“陳顯,我罵你‘百忍堂’的祖宗。”(此處髒話,不適合寫出來。)連罵了三聲,院裡沒有動靜,劉五更是得意,一腳登上了門旁石獅子的腦袋,竟然在石獅子上大解。

劉五也後怕,一連好多日子不敢上街胡扯。一個多月過去,“百忍堂”的人沒找劉五的麻煩。“百忍堂”的人真忍得住,要不怎麼叫“百忍堂”呢,街坊們都這麼說。

一晃半年過去,劉五差不多把這事忘了。這天劉五去縣城辦事,一出門看見陳顯站在街上,忙下了驢問:“陳大老爺,我去撫寧辦事,您捎點什麼?”陳顯想了想說:“還真有點事,你稍等一會兒。”說罷進了院子,好大工夫才出來,拿著一封信說:“這是我給高知縣的一封信,你親自送到縣衙,等他看完再討個回信捎回來。”說罷賞了劉五五兩銀子買酒吃。

劉五高高興興來到縣衙,高知縣看著信,嗓子眼裡發出絲絲冷笑,對劉五說:“看在陳兄的面上,今天我管飯,你是吃麵條呢還是吃烙餅?”劉五樂壞了,問烙餅裡有肉沒?高知縣說有,挺新鮮呢。劉五說吃烙餅吧。

劉五被衙役帶進一間大屋,地當中果然熱烘烘生著火,上邊燒著兩把大烙鐵,怎麼看也不像廚房,再看牆上掛滿了帶滿血肉的刑具.....篇幅有限,進入下面,瞭解更多,可閱讀全部故事。原文標題是“百忍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