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瞎子編一本前朝史書闖下大禍:72人被殺,100多人被發配邊疆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文字獄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著名的文字獄有呂留良案、戴名世案。

“莊廷鑨明史獄”雖很少為人所知,但此案卻更加離奇:一個沽名釣譽的書生,花錢編一本前朝的歷史書籍,竟被別有用心的人告發,引發一場血雨腥風。

一個瞎子編一本前朝史書闖下大禍:72人被殺,100多人被髮配邊疆

清朝初年,浙江湖州有個叫莊廷鑨的人,從小喜歡讀歷史方面的書籍,很早就將二十二史和《資治通鑑》通讀。但這位老兄與尋常的讀書人不同,對《四書》等科舉考試書籍不感興趣,也忍受不了寒窗之苦,因而也沒有取得功名。

由於家境殷實,其父莊允城對其溺愛有加,也就隨他。

遊哉悠哉的生活總是過得飛快。莊廷鑨不知道,厄運已經在向他招手。正當年輕的他,卻突然染病,雙目失明。突遭如此沉重的打擊,簡直是生無可戀。一天,他突發奇想:效法《左傳》的作者左丘明,著一部史書,流芳千古、光宗耀祖。

一個瞎子編一本前朝史書闖下大禍:72人被殺,100多人被髮配邊疆

順治(劇照)

一個瞎子,居然要寫史書,這不是笑話嗎?但莊廷鑨認為不是。他真緊鑼密鼓的準備了起來。他打聽到明朝天啟年間的大學士朱國禎手裡有明史遺稿,便想方設法買了下來。又反覆央求父親,幫他完成寫書的心願。

有錢能使鬼推磨。莊家花重金請來十多名儒生,將書稿整理潤色,寫出了一本史書,莊廷鑨取名為《明史輯略》,署上自己的大名,儼然就成了史學大家。

這位老兄還挺會營銷,為提高書的知名度,聘請前禮部侍郎李令晰為書作序,並像真正的史書一樣,在書的扉頁開列了一-大批著名文人學者的名單,其實多數被列進去的人根本就沒有參與書的編寫工作。

書稿完成後,還沒來得及刊刻印行,莊廷鑨就含恨死去。其父為讓其死而無憾,將書刊印了一千部,到處贈送。卻不知道,血光之災已然悄悄到來。

《明史輯略》本是一本胡編亂造的書,很不嚴謹,而且沒有經過權威審閱,很多地方容易落人口實,被人攻擊。根據史學家的觀點,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明史輯略》以明朝的角度敘述了明朝與後金的關係,未避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名諱,還直接記載了明朝大將李成梁殺死努爾哈赤的父祖,收養年幼的努爾哈赤的事實,還對降清的明朝官吏進行了批判;

第二:對滿清人使用了大量用了蔑稱,如“夷寇”、“奴酉”之類;

第三:如實記載了南明抗清的歷史,詳細記錄了南明三王的即位,正朔等。

這些事實,都是清朝統治者不願意看到的。在當時,無論誰寫了這些內容,只要被發現,下場都會很慘。

一個瞎子編一本前朝史書闖下大禍:72人被殺,100多人被髮配邊疆

鰲拜(劇照)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歸安知縣吳之榮告發了此書,由於湖州知府陳永命與莊允城私交甚好,收受賄賂,對其進行包庇。所謂小鬼難纏,莊永城沒有賄賂吳之榮,吳懷恨在心,一直到京城告到刑部,輔政大臣鰲拜責令刑部嚴查。

康熙二年(1663年),莊允城被捕,慘死於獄中。莊廷鑨的屍體被挖出來,在杭州城示眾達3個月之久,家人全部被殺。凡參與《明史輯略》編寫、作序、校閱、印刷的人,全部被處死,前後共72人被殺,被髮配邊疆的婦女達100餘人。吳之榮卻藉機侵吞了莊允城的大量財產,令人髮指。

一個瞎子編一本前朝史書闖下大禍:72人被殺,100多人被髮配邊疆

康熙(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