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的酒是釀造出來的還是製造出來的?

白酒市場很龐大,大到茅臺酒廠,小到各種小作坊。而今的白酒市場十分混亂,酒精酒、勾兌酒當做純糧醬香酒,如果你仔細觀察失眠上的醬香酒,你會發現很多白酒已經不是釀造出來的了,而是製造出來的。

釀造和製造僅一字只差,但是卻完美的詮釋了白酒市場的現狀。我們知道,醬香酒工藝複雜,已經有幾千年的釀造歷史,釀酒工藝逐漸完善,形成了完美的釀酒工藝。傳統固態發酵法技藝的精髓也在於一個“釀”字,只有真正的糧食釀酒,才能稱之為釀。

你喝的酒是釀造出來的還是製造出來的?

但是因為曾經的歷史原因,國家允許了液態法酒精勾兌的酒存在。所謂液態法白酒,就是利用酒精,水,香精,糖精按照比例勾兌而成的白酒。這種酒省去了所有釀酒工序,無需陳釀,大量的在生產線上勾兌出來直接灌裝進超市,各種小賣部。這就是製造白酒,它失去了一切釀造白酒的靈性。

讓我比較痛心的是幾乎純手工的釀造工藝,怎麼能就這樣被踐踏?堅持傳統工藝的酒企越來越少,豈不是讓人痛心。話說回來,我們又該怎麼去識別市面上的釀造酒和製造酒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

傳統工藝的醬酒——紅纓子高粱、赤水河谷、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一年生產、三年貯存……一個都不能缺少,醬香白酒是世界上釀造週期最長、釀造工藝最繁複、耗費糧食比例最大、香味物質最多的酒品。

民間的“坤沙”酒,一般指傳統工藝的醬酒,以茅臺酒為標杆,不顧及成本,只在乎品質。容易混淆的是碎沙酒、竄沙酒。其中碎沙、坤沙都是生物發酵過程,只是傳統、非傳統之別,好的碎沙酒,可能好於次的坤沙酒。竄沙是物理製造過程,屬於合法的新工藝白酒,常見於低端白酒。

你喝的酒是釀造出來的還是製造出來的?

坤沙酒聞香豐富、口味豐滿。富含醬香、果香、花香、焙香等香味,聞香豐富並非濃豔之感,好的醬酒,幽雅如蘭花之香,香而不豔、低而不淡。微苦帶甘、略有酸澀、層次豐滿、回味悠長,是資深酒友所愛的酒。碎沙酒聞香單一、回味寡淡。入口柔順、不苦且甜;仍是固態發酵,工藝簡化,價格實惠。竄沙酒酒糟味大、酒精味濃,常用第七輪次後的酒糟竄香,最後添加坤沙或碎沙混合調味。

看完這些,你應該知道,茅臺鎮的醬酒地理環境稀缺、工藝技術稀缺、原材料稀缺、生態環境稀缺,網絡上買29.9元包郵或9.9元/斤,還宣傳是傳統工藝純正醬香酒,你還相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