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超萬名海歸「偏愛」成都高新區

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超萬名海歸“偏愛”成都高新區

成都高新

近日,智聯招聘與全球化智庫(CCG)聯合發佈《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重點聚焦以“90後”為主的新生代海歸群體在留學前後的發展變化,對海歸就業和創業情況、選擇留學和回國原因、對落地城市的選擇以及對“人才大戰”等社會問題的看法進行了調查。

報告顯示,四川對海歸人才的正向吸引力逐步增加,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最受海歸就業青睞。作為四川首個國家級高新區,成都高新區各項“引才”政策的發佈和實施,以及產業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受到海歸的關注。截至2017年底,在區內各科技企業、研究機構中從事研發、生產服務的歸國華人華僑和留學人員數超過1萬人。

成都高新區

聚集超萬名海歸

根據《報告》的最終統計數據顯示,四川為生源地的海歸輸出總佔比排名全國第8位,約佔四川總生源的4.3%。在假設生源地為四川的海歸群體未發生遷移的基礎上,四川海歸群體有一定的流入量,海歸群體在完成學業後流入四川的生源量達到約4.9%。

為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進區創新創業,成都高新區將對海外人才創新創業的支持納入“金熊貓”人才政策:對於進區創業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最高給予20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支持及不超過200平方米場地租金的3年免租或每年不超過10萬元的3年場地租金補貼。對著名科學家的創業項目,最高給予50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每年最高500平方米的場地租金補貼。對於以國內外著名科學家作為帶頭人的頂尖團隊進區創辦企業,最高給予1億元綜合資助。

除了“真金白銀”的付出,成都高新區還不斷加強涵蓋載體、平臺、資金、技術、知識產權、市場拓展等方面完善的服務體系,目前已有超萬名海歸進區創新創業。在成都高新區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園,36萬平方米的載體面積,形成了以移動互聯網、高端信息服務業和生物醫藥為特色的產業群體,擁有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四川省首個海外人才工作站、西部首家“僑夢苑”。截至2017年底,入駐成都高新區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園的海歸達1400餘人,其中海外博士882名,海外碩士525名。創業園累計孵化留學人員及海外華人華僑創業企業1000餘家,誕生了國際領先的3D生物打印技術、國內首款智能掌上超聲設備、國內首個“藥物種子庫”等優秀科技創新成果。

金融和電子信息行業

最受海歸青睞

歸國後,海歸們愛從事什麼行業?《報告》顯示,在就業行業方面,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製造業、教育、批發和零售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排名靠前,所佔比例分別為14%、13%、12%、11%、8%和7%。與2017年相比,金融業就業比例超過信息技術服務業升至第一位,製造業的比例也有所上升,從2017年的第5位升至2018年的第3位。

智聯招聘相關負責人分析,一方面,金融行業以及IT/通信/電子/互聯網的人才缺口大,行業發展前景較好。此外,這些行業內高薪職位較多,自然會吸引海歸的目光。這也就是成都、杭州等數字經濟產業較有發展前景的城市能夠吸引大部分海歸遷移城市就業的原因之一。

去年9月,成都首次入選國際權威智庫編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成為被國際金融界認可的金融中心。作為成都市產業發展的主陣地,近年來,成都高新區金融產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成為西部地區最具活力的金融機構聚集地之一,也加速了金融人才的聚集。去年11月,成都高新區重磅發佈“金融新政20條”,提出從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業發展、金融人才聚集和金融環境營造等方面著力,構建全國領先的科技金融政策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